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乌军事援助远超气候援助资金 专家:气候已成为战争的最新受害者
欧盟委员会下属的欧洲防务局(EDA)日前发布报告称,受俄乌冲突长时间持续的影响,欧盟去年的军费开支同比增长了6%,达到创纪录的2400亿欧元(约合2620亿美元)。
这也是欧盟总体军费开支连续第八年保持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国防上花更多的钱”
军费连续八年增长,在冷战结束后欧盟国家军费持续多年缩减的背景下可谓“奇观”。
不用问,北约一手挑起的乌克兰危机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北约极力营造的“俄罗斯威胁”氛围中,深陷安全焦虑的欧盟国家纷纷倾尽有限的国防库存,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弹药,同时在经济低迷的困境中不惜为“加强自身安全”一掷千金。
根据欧洲防务局的报告,27个欧盟成员国中有20个在去年增加了国防开支,其中6个国家的增幅超过10%。
正在谋求加入北约的瑞典表现最积极,军费开支增加了30%以上。
欧洲防务局负责人、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称,欧盟国家军队“必须为一个要求更高的时代做好准备”,而“适应新的现实首先意味着加大国防投入”。
“我们仍存在关键能力方面的差距,在国防支出方面继续落后于其他全球参与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国防上花更多的钱。”
事实上,在俄乌冲突进入第22个月、特别是乌军反攻失败的当前形势下,欧洲的安全焦虑更体现在对美国这个乌克兰最大援助国政治走向的担忧上。
随着美国对乌援助的可能减少,博雷利不久前悲观地表示,欧盟要做好美国援乌出现问题时“填补空白”的准备。
为此,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日前召开的欧洲防务局年会上称,欧委会将对已出台的“弹药生产支持法案”(ASAP)和“联合采购法案”(EDIRPA)加以整合,于明年初提出新的“欧洲国防工业计划”(EDIP)。
同时,乌克兰的长期军事需求也将被考虑在内,“我们的战略只有考虑到乌克兰的需求才能算完整”。
另据德国《商报》报道,由于担心明年的美国大选结果会影响美国对乌援助,欧盟目前正在秘密讨论一项安排,考虑以新冠疫情后的复苏融资计划为蓝本,设立一个总额高达上千亿欧元的新基金。
报道特别提到,这个基金不是要流向气候保护措施,而是用于加强欧洲军备。
将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欧洲军备相提并论,颇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与军费支出上的“富”相比,这些国家在气候融资方面却一个比一个“穷”。
“不安全的星球上没有安全的国家”
就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开幕当天,去年埃及气候大会决定设立的“损失与损害”基金得到了正式批准。
该基金要求发达国家为其历史排放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进行赔偿,被认为是《巴黎协定》中“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重要体现,反映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公正公平。
然而,细看发达国家的认捐清单,不免让人大失所望。
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和乌克兰第二大援助国,德国认捐1亿美元,虽然多于乌克兰最大援助国美国的1750万美元和第三大援助国英国的4000万英镑,但相比德国针对俄乌冲突而设立的上千亿欧元紧急国防基金,却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非政府组织“忧思科学家联盟”气候与能源政策主任雷切尔·克莱图斯发文指出,各方围绕“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的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但有缺陷”的协议,因为截至目前的捐款总额仅略高于4亿美元。
“考虑到世界各地正在经历的‘损失与损害’规模,这点捐款简直是一种侮辱……认捐金额远远不能满足迫切需要,必须迅速增加,否则‘损失与损害’基金将只是一个空壳。”
在本次气候大会举行前夕,多家欧洲智库联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北约要求成员国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至少2%用于国防预算,今年的北约总体军费开支增加到了1.26万亿美元,足够连续12年支付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许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气候援助资金。
报告还显示,最富裕国家在军事上的支出是其应对气候变化资金的30倍。
如果所有31个北约成员国的军费开支全部达标,到2028年北约将额外支出近2.6万亿美元军费,足以支付所有中低收入国家7年的气候适应成本。
参与这项研究的荷兰跨国研究所专家尼克·巴克斯顿警告称,“应对气候危机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但各国却更关注如何把自己武装到牙齿”,“气候已经不幸成为战争交火的最新受害者”。
他指出,北约的最低军费目标为气候变化火上浇油,不仅转移了急需的资源,还大大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
“要想保卫我们的星球,我们迫切需要缓和紧张局势,找到和平解决冲突的办法。不安全的星球上没有安全的国家。”
(环球资讯广播)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萍乡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民房倒塌 已致两人遇难
- 英国新任外交大臣卡梅伦访基辅 会见泽连斯基
- 壮大“数据要素×”驱动力
- 安理会举行中东巴勒斯坦问题公开会 中国代表强调三点
- 广东海事局:应急力量均已待命
- 外媒聚焦“博鳌之约”:共享亚洲经济机遇 聚焦中国发展动力
- 山西探索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路径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带动消费金额约151.8亿元
- “中国优质玉米之都”吉林四平推动玉米主食化
- 柬埔寨湄公河大桥水中作业正式拉开帷幕
- (新春走基层)企业复工“劲头足” 江西彭泽奋战龙年“开门红”
- 湖北五峰后河保护区发现新记录种银喉长尾山雀
- 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馆命名为“宣文馆”
- 时隔三年,西藏日喀则迎来珠峰文化旅游盛会
- 【央广时评】完善床边、身边服务 让老人家居家养老更安心
- 风华荆楚,遇见时光遇见你
- 京东12.12又好又便宜 爆款不止5折、万款厂货1元购
- 网红张雪峰进军研学游市场
- 平台数据显示中国多个小机场城市春节出游订单增幅明显
- 劳动合同抬头与盖章单位不同 我应该算是哪家单位的员工
- 热门推荐
-
- 拼多多“百亿减免”再推新政,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全部由平台承担
- “流量价值”为辽宁经济发展插上“云翅膀”
- 文旅融合创意走俏文博会 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 调查报告上海“出炉”:服务消费成提振消费的重要力量
- 中国喀什至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全货运航线顺利首航
-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郑渝高铁通车两周年 助力湖北沿线各地文旅发展
- “毒”门生意带动村民致富
- 优化支付服务丨有朋自远方来,建行助力外卡也好用
- 带状疱疹疫苗冲上热搜,中老年人要不要打?
- “中国荔乡”广东茂名发布荔枝产业发展白皮书
- 云南勐康边检站查获特大走私香烟案 案值逾200万元
- 为什么大家都爱跷二郎腿?有哪些健康危害?如何避免
- 科技赋能广西北部湾港智慧绿色转型升级
- 商务部等5部门出台《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 莫斯科动物园园长晒萌图:大熊猫“丁丁”的幼崽会站啦!(图)
- 飞行器摇身变成“千里眼” 电力高空作业智能化
- 从被催更到被挑剔,剧N代经历了什么
- 车险手续费“价格战”消费者获利了吗?
- 南京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年实现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