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这三位科学家获奖
中新网10月4日电(魏晨曦 孔庆玲)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45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蒙吉 G 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路易斯 E 布鲁斯(Louis E. Brus)和美国纳米晶体科技公司科学家阿列克谢 伊基莫夫(Alexey I. Ekimov),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的贡献。
“梅开二度”
他让化学变得更酷!
在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共有五位两次获奖的人。美国化学家卡尔 巴里 夏普莱斯就是其中一位。他既是第五位两次获诺奖的人,也是第二位在化学奖上“梅开二度”的获奖者。
2001年,夏普莱斯因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方面的贡献,与美国化学家威廉 诺尔斯、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22年,81岁的他因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再次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一同获奖的,还有美国化学家卡罗琳 露丝 贝尔托西和丹麦化学家摩顿 梅尔达尔。
两次斩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夏普莱斯,从小就不那么循规蹈矩。几十年间,他常常沉浸于自己天马行空的化学世界中,在攀登科研高峰的长途跋涉中,展现出超凡的魄力。
据夏普莱斯的教授回忆,自己这位学生不仅喜欢化学的方方面面,而且看见什么就能记住什么。后来,进了实验室,夏普莱斯全身心投入研究当中,对各种化学品的细节甚至味道,都可以分辨得一清二楚。
有一次,夏普莱斯在麻省理工学院谈论不对称催化方面的研究时,突然开始思索其他问题,即兴转向天马行空的讲述。与会听众大眼瞪小眼,对他在演讲上竟然如此走题颇感诧异,觉得这位“天才”是不是“疯了”。
“他真的是一位科学界的‘老顽童’。”对于自己的导师,夏普莱斯的学生如是评价,“他的脑子里只有学术,只关心如何能让化学变得更酷。”
不同于大多数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夏普莱斯格外钟情于实用化学。在辉煌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以设计催化剂而闻名,终生致力于探索实用性新化学反应,和寻找选择性控制化学反应的一般方法。
正是这种对科学的沉浸式钻研精神,赋予了夏普莱斯在学术道路上前行的巨大力量,支撑他在耄耋之年,仍能再攀化学研究的高峰。
“把复杂问题变简单”
他们是奇迹创造者
数十年来,化学奖的科研成果早已融入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中。有利于解决人类疑难复杂问题、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化学奖成果,不胜枚举。
基于夏普莱斯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药物学家成功合成了几十种关键性的创新药物,包括一系列治疗心脏病、癫痫等疾病的药物,直到现在仍在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实际上,长期以来,构建越来越复杂的分子,是化学家们一直渴望达到的成果。202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点击化学”,成功把药物分子的合成难度大大降低,被诺贝尔官网称赞“将化学带入了功能主义时代,为人类带来了伟大的效益”。
同样运用化学研究成果造福人类的,包括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弗朗西斯 阿诺德、乔治 史密斯和格雷戈里 温特利。他们研发出控制进化过程的方法,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生产的抗体,能够对抗自体免疫疾病,在有些情况下甚至能治愈转移性癌症。
他们是化学领域的奇迹创造者,更是突破时代发展的引领者。而这样的突破,每年都在发生,消除疾病、拯救生命、改善环境……这些在化学园地不断耕耘的诺奖得主,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福祉。
硕果累累
盘点近十年获奖者
自1901年至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奖114次,有191位获奖者。
以下是近10年来获奖者名单及其主要成就:
2022年:
卡罗琳 露丝 贝尔托西(美)、摩顿 梅尔达尔(丹麦)和卡尔 巴里 夏普莱斯(美),因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获奖。
2021年:
戴维 麦克米伦(美)和本亚明 利斯特(德)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方面的进展获奖。
2020年:
埃曼纽尔 卡彭蒂耶(法)和詹妮弗 杜德纳(美),因在基因编辑技术方面的贡献获奖。
2019年:
约翰 古迪纳夫(美)、斯坦利 惠廷厄姆(美)和吉野彰(日),因在锂电池研发领域做出的贡献分享诺奖。
2018年: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弗朗西斯 阿诺德(美)、乔治 史密斯(美)和格雷戈里 温特利(英),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
2017年:
约阿希姆 弗兰克(德/美)、理查德 亨德森(英)和雅克 杜博歇(瑞士)获奖,他们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很高的分辨率确定了溶液里的生物分子结构。
2016年:
让-皮埃尔 索维奇(法)、弗雷泽 斯托达特(英)和伯纳德 费林加(荷)三位科学家因“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获奖。
2015年:
托马斯 林达尔(瑞典)、保罗 莫德里奇(美)、阿齐兹 桑贾尔(土耳其/美),因在基因修复机理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获奖。
2014年:
埃里克 贝齐格(美)、威廉 莫纳(美)、斯特凡 黑尔(德),因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获奖。
2013年:
马丁 卡普拉斯(美/奥地利)、迈克尔 莱维特(英/美)、阿里耶 瓦谢勒(美/以色列)分享诺奖,三人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做出贡献。(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 公安、消防助力新疆和静县牲畜秋季转场
- 韩国全罗北道一渔船倾覆致4人死亡14人受伤
- 受台风影响 广州水上公交和珠江游暂停营运
- 中国北方部分城市遭遇沙尘严重污染
- 联合国人工智能专家曾毅:现在AI并不具备真正的人类理解能力
- 乘客打车遗落73万元 “的哥”拾金不昧
- 老人被送医院戒酒遭殴打骨折?警方已介入
- 江西非遗“赣发绣”:青丝入画绣人文传承
- 北美票房:《夺命微笑2》首映登榜首
- 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
- 2023河南省互联网大会开幕 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成果显著
- 5月中国楼市延续降温 百城新房价格环比转跌
- 天津市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
- 61年来最强高温 因何而来 有何影响 如何应对
- (新春走基层)鄂疆三地同聚武汉千年古镇 民俗年味铺满集
- 广西柳州19所学校“袋”学生垃圾分类换班费
- 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福州闭幕 “金丝路奖”揭晓
-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完成二十年 DNA何时实现“随手测”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累计注册企业近万家
- 热门推荐
-
- 山东企业借共建“一带一路”东风 “乘船出海”闯国际市场
-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汗尤尼斯一帐篷营地 已造成至少40人死亡
- 南方地区将有较强降水过程 黄淮东海等沿岸海域有大雾
- 今天民航预计运输旅客220万人次
- 稻浪翻滚话丰年
- 没准你也想“当一会儿许知远”
- 多彩贵州2023年文旅推广首次以影像为“桥”直播连线走出国门
- 大蒜炝锅致癌,是真的吗?
- 释放数据要素潜能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将启
- 国庆档“慢”游海南 新品引客故景重游
- 苏丹冲突双方继续在中部地区交火 人道局势急剧恶化
- 五月天陷假唱风波 经纪公司全面否认:系恶意攻击
- 探访暑期高温下的“飞机拜拜员”:太阳再刺眼 检修细节“一处不落”
- 2023年度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案例名单公布
- 前三季度网络零售拉动消费效应显著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援乌战机引担忧 “瓦格纳集团”将退出乌东前线
- 鼓楼上演“时光音乐会”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掀起观演热潮
- 苏丹武装部队宣布同意继续停火72小时
- (进博故事)中国牛牵手世界牛
- 纪念首演60周年 中芭将在天桥剧场连演十场《红色娘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