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太空探索之路挑战重重
欧洲太空探索之路挑战重重(环球热点)
本报记者 徐令缘
近日,欧洲航天局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办旨在确保阿丽亚娜6号运载火箭财务合作的峰会,试图在德法两国纷争间找到折中解决方案。经过激烈讨论,欧洲航天局成员国终于达成一致,决定从2026年起每年为阿丽亚娜6号火箭提供3.4亿欧元公共基金,保障阿丽亚娜6号火箭明年首次试射及到2030年总共42次商业发射。
法国政府表示:“这会保障阿丽亚娜6号商业模式在未来10年的稳固性。”路透社援引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的话称:“这是欧洲航天史上的一个重大成功时刻。它维护了欧洲在进入太空问题上的团结。”
“在太空探索领域产生危机感”
日前,欧洲阿丽亚娜6号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发射台上完成8分钟“热火”测试。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阿丽亚娜6号运载火箭点燃其低温发动机,持续覆盖整个核心飞行阶段约470秒左右的时间。这一过程是对火箭太空飞行状态的真实模拟,以评估其运行状态。这标志着欧洲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首飞进入倒计时阶段。
“目前,欧洲在深空探测、地球观测、卫星导航等领域保持较高水平。近年来,欧洲太空探索和开发活动主要采用国际合作方式展开,如参与美国主导‘阿尔忒弥斯计划’等。”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范炳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研究中心主任郭晓兵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卫星应用方面,欧洲正在维持并升级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并建设低轨道宽带星座;载人航天方面,欧洲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为猎户座载人飞船提供推进舱,还为SLS重型火箭供应部分组件,并参与建设绕月空间站。
不过,在太空探索领域,欧洲已经开始产生危机感。
据德国《商报》报道,德国航天局局长瓦尔特·佩尔泽说:“欧洲在进入太空方面处在深重危机当中。”2022年,美国发射火箭近80次,俄罗斯也有大约20次。但欧洲仅5次,与印度相同,而且今年发射次数会更少。
今年6月,最后一枚阿丽亚娜5型火箭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升空。其后继型号阿丽亚娜6型火箭本应在2020年就绪,但技术难题导致其首飞一再推迟。欧洲的另一个大型项目也有问题:由意大利阿维奥公司制造的适合运载中等载荷的“织女星—C”火箭在去年12月首次执行商业发射任务,但在升空几分钟后就坠入大海。
据英国《卫报》报道,欧几里得望远镜近日传回第一批深空宇宙图像,揭开“黑暗宇宙”神秘面纱。但是,由于阿丽亚娜5号的退役与6号的延迟发射,欧洲缺失独立将欧几里得望远镜送入太空能力,最终选择与SpaceX合作使用猎鹰9号完成这一发送任务。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指出,欧洲可能成为“下一场太空竞赛的旁观者”。报道还援引相关报告称,太空经济正处于与20年前互联网经济类似的拐点,如果不做出积极回应,欧洲将错过下一波“谷歌和亚马逊的浪潮”。
“太空运输系统对外依赖严重”
专家分析指出,欧洲在太空探索领域拥有自身优势。
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唐歌实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得益于欧洲航天局等机构的开放政策及资助,欧洲国家在太空国际合作方面表现出色。通过协作,欧洲各国实现资源共享与成本分担,许多重大项目得以成功落地。同时,欧洲在空间科学领域具有强大实力,欧洲的太空探测和观测项目持续推动科学前沿发展。
范炳健认为,欧洲拥有性能优异的太空科研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太空科学文化氛围,而且在太空探索和开发过程中,积累了太空技术、工程、管理和国际合作方面的经验,形成了较为雄厚的人才积淀,这些优势为欧洲太空探索及开发事业提供动力。
不过,欧洲太空探索之路仍然挑战重重。“欧洲太空探索运输系统对外依赖严重。”范炳健指出,欧洲的优势在于开发太空科学载荷,开展太空技术验证,但如果发射和着陆能力跟不上,欧洲太空探索和开发活动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将受到制约。
据《印度教徒报》报道,目前,阿丽亚娜6号发射推迟,欧洲的另一主流运载火箭织女星—C型火箭也处于停运状态。而且,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国家失去了搭载俄罗斯联盟号进入太空的机会。欧洲面临太空入口缺失困境。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欧洲阿丽亚娜5号火箭原本在大型卫星发射中占主导地位,但当前已被美国SpaceX公司开发的可重复使用猎鹰火箭超越。阿丽亚娜6号虽然试飞在即,但其制造成本能否具有竞争力还须市场检验。
“欧洲的太空探索活动涉及多个国家,需要复杂的政治协调,这可能导致相关决策过程复杂而缓慢。”唐歌实说。英国《卫报》文章称,法国与德国的密切关系一直被视为欧洲一体化的驱动引擎。但最近几年,这架“引擎”却不时发出不和谐的音调,两国在包括太空领域合作在内的诸多领域很难达成共识。郭晓兵也指出,在太空探索与开发领域合作时,欧洲各国受各自利益考量影响,在财政分配上时常难以达成共识,执行效率受限。
“欧洲国家开始寻求团结协作”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此次欧洲各国在发射阿丽亚娜6号和织女星—C型火箭上达成协议,意味着在自主开拓太空入口的共同诉求面前,欧洲各国开始积极寻求团结协作。
唐歌实指出,欧洲的太空探索可能会受到政府投资、国际合作机会、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但预期未来欧洲将保持在太空探索领域的积极参与,通过协同合作努力抓住太空探索领域的机遇。
欧洲航天局资料显示,欧洲航天局总干事约瑟夫·阿施巴赫提出旨在增强未来欧洲太空领域自主权、领导力和责任感的未来计划。“让我们大胆一点,让欧洲走在太空探索最前沿!”丹麦前首相安德斯·福格·拉斯穆森也曾大力呼吁增加太空探索投资,“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就会落后并依赖他人。”
欧洲航天局指出,其当前首要任务是加强欧洲航天局与欧盟的关系。欧洲航天局将与欧盟委员会展开更加密切的合作,由欧盟委员会为太空探索活动统一协调调度资源,优先完成旗舰项目,优化欧洲太空开发合作效率。
据欧洲航天局数据,到2040年,太空市场或太空经济体量或将达1万亿美元。欧洲航天局强调,扶植优秀太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迫在眉睫。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欧洲航天局准备发起竞标,开发一种用于在国际空间站之间运送货物的机器人太空舱。分析指出,该项举措标志着欧洲航天局传统项目运营方向发生重大转变。竞标获胜企业将获得欧洲航天局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还会使用商业运营模式,以促进欧洲太空商业活动蓬勃发展。欧洲航天局高级顾问小组发表报告指出,加大太空探索投资并支持其商业化运作,能够有效吸引顶尖人才,宏伟的太空愿景也将促进欧洲走向团结。
范炳健分析道:“欧洲把太空探索和开发能力视为重要的战略自主支撑力量,高度重视其发展,并通过多种举措促进太空探索和开发。不过,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欧洲在高举战略自主旗帜的同时,在独立进入太空及载人太空探索等领域,对国际伙伴尤其是美国的依赖呈增长趋势。欧洲能否在太空探索和开发方面实现战略自主,其目标能实现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可以确定的是,统筹并整合优势资源和力量是欧洲突破战略自主困境的必由之路。”(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暑运首月广铁集团发送旅客超5921万人次
- 阔别十年再临国家大剧院 美国芭蕾舞剧院将连演五场《吉赛尔》
- 加大改革力度 确保人民群众从改革中获益
- 宁夏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
- 厚植生态优势 “美丽长春”画卷徐徐展开
- 上半年中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1.2万亿元
- (新春走基层)浙江浦江:春节不打烊 乡贤与家乡“双向奔赴”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举行开工仪式
- 浙江启动高温Ⅳ级应急响应,部分县市连续多日发布红色预警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国“医疗特区”博鳌乐城使用特许药械人群快速增长
- 生态美、百姓富 2024年河南林业工作这样干
- 锔瓷匠人颜鹏力:修的是瓷,也是“情”
- “你好,沈阳”全球推介活动在澳大利亚悉尼成功举办
- 中国医学专家率先发现乳腺癌单细胞转移机制、特点
- 长三角示范区首个智慧街区启用
- 外商陆海新通道觅商机 新能源汽车配件成“新宠”
- 直升机发生事故,伊朗总统生死未卜
- 新疆博州警方:一辆微型面包车撞上重型半挂车致6人死亡
- 韩媒:韩国碰撞起火客机上一乘客曾发消息称,“我们无法降落,因为一只鸟卡在机翼里”
- 强风暴袭击美国休斯敦等地 至少4人死亡
- 热门推荐
-
- 重庆酉阳800米等高线成百姓增收致富“幸福线”
- (新春走基层)吉林深山隧道“打冰人”:汗水浸身护卫春运安全
- 广东惠州南国书香节47场活动给市民一场书香盛宴
- 7天全力扑救 四川木里森林火灾明火全部扑灭
- 国家级大科学设施上海成立妇幼分中心 助力促进妇幼健康发展
- 山西出台八条措施推动水利科技创新
- 上海:新人们在音乐剧中感悟爱情与婚姻
- 塔城80种展品亮相第四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 广州番禺通报“楼顶建泳池”:不属于消防水池 已全部排空
- “90后”青年传承非遗美食“灯盏糕” 守正创新“温州味”
- 中国商务部:愿进一步拓展中俄地方间贸易投资合作
- 宁波=银川=喀什航线正式开通
- 奔驰集团董事长:中国开放信号显著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
- 青海茫崖出现强沙尘暴天气 能见度低至317米
- 《话剧皇后:一个时代的戏剧记忆》为读者再现朱琳传奇艺术人生
- 菲律宾八打雁省一车站发生爆炸 9辆巴士受损
- 数据疲软致经济衰退担忧升温 美经济放缓程度或超预期
- 生态高地青海启动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
- 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58亿美元
- “丝路千古情”落地上合示范区 打造上合组织文旅交往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