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电商“焕新非遗·宜兴站”活动开启 助力非遗紫砂陶技艺传承与发展
10月15日至25日,抖音电商“焕新非遗”产业带扶持专项开启江苏宜兴站活动,在平台内上线“焕新非遗·宜兴站”会场,并携手王翔、范泽锋、达观说器、珽珽紫砂等紫砂陶技艺大师和紫砂商家,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讲述非遗技艺。活动期间,百余款精美紫砂产品、大师作品也将在会场亮相,满足用户文化消费需求。用户在抖音搜索“焕新非遗”,即可进入活动会场,或参与话题互动,分享身边的非遗故事。
宜兴紫砂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的陶瓷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焕新非遗·宜兴站”活动旨在发挥抖音电商内容、流量、技术特色,让非遗好物被更多人看见。活动期间,抖音电商在线上打造了“发现宝藏好物”“宜兴紫砂好物齐聚”等版块,集中展示紫砂陶制作技艺和非遗知识,通过抖音商城等货架电商功能,助力好物销售。
伴随着优雅舒缓的音乐,手艺人熟练地打泥片、拍身筒、上底、钮、把……一整套工序下来,一个古香古色的紫砂茶壶通过@珽珽紫砂的抖音短视频呈现在观众眼前;在“达观说器”的抖音橱窗中,顾景舟、王翔等紫砂陶制作技艺大师的作品集中亮相,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优质紫砂产品,通过线上橱窗连接全国消费者;“90后”姑娘橘子与合伙人一起创办了“八即是美”,携手优秀的先锋陶艺家,融合传统紫砂陶制作技艺与时下流行元素,创作出独具一格的紫砂产品,也将在直播间以及店铺与更多年轻消费者见面。
《2023抖音电商助力非遗发展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通过抖音电商购买非遗产品的消费者数量同比提升62%,平台上非遗好物销量同比提升162%,其中,紫砂茶壶销量可观,是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非遗产品之一。抖音电商成为越来越多非遗传承人和商家展示技艺、推介手工产品重要渠道。
据悉,抖音电商“焕新非遗”产业带扶持专项于2023年8月启动,拟充分发挥全域兴趣电商多场域协同的优势,通过日常经营培训、商品卡流量扶持、达人溯源直播等多项举措助力非遗特色产业发展。启动后一年内,该专项将覆盖超30个非遗产业带,扶持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超300位,引入非遗产业相关商家超8000个,带动非遗产业带商品销量超3000万件。
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焕新非遗”专项将持续深入宜兴、南平、景德镇等多个地区,发挥集群效应助力非遗特色产业开拓线上市场,为非遗产业带商家打造更多生意空间,让非遗焕发新活力,让更多美好被看见。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二孩”潮流下儿童房设计要提前筹备
- “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醴泉铭》重刻碑在欧阳询故里揭碑
- “权力的游戏”:特朗普再应诉的背后
- (新春走基层)三对“夫妻档”的春运守护
- 武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 甘肃张掖军烈属免费荣养基地建成投运
- “Z世代”画像中国|外国青年探访成都东部新区,感叹“中国速度”!
- 加拿大政府暂停在脸书等平台投入广告以捍卫《在线新闻法》
- 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奈斯:拥抱数字未来,共享生态农业
- 韩媒:韩国国会否决拘留最大在野党党首案
- 理想新车陷造型风波损失惨重 P图者要负责吗?
- (乡村行·看振兴)贵州玉屏:“一朵花”“一颗桃”串起乡村振兴致富路
- 市场监管总局:到2035年,计量数据归集共享规模显著提升
- 五月菜籽香 特色种植让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 俄外长:美国试图破坏第二次俄非峰会
- 总台记者观察丨多方反对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
- 报送年报需缴费?小心被“套路”
- 美国又现“血腥周末” 枪案频发造成近30人伤亡
-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丨瓜州榆林窟:万佛峡里的璀璨艺术
- 宝宝吃药难?喂法是关键!
- 热门推荐
-
- 拉萨纳木错文旅融合体验游活动:美丽天湖 用心呵护
-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最新研究评估:撞击致轨道周期缩短约33分钟
- 以文旅“出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河北省定瓷烧制与曲阳雕刻亮相世界技能博物馆
- 第二届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在沪颁奖
- “零关税待遇”助力湖北与非洲经贸往来
- “沉睡”数据摇身一变成办案“利器”
- “同舟共济 共渡风雨” 天津文艺工作者义演募捐680余万元
- 向多名主播索赔8000万 斗鱼的做法合理吗?
- 福建省景区已开放258家 将推出“旅游特惠大餐”
- 聚焦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开幕
- 元谋猿人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启动
- 辽宁阜新查处一起煤矿事故瞒报案件:事故致7亡7伤
- 海内外学者谈“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 共促提质发展
- 乌克兰波尔塔瓦一炼油厂起火 当地防空警报持续超4小时
- 350余位长三角青年企业家合肥话发展
- 新华全媒+丨这个“种子银行”藏着中药存与用的秘密
- 2024年四季度中国百城新房成交量同环比“三连涨”
- 甘肃平凉:“新农人”不“新”,“老家味”不“老”
- 红土地上振兴路:乡贤带动 小辣椒变身“致富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