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精准发力助投资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投资是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一项项重大工程接连开工,各地的投资项目稳步推进,为我们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当然,稳投资不是搞“强刺激”,目的不是为了拉动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是要面向未来,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那么,这一年,我们在稳投资上是怎么做的?下一步还将如何发力呢?
临近年底,全国各地,一大批重大工程已经竣工,一批重大工程仍在加速推进。在陕西,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已经开工建设;在海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与琼海博鳌机场启动了三期改扩建;在浙江,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双屿门大桥正式进入海上主塔施工阶段;在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当中。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如何让这驾“马车”更好地为经济复苏发挥作用?今年,我国提出,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全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各地区各部门也拿出实招,从土地、资金、用工需求等方面做好保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形势室主任郭丽岩:“今年以来,一系列稳投资的举措加速下达,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总的投资增速来看,目前在3%左右,考虑价格因素,实际的投资增速在6%左右。而且其中无论是制造业投资,还是基础设施投资,都在去年较高基数的基础之上实现了稳定的增速水平,取得这样的成效来之不易。”
做好稳投资工作,应该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确保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任务有效落地。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平陆运河三大枢纽已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上万名建设者正在紧张施工。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为稳投资、促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
1—10月份,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其中,水上运输业、铁路运输业等的投资增长都在20%以上。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9.9%,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7.0个百分点。
郭丽岩:“投资在支撑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针对‘十四五’时期102项相关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有关部门也是多措并举,包括加强这些重大工程投资的要素保障,包括投资相关的服务机制,包括政策性、开放性金融工具的使用。与此同时,各个地方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超前布局了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相关的地方专项债加速下达,优化使用管理,也是有力支撑了各地的基础设施加速建设。”
要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必须准确把握投资方向。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以外,还要将投资的重点聚焦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投资在“促升级”和“补短板”上的突出作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何平:“我觉得在一些医疗、教育,一些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内需方面某种意义上讲也存在短板。我们需要通过相应的投资把消费需求拉动起来,尤其是服务行业。生产性服务以及和制造业相配合的服务行业,可能是未来拉动内需的重点。在科技领域,还有数字经济领域都有重要的领域可以去投资,在科技领域,可以着重关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可以大力推动新基建。”
在安徽芜湖,作为“东数西算”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中华数岛”智算中心正在加紧建设。
今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力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集中下达,各地也通过专项债加大对新基建投入力度。今年前10个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0个,总投资1.08万亿元,这其中就加大了对充电设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入。
郭丽岩:“今年以来,在新基建领域的投资,还有新基建整个运行的效果有很多亮点。我们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应用示范工程加速下达。融合基础设施也是典型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今年以来,智慧电网、智慧水网、智能交通网的建设也明显提速。”
何平:“从长期来看,它必然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一方面,它会带来传统的一些制造业,甚至传统的一些消费升级;另外,它还会给经济带来一些新的增长点,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消费模式,都会因为数字技术的运用而带来一些新的变革。”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和工具不断丰富,各地持续增加以高技术产业和技术服务为代表的创新投资。
在陕西,总规模达到20亿元的光子产业强链基金刚刚成立;在河南,围绕新型有色金属等,正在加快打造万亿级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在江西宜春,一座总投资135亿元的锂离子电池工厂不久前全面投产,每年生产的电池产值将超过500亿元。
一方面加大技改投入,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一方面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今年以来,虽然投资增速在放缓,但我国投资结构在不断优化。1—10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8.2个百分点。
何平:“我们在科技领域、制造领域、绿色领域以及提升消费领域都有很多投资,跟传统的投资有所不同,尤其关注于这些投资未来可能给我们的技术进步、生产力提升、效率提升带来一些正面长期的作用。所以这些投资不仅短期会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而且从长期来看会带动中国生产力进一步提升,会带动整个制造业转型。”
充分发挥投资“促升级”作用的同时,也要兼顾“补短板”,持续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点领域的补短板投资。
今年,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前段时间,江西吉安市桃源村的通村公路改造完成,路面由原来的3.5米拓宽到了7米,沿途弯道还全部加装了安全防护栏。便捷的交通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这里欣赏千亩高山梯田,曾经因“行路难”而举家搬迁的60多户村民也陆续回到村里,吃上了“旅游饭”。
郭丽岩:“今年以来,民生补短板领域的投资加速下达,力度很大,针对保障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还有一些重点城市的城中村改造以及当前强调‘平急两用’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近期出台的我们要在城市社区加快养老、托育等服务设施的布置等一系列工作,都是聚焦于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于人的投资。这类民生领域的投资加速下达,有利于改善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提供更好的优质生活服务。”
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二者缺一不可。民间投资占我国整体投资的比重超过一半,对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就业等都有重要作用。去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面临较大困难和下行压力。受需求不足等问题影响,有的企业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有些民营企业参与投资意愿较强的项目,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门槛限制。
为激活民间投资活力,今年,我国在项目推介、要素保障、问题反映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9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就通过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集中发布了489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27万亿元。各地也纷纷拿出实招破除各种隐性壁垒,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民间资本敢投资、能投资。
郭丽岩:“1—10月份,我们剔除房地产之外的民间投资增速在9.1%。制造业领域的民间投资也好,基础设施领域的民间投资也好,分别都保持9%、14%以上的投资增速。聚焦到细分领域,与科技创新相关的、与文旅生活服务业相关的民间投资,当前保持双位数增长。这一系列结构优化、当前发展的态势,我们判断民间投资内生动能已经被激活,处在进一步增强的过程当中。”
当前,各地正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抢抓施工黄金期,争取年内取得更多实效。
郭丽岩:“展望明年和未来一段时期,整个稳投资对于稳增长,促进国民经济乘势而上、行稳致远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我认为科技创新领域,面向绿色低碳发展过程当中,对于相关的绿色产业链的投资,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供激发。而且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当中,更好地服务于民生改善,服务于整个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也有很多投资的潜力可供激发。所以我认为有效投资在固本兴新,进一步激发内生动能活力韧性和可靠性方面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年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各地也纷纷送上政策“大礼包”,推动更多重大工程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为明年开好局打基础。在各项政策的作用下,相信2024年投资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不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香港金管局:美国加息周期是否完结有待确定
- 一人独得12奖,比赛公信何在
- 山西2024年强降雨期间转移1.76万人次 实现近五年来汛期首次零伤亡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 想干外卖骑手却掉进“租车陷阱”
- 根治电器“小病大修”,还需要哪些解法?
- 新疆兵团农村供水自来水普及率达99.4%
- 带状疱疹病毒或引发阿尔茨海默病
- 中新健康 | 国产HPV疫苗竞争加剧 男性市场或成新增量
- 国际移民组织发出首个“全球年度呼吁” 望2024年筹资79亿美元
- 开掘家庭群像剧新范式 电视剧《烟火人家》研讨会举办
- 辉瑞新冠口服药罗生门:医院有多少存货?电商平台能否下单?
- 抖音发布第二季度安全透明度报告 处置伪公益账号9000个
- 浙江横店开展影视文化幼儿课程:剧组即课堂
- 岐黄学者刘维谈“立秋节气与养生”
- 东南大学研发智能假肢斩获仿生“奥运会”冠军
- 全国青少年舞者来渝集训 拼搏“顶尖舞者”资格
- 哈尔滨机场国庆假期预计出入境1.4万人次
- 记者探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好看好玩好技术!沉浸式体验技能魅力
- 北京举行防灾减灾日活动 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 热门推荐
-
- 江西多条河流形成编号洪水 鄱阳湖将发生超警洪水
- 天津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京津冀文物主题游径发布
- 2024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在福州启动
- 中欧人士共商推动经济合作持续发展
- 邀您共赴“十年之约”!“北上杭”又见那一抹“乌镇蓝”
- 民调显示高通胀影响美国普通民众退休储蓄
- 山西石楼:守着好风景 奔向好光景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高端、智能、绿色 辽宁制造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 向佐:新片《门前宝地》展示原汁原味中国功夫
- 安徽合肥至匈牙利定期货运航线首航
- 中法合拍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拉开第十届法国中国电影节序幕
- 小柯音乐剧《三里屯42号》登台 致敬时代洪流中的平凡生命
-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主标识揭彩
- 黄渤海休渔期结束 大连千余艘渔船奔赴各渔区开展海上捕捞作业
- “中国式”防汛:打造极限条件下一体化解决方案
- 印尼中资企业举办“情满中秋·中印尼一家亲”联欢会
-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共同主办方重庆将携代表性企业组团亮相
- 去年全国刑案立案数同比下降4.8%
- 两部门印发通知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
- 联合国:加沙传染病显著增加 一避难所暴发甲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