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AI辅助动物声音景观可有效监测森林生物多样性恢复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认为,人工智能(AI)辅助动物声音景观(soundscape)可用于作为监测农地抛荒后森林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有效工具。这项研究发现提出了一个可自动化、成本效益好而且可靠的方法,以检测森林生物多样性和评估恢复结果。
班鸡鹃(Neomorphus radiolosus)是厄瓜多尔热带再造林中记录到声音的鸟类之一(图片来自John Rogers)。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该论文介绍,大规模监测森林生物多样性对保育很重要,但需要成本效益好的标准化工具。此前研究已表明,生物声学(研究动物声音的学科)在用声景检测动物群落时是很有前景的工具,但其中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这些声景是否也能反映出非发声动物物种的状态。这既要结合传统声学测量和机器学习方法,也存在着技术困难。
声音记录器和自动光陷阱,用来记录声音和夜间昆虫(图片来自Annika Busse)。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德国维尔茨堡大学Jörg Müller与同事及合作者共同测试了一种方法,即用声景追踪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在厄瓜多尔的Chocó地区低地,他们从最近抛荒的可可种植园和牧场到原始森林中,记录了环境中的动物声音,同时,将专家对发声动物物种的鉴别与两类自动化方法相结合,其中一种使用深度学习模型。他们发现,两种自动方法都能很好地反映森林环境范围。
紫胸蜂鸟(Polyerata rosenbergi)是厄瓜多尔热带再造林中记录到声音的鸟类之一(图片来自Martin Schaefer)。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本项研究过程中,论文作者还用一种不同类型的生态信息对他们基于声音的结果进行了评估,他们使用了DNA宏条形码获取的昆虫多样性数据,其中主要是非发声物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这两个数据库不能完全吻合,但结合生物声学和深度学习,有望监测森林生物多样性。(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水果不甜,就不容易让人长胖……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大熊猫饲养员姜哲远:“福宝,谢谢你来到我身边”
- 广州海关再出台20条措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 严打民生领域违法广告乱象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 广西重大建设项目按下“快进键”
- 西十高铁魏寨特大桥箱梁架设顺利完成
- 广东已成立深圳深江铁路重大坍塌事故省政府调查组
- 数字化助推古籍“活”起来传下去
- 心跳“发动机”点火原理被发现 为心律失常防治提供依据
-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重审二审休庭 下午将继续开庭
- 美国中央司令部:多架美国F-15E战机抵达中东
- 加美边境口岸彩虹桥重新开放 汽车爆炸案调查继续
- 山西首家供港猪肉原料养殖场落户晋城
- 广东新增林木良种35个 助力提升森林质量
- 韩国国会全体会议通过“内乱特检法”
- 马拉维总统:该国副总统奇利马所乘军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 广东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国际观察:中国绿色发展助力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
- 专家: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 专访蔡志忠:用漫画将中华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 热门推荐
-
- 首届安徽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在安庆举行
- 中新健康|全国爱肝日:从肝硬化到肝癌只有“一步之遥”
- 文旅融合创意走俏文博会 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 旅客中秋出行需求旺 广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980万人次
- 陕西汉中朱鹮保护区红外相机首次拍摄到羚牛影像
- 俄称美对乌军事支持将达到500亿美元
- 老年人怎样与衰老和平相处?
- 澳大利亚总理时隔七年再访华,澳专家:别再透过“滤镜”看中国
- 韩国国会通过针对韩德洙的弹劾动议案
- 广西文物摄影师十余载弯腰“定格”历史 让文物“活”起来
- (新春走基层)重庆铜梁:竹签出口 “小车间”展现“大作为”
- 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6月25日正式开放
- 2024潍坊国际旅游推介大会举行 挖掘旅游发展新资源
- 俄罗斯莫斯科近郊遭恐袭音乐厅建筑的火情已得到控制
- 保障灵活就业者“清凉权”需要“新解法”
- 郑州航空港2023“空中丝路”城市设计暨创意建筑国际竞赛向全球发布
-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三界碑”下看变迁
- 中国原创药1类新药成功克服“慢粒”耐药
- 英国政府宣布将在东地中海部署军事力量
- 营造高效安全支付环境 七部门联合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