汲取历史智慧,求同存异“再出发”
【特别关注】
2024年1月1日,中美将迎来建交45周年纪念日。20世纪70年代,在两国老一辈政治家的高超智慧和远见卓识引领下,中美关系从破冰走向融冰,结束近30年的敌对、隔绝乃至冲突状态,开启正常化进程,实现两个世界大国、10多亿人口之间的握手,为时代进程和国际格局带来巨变。自破冰以来,中美关系虽也曾经历风雨坎坷,但总体保持稳定,不断砥砺向前,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利,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既是从50年中美关系历程中提炼出的经验,也是历史上大国冲突带来的启示,应该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习近平主席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中美关系过去、现在和未来应有的正确相处之道。
回望过去,稳定的中美关系造福两国和世界
45年来,中美关系稳定发展,造福两国、惠及世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智慧启迪。
坚持和平共处,努力求同存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如何相处,特别是如何处理分歧,事关世界和平稳定和人类前途命运。作为拥有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政治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两个世界大国,中美之所以能在近半个世纪前实现跨太平洋的握手,最根本的就是双方都坚持了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搁置了意识形态分歧,在冷战历史背景下摒弃和超越了冷战思维。正因如此,建交以来,虽然中美关系经历过几次重大波折的冲击,但双方最终都能避免冲突对抗,回归接触、对话、合作,推动双边关系重回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中美建交以来的历史也恰恰证明了习近平主席的深刻论断,“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
坚持合作共赢,携手造福人民。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长期以来,中美经贸合作给双方企业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197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仅有9200万美元,1979年建交当年跃升至25亿美元,到2022年达到7594亿美元并创下历史新高,较1979年增长了302倍。在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领域,中美也互为重要伙伴。美国对华投资和进出口、美企进入中国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就业创造、消费者福利提升、经济结构升级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对美加强贸易投资合作,也助力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扩大外部市场,丰富了消费者选择。尽管近年来质疑双边经贸合作、主张“脱钩断链”的杂音和小动作有所增多,但支持扩大双边经贸往来、深化互利共赢合作的声音仍是主流,特别是在美国各州各地方以及企业和民间。
坚持共担责任,合力惠及世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多重危机叠加共振,给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带来更多考验。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在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稳定、繁荣上肩负特殊的大国责任。长期以来,在反恐、防扩散、宏观经济金融稳定、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健康卫生等领域,中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共同提供了诸多公共产品,用实际行动为全球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建设性力量。事实证明,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应是中美的正确选择。
面向未来,关键是落实旧金山愿景
中美建交以来的历史充分说明,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过去几年,受美方一些人抱持错误对华认知的影响,中美关系面临困难、陷入低谷。站在建交45周年的新起点上,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实现“再融冰”,符合两国利益,也是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在2023年11月举行的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中,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推动双方增信释疑、管控分歧、拓展合作,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此次元首会晤达成了20多项共识。在指导原则上,强调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在对话合作、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和执法、保持高层互动互访上,双方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此次元首会晤开辟了旧金山愿景,为双边关系止跌企稳、重回正轨指明了战略方向,注入了新动力。
同时也应看到,美国一些人仍不放弃错误的对华定位和认知,主张继续对华采取强硬政策,这将给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势头制造负面干扰因素。当务之急,应是不折不扣把两国元首会晤共识落到实处,推动中美关系从旧金山“再出发”。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地指出,中美要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这“五个共同”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浇筑起五根支柱,开辟了中美关系面向未来的新愿景。
共同树立正确认知,需要双方对中美关系的定位作出正确的历史选择,需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尤其需要美方言行一致、把“四不一无意”承诺表态真正落到实处。共同有效管控分歧,需要美方真正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定的一个中国原则、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明确反对“台独”,在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谨言慎行。共同推进互利合作,意味着要切实推动中美经贸合作重回正轨,强化经贸合作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作用,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特别是要坚决抵制把经济问题泛安全化、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共同承担大国责任,需要中美在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上相向而行。美方应纠偏其“世界观”、真正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共同促进人文交流,需要汇聚两国人民的力量,进一步拉紧民间友好和地方交往的纽带,将中美人民友好事业传承下去。
站在中美建交45周年的新起点上,前人的历史智慧为中美关系创造了宝贵财富,旧金山元首会晤共识为中美关系开辟了新愿景。中美应从旧金山“再出发”,夯实双边关系的“四梁八柱”,推动两国关系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赓续中美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作者:龚 婷,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来源:光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刚撸完铁就被同学喊出去玩 18岁男孩1升调制酒下肚“肌肉溶解”了
- 金正恩拜谒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向毛岸英之墓献花
- 中企赣锋锂业拟认购澳企定增股份 加强矿业合作
- 2024年中国(广西)—东盟蔬菜新品种大会开幕 1658个新品种集中亮相
- 海南设立首批见义勇为工作站
- 泰国制造业生产指数下滑
- “千年古城”湖南零陵壮大集体经济 激活乡村振兴强动能
- 走,开会去!“板凳会”上议民生 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 广州铁路博物馆开放一周年接待游客31万人次
- “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曼谷巡展开幕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新书发布 传承和发扬简牍文化
- 广西贵港辣椒长势喜人 带动乡村振兴“辣”劲十足
- 未来产业助“上天入海” 空间项目沪上角逐
- 京津冀三地银保监局联合发文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沉浸式体验广西“三月三”民俗文化魅力
- 山西推动26个戏曲濒危剧种恢复发展
- 迎“双11”网购高峰期 闽赣铁路冷链运输服务再升级
- 探索“终极疆域”:脑机接口如何打开数字孪生之门?
- 中国公安部:今年“夏季行动”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7.5万名
- 斯洛伐克提议主持乌克兰问题和谈 俄方持开放态度
- 热门推荐
-
- 辽宁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闭幕 112家国内外企业签约额达21.6亿元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四川眉山联手打造舞剧《东坡》
- 焦点访谈|如何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三个共同行动是关键→
- 高原“蓝宝石”青海湖湖冰完全融化
- 浙江瑞安“清明早茶”开采 侨力助推茶叶出海“破圈”
- 暴雨黄色预警发布:台湾福建浙江局地有特大暴雨
- 付费面试辅导是闯过就业关的“捷径”吗
- 江西多地遭暴雨 130个测站降水量超百毫米
- 2024成都新年音乐会奏响 用音乐致敬平凡英雄
- 中国最大石化产业基地全面建成
- 未来产业,让未来照进现实
- 新疆评选17名2024新疆“最美基层民警”
- 在三峡库区“寻踪”长江文化保护
- 大连至墨西哥集装箱远洋航线开通
- 筑牢“生态基底” 山西构建自然资源保护治理大格局
- 大熊猫“星秋”“怡兰”抵澳 开启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合作
- 重申禁火令!重庆长寿区一村民丢弃烟头引发森火被刑拘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发生4.8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杭温高铁试运行:驰骋山水间 开启一体化新发展
- (经济观察)中匈经贸合作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