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遭弹劾调查 美国社会撕裂加剧
美国总统拜登近来烦心事不断:9月12日,美国国会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宣布已要求众议院相关委员会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行动;14日,拜登的次子亨特·拜登因被指控虚假陈述和在吸毒期间非法持枪遭特拉华州联邦法院起诉,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有在任总统的子女面临刑事起诉;18日,亨特·拜登起诉美国国家税务局,指控该机构两名雇员非法泄露其纳税信息,构成侵犯隐私……
尽管拜登很难因被弹劾而“下课”,但在美国2024年总统大选日益临近的背景下,共和党动用弹劾权进行党争已是事实。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任总统遭弹劾调查再次折射美国制度困境:随着近年来美国极端思潮上升,美国宪法规定的弹劾权已日益沦为政治纷争的工具,民众对总统的信任岌岌可危,社会撕裂和制度困境或将不断加剧。
面对弹劾调查拜登很难独善其身
早在2022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后,部分强硬的共和党议员就扬言要对拜登进行弹劾调查。当时共和党以微弱优势“重掌”国会众议院,进一步增加了拜登任内的执政阻力。在此背景下,亨特的商业行为成了调查拜登的突破口。现年53岁的亨特是一名律师、商人和游说者,在美国境外有不少商业业务,包括在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罗马尼亚等。麦卡锡将矛头指向亨特的海外生意,宣称拜登担任副总统时在其儿子的商业交易和家庭财务问题上可能涉嫌“滥用权力、妨碍司法和腐败”。
就目前美国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共和党对拜登的质疑聚焦在4个方面:第一,拜登家族涉嫌收受外来资金。美国众议院监督委员会8月初宣称有证据显示,拜登家族及其业务伙伴从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俄罗斯与罗马尼亚等国收取超过2000万美元。第二,亨特涉嫌滥用拜登个人“品牌”。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詹姆斯·科默说,亨特在拜登担任奥巴马政府副总统时将父亲当成“品牌”进行“兜售”,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的寡头财阀中捞取高达数百万美元的经济利益。第三,拜登曾施压乌克兰政府,要求其解职一名高级检察官,以阻止对乌克兰最大天然气供应商布利斯玛股份公司的调查。2014年至2019年期间,亨特曾担任该公司的董事。第四,拜登涉嫌操纵司法部门干预有关亨特税务等问题的调查。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白宫方面坚称拜登没有做错任何事,共和党人目前也没有提供确凿证据。例如,在“收受外来资金”问题上,众议院监督委员会取得的三份基于银行记录而撰写的备忘录未能辨别出有任何一笔支付是直接发给拜登的。正因如此,拜登9月13日首次回应弹劾调查问题时显得不慌不忙,称其对弹劾调查并不关注,共和党人想弹劾他,是因为他们想让政府关门。
令拜登神经暂时不用紧绷的另一原因来自弹劾调查程序本身。美国总统弹劾制度是由1787年宪法设定的,宪法赋予国会在总统犯有“叛国、受贿或其他重罪和轻罪”等违法行为时,可弹劾总统权力进而剥夺其职。由此可见,启动调查只是程序“第一步”。按照程序,若众议院完成弹劾调查后认定总统有罪,应当形成一份弹劾条款提起指控。弹劾条款需在众议院得到半数以上支持、在参议院得到三分之二以上绝对多数票才能通过。暂且不谈众议院内共和党议员对弹劾拜登一事仍未完全统一意见,即便众议院通过弹劾,还要到参议院裁定。当前民主党在参议院以51对49占微弱多数,按党派画线普遍主张拜登无罪。
然而,弹劾难成功并不意味着拜登可以就此“高枕无忧”。近期,由美联社和美国民意研究所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开展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77%的受访者认为拜登年纪太大不适合连任总统,“过时”“缓慢”成为受访者在形容拜登时最先想到的关键词。现年80岁的拜登已是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总统。如果他在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胜出,等他2025年1月开启其第二个任期时将年满82岁。
弹劾发起人麦卡锡“两边不讨好”
这并非拜登首次面对来自共和党的弹劾“威胁”。今年6月,共和党极右翼众议员劳伦·博伯特曾以拜登在处理美墨边境问题上“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为由,提出弹劾条款。该决议案没有被提交至众议院,只是被送交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和国土安全委员会进行审查。相较之下,此前多次表示“公众不喜欢党派弹劾”、也并未支持博伯特弹劾案的众议长麦卡锡,此次“亲自”担当弹劾发起人,成了弹劾调查的最大变量。
多家外媒报道称麦卡锡此举属“单方面”行动,并未诉诸众议院全体表决。众议院表决并非弹劾程序的必要环节,麦卡锡此举不算违宪,但却实实在在打了他自己的脸。麦卡锡声称自己是在遵循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的先例,强调佩洛西2019年为弹劾时任总统特朗普也是在众议院表决前发表弹劾声明。可当时,麦卡锡曾大肆批评过佩洛西。这一次,麦卡锡在回应有关争议时辩称自己不是“虚伪”,而是佩洛西改变了先例。
另有美媒报道称,麦卡锡其实一直在拖延对拜登的弹劾,他担心冒失启动弹劾可能让共和党失去众议院多数党地位,自己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短命”的众议长。而此次麦卡锡态度突变亲自官宣弹劾,更多被认为是为了安抚共和党内的强硬派。
有分析称,麦卡锡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面对因特朗普等因素日益分裂的共和党,不得不通过不断妥协来争取更多共和党议员的支持。另一方面,美国国会需在9月30日之前通过拜登政府提交的2024财年财政预算案,如果不能按时通过,美国政府内很多非核心政府部门和公共设施就要暂时关闭。
如今美国两党为了谋取政治选票和党派私利,在债务和预算支出问题上的分歧愈发尖锐,拜登政府的新财年预算案在今年3月提交国会后,至今未获通过。一旦政府真的再次“关门”,身为众议长的麦卡锡无疑会是第一个“背黑锅”的人。
不过,很多共和党强硬派对麦卡锡抛出的“橄榄枝”并不买账。共和党众议员鲍勃·古德拉特称:“弹劾调查是正确的,但那与‘预算之战’毫无关系,我们可以同时推动两件事。”有美媒还曝出,共和党内部早有人对麦卡锡的议长职务虎视眈眈。
美国党争加剧将弹劾制度推向困境
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共有四位总统曾面临弹劾危机,分别是美国第17任总统约翰逊、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和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其中,特朗普是唯一一位遭到两次弹劾审判的美国总统,也是首位卸任后受到弹劾审判的前总统。
考虑到如今面临4项刑事起诉的特朗普已宣布将参加2024年大选并在争取共和党内提名,民主党方面认为,麦卡锡此次弹劾拜登正是为了转移焦点。另有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参与推动了此次针对拜登的弹劾。
美国建国200多年来还没有哪位总统因弹劾而被迫离开白宫,只有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而在正式被弹劾前主动辞职,特朗普分别在2019年和2021年面临的两次弹劾都在参议院被判无罪。
这也再次折射弹劾权背后的潜在困境。一方面,美国宪法条文只规定了弹劾发起权和审理权,手握弹劾权的参议院对弹劾调查和审理程序有着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权,制度性制衡失灵使权力面临滥用风险;另一方面,在美国会两党日益分裂的背景下,弹劾制度已由最初的侧重行政弹劾更多转向司法弹劾,甚至成为执政党铲除“不作为”法官的政治手段。久而久之,才有了弹劾总统沦为当今美国政治的“儿戏”。越来越低的弹劾门槛折射出当下美国政治的极化与病态,最终为政客一己私利埋单的只能是美国民众。
特约撰稿 厉旸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试开放
- 湖南长沙县启动“消费促进年” 多方激发消费潜能
- 数读中国 | 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保持下降态势
- 韩国就岸田文雄向靖国神社献祭品深表失望和遗憾
- 初步结果显示:马尔代夫总统所在政党赢得议会选举
- 上海建设人民城市: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 中国,是市场更是赛场
- 墨西哥成美国进口货物最大来源国
- 碳-14同位素全面国产化背后的建言献策故事
- 马来西亚多地将现高温天气
- 中新网评:中国正能量群像生辉 勾勒出大写的中国
- 聚焦小人物的家国情怀 悬疑喜剧《满江红》在京首映
- 大数据报告: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二手车在线竞拍价格波动明显
- 中国药企自主研发1类新药获批用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
- 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新一批军事援助
- (新春走基层)新中国首条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上的“龙年警官”
- 广州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中心投入运营
- 银幕荧屏上的教师形象
- 安徽黄山旅游官方平台推出“双11”主题产品
- “万人说新疆”走进广东丨广州市民: “在‘大巴扎’里逛一逛,我的心已飞到了新疆”
- 热门推荐
-
- 这座挂在瀑布上的古镇美了两千年!
- 近二十岁的《博物》,用短视频点燃孩子们的热爱
- 这些年轻人为何得上“最懒惰的癌症”
- 北京集中销毁40余种侵权假冒伪劣商品30吨 货值约1300万元
- 中国力推汽车以旧换新 民众最多可领万元补贴
- 国庆假期天气:江南华南再迎高温天气 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
- 税务总局:4月底前实现资源回收企业“反向开票”
- 安徽出台打造工业精品矩阵行动方案 提升“安徽制造”影响力
- 亮相进博首秀双11,TOP 100年度海外新品搭乘天猫国际快车道入华
- 2024亚欧时装周将在乌鲁木齐举办
- 美籍知名徒步旅行家保罗·萨洛佩科如何“狩猎”故事?
- 陕西:“铁路+旅游”催热“文旅夜间经济”
- 中新真探:“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
- (新春走基层)广西龙胜龙脊千年村寨民众喜领逾千万元“年终奖”
- 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首次设置海外分会场
- 聚焦青春创业电影新视角 《曾经炽热的我们》研讨会举办
- 甘肃立法优化营商环境
- 薪酬纠纷未决 英国再掀罢工潮
- 外媒:巴勒斯坦总统称已决定同巴整个领导层前往加沙
- (第六届进博会)昕诺飞全球高级副总裁王昀:中国是昕诺飞的“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