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匈经贸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匈牙利的成果文件清单,包括一份联合声明加18项合作文件。其中,加强投资合作与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尤为引人注目。
根据中匈关于建立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匈牙利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匈牙利投资兴业,愿为其创造良好投资和经营环境,中方也将继续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匈牙利投资。
中企赴匈投资眼下风头正劲。匈牙利目前已经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投资的首要目的地,2023年中国再次成为匈牙利最大的外商投资国。
其中,新能源是中企对匈牙利投资一大热点。全球十大动力电池生产商中,已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和欣旺达四家中国企业落地匈牙利。尤其是2020年以来,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锂电池、零部件生产企业竞相在匈牙利投资设厂,一个个“单点”日益联结成片,逐渐融入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此次联合声明提出,中匈双方将有序推进清洁能源领域合作,两国还签署了推动绿色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观察认为,匈牙利对中企赴匈投资持欢迎态度,既有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在更大范围内高效利用海外资源,推动新能源汽车贸易投资健康发展,也将助力匈牙利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生产方面登上欧洲更重要地位,成为东西方经济和技术交汇地,实现更高水平的双赢。
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也是此次中匈在经贸领域携手的一大看点。据声明,中匈致力于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匈牙利“向东开放”政策框架下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
声明称,双方愿积极推进匈塞铁路匈牙利段项目工程建设,并同意建立两国政府间中欧班列合作机制,共同采取务实举措保障中欧班列运输通道安全。目前,中国京津冀地区通往匈牙利的中欧班列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行。
匈牙利是首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匈合作持续升级的重要抓手之一。
有媒体报道称,从一个细节可感受到中匈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升级:2017年首列从西安抵达布达佩斯的中欧班列,运载的主要是浙江义乌的小商品;而现在,中欧班列运载的多是中国出口的汽车、光伏组件和机械设备。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认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逻辑是互有需要。今后中东欧国家将面临向民生政治转型的情况,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正是经济与民生。这意味着中国与之携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将迎来机遇期。此时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恰逢其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东欧国家会越来越感受到,与中国合作的价值是欧美不可替代的,匈牙利对此已经有深切体会。”刘作奎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风“云雀”将致风雨影响 福建部署部分区域渔船撤离
- 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亮相嘉德艺术中心 近九成展品首次展出
- 俄外交部宣布禁止18名英国公民入境
- 经济热点部长谈丨住建部部长:房地产政策效果正在显现
- 浙江宁波8岁白血病女孩重启人生 “焕然医新”助蝶变
- 金融“旋转门”腐败:离职官员,被企业抢着要
- 横琴封关运行后首笔适用视同出口退税货物报关入区
- 探访甘肃秦安高铁站:从“无轨站”到“引客入秦”的黄金通道
- 五角大楼:约1700名国民警卫队员协助两党大会安保
- 当心网售“空调刺客” 标注一级能效实为五级
- “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山西和顺借文化助发展 邀客邂逅千古情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获积极进展
- “点亮中国灯”!全国龙年灯会“龙”重“灯”场 张灯结彩寻味中国年
- 低空经济如何“高飞”
- 调查称日本首枚H3火箭发射失败或因电流过载
- 四川:加强“红色草原”保护利用
- 如何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促进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多名专家建言献策
- 写一首歌,传唱岭南:专家建议“民谣”创作要注入“新”灵魂
- 山西“西寨古村生活记忆馆”:守护历史根脉 留住乡愁记忆
- 湖北宜昌:以“茶”为媒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热门推荐
-
- 上海率先在虹桥商务区建立长三角企业跨省迁移信息共享制度
- 韩媒:尹锡悦律师团以“内乱罪”嫌疑检举韩公调处处长
- 四川建900余个非遗工坊:助文化传承创新 赋能乡村振兴
- 柬埔寨前8个月对欧盟出口贸易实现大幅增长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开展防火宣传活动 守护国庆假期安全
- 梦碎的“淘金之旅”
-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海发布10个重点产业链细分赛道投资机遇
- 56个国家和地区逾2500位“武林高手”对决嵩山
- 人社部与川渝政府三方合作“成绩单”出炉
- 美报告曝光数百起虐待儿童事件:性侵案件泛滥 教师施暴后仍被洗白
- 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怎么办?
- 上海通过条例最大程度减少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 上海引入个体脑功能剖分技术 将开展脑疾病精准治疗
- 重庆2024年春运累计发送旅客2989.73万人次
- 以绿色保险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建议:择机降准降息
- 中国科学院院士、摩擦学专家温诗铸和血管学家汪忠镐逝世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金融业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政策不会改变
- 以发展惠民生
- 中国风景名胜区设立4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