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中文明互鉴富有历史渊源、充满时代价值(国际论坛)
非中文明互鉴是富有历史渊源而又充满时代价值的美好故事。非中相互交流、相互启迪,不仅丰富了各自文明的内涵,也为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作出重要贡献
我深深热爱非洲和中国,非中文明互鉴是富有历史渊源而又充满时代价值的美好故事。非中相互交流、相互启迪,不仅丰富了各自文明的内涵,也为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作出重要贡献。
非中文明交流历史悠久。有学者认为,早在公元前2世纪,非中就已经有了交流。随着历史的发展,非中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据学者研究,中国宋代时期,非洲东海岸的斯瓦希里人与中国之间便建立了贸易联系。到了15世纪,郑和远航来到非洲东部。郑和船队带来了中国的文化、科技和商品,促进了两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互通。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地至今仍有与中国相关的文化遗存。
当前,非中文明交流互鉴的程度逐渐加深。中国传统医学在非洲受到人们欢迎;中国电视剧、音乐和电影走进非洲年轻人的生活;中文教育在非洲得到越来越多重视,很多非洲人学习中文以更好了解中国、开展商务活动。非中文明交流互鉴正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
展望未来,非中文明交流互鉴大有可为。非中文明各具特色,双方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不仅对创造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有着重要作用,更有助于为双方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文化支撑。非中需要加强教育、知识产权、文化传承等领域合作,共同推动文化创新和创意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前,科技合作也成为非中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非中双方应通过共同研究、技术转让、经验分享等方式,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非中还应深化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合作,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为非中现代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非中双方都面临着环境保护的紧迫需求,应在该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积极探索加强环境保护的新方法。非中还应共同研究应对气候变化、林业保护、水资源管理等重要问题,合作建立生态保护机制。
人文交流在非中交流合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中各自文化都具有丰富内涵,应创造更多机会让双方人民了解对方文化。非中应加强青年交流,积极开展语言学习、文化体验等活动,促进非中民俗、文学、艺术等领域交流,积极为两国人民搭建更多交流平台。
(作者为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语言学院院长)
哈桑·拉杰卜(来源:人民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哈密翼龙动物群首次发现恐龙足迹化石 距今约1.3亿-1.2亿年
- 《2023抖音科学实验数据报告》:抖音上473万个科学实验视频获赞8.7亿次
- 青石峁气田首条骨架外输管道外销气量突破1亿立方米
- 这千年前的艺术,怎么就突然征服了年轻人?
- 培育新质生产力 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 四川宜宾一轿车冲撞斑马线上的学生 致一死一伤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民生问题“一点通”,安徽阜阳有何秘诀?
- 汕头向海兴业 打造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 中国地震局:新疆乌什7.1级地震位于天山地震带 为逆冲型破裂
- 山西太原组建11支普查队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 天津拟设立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天津警察学院”
- (新春走基层)太行山脚下的“破冰集训”
- 湖南湘潭火车和教练车发生事故 当地回应
- 杭州上城通报“叫花鸡里没有鸡”:立案取证调查
- 金融生鲜季丨从一片茶叶看乡村振兴
- 日本福冈机场土壤严重污染 疑为美军“遗毒”
- 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
- 2025与世界共舞丨外国专家:中国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借鉴
- “2024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十大影响力事件发布
- 图览丨从大熊猫“喀秋莎”到黑河早市,中俄友谊故事说不完!
- 热门推荐
-
- 岸田执政举步维艰 “黑金”丑闻冲击日本政坛
- (投资中国)访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全球商业仍将从中国经济增长中获益
- 快递春节不打烊 谁来保护小哥权益?
- 青海进藏新公路迎来开通首个高峰
- 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641列 发送货物93.6万标箱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期货公司商用密码应用上线指南》团体标准公布
- 【C财经】“加码中国”!外资持续看好在华投资前景
-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 央行即日起正式启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
- 70余家企业赴广西寻“出海”东盟合作商机
- 西藏:儿科“组团式”援藏专家义诊活动暖民心
- 中国中车全球首发两款新型“绿色智慧”列车
- 广西首单内河港口边境小额贸易物流通关
- 盛夏至!炎热升级 全国热力地图看哪里“热情四射”
- 浙江:超2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上绿电
- 上半年我国消费和投资有何新特点?权威解读→
- 自驾游市场迎来5年最旺暑期
- 光影加持下的鹳雀楼遇上国家级非遗“绛州鼓乐”
-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 广铁部分动车组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