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最新研究评估:撞击致轨道周期缩短约33分钟
中新网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小行星等地外天体撞击地球的潜在威胁监测评估及相关研究,近些年来备受学界和全球广泛关注。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组五篇天文学论文,聚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一颗近地小行星的卫星开展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观测相关研究进展,旨在揭示DART航天器的撞击如何改变被撞击卫星的轨道,或能揭示如何利用这种方法打造一个防御系统,防止天体与地球的潜在撞击。
据介绍,2022年9月下旬,DART任务将一个航天器撞向了近地小行星(65803)“孪大星”(Didymos)的卫星“孪小星”(Dimorphos),此次撞击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孪小星”的轨道,测试小行星偏转这种潜在方法的可行性。
《自然》最新发表的五篇论文估算了“孪小星”的动量变化,并描述了动量如何从航天器转移到“孪小星”:
第一篇论文研究确定了DART撞击后,“孪小星”绕“孪大星”的轨道周期变化,两种独立测量该变化的方法显示,其轨道周期缩短了约33分钟。
第二篇论文重建了DART航天器对“孪小星”的影响,或有助于规划未来任务,并有望提高对结果预测的确定性。研究人员还描述了撞击点的位置和性质,指出撞击点位于两块岩石之间,航天器与“孪小星”撞击时还擦到了其中一块岩石。
第三篇论文报道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对羽状喷出物(由撞击产生的碎片)的观测结果,这些羽状喷出物的速度和演化或能解释撞击导致的动量变化。
第四篇论文研究指出,“孪小星”的轨道速度在撞击后减慢了。研究人员认为,从航天器转移到“孪小星”的动量在撞击产生的喷出物蒸汽的反冲作用下得到了增强。
第五篇论文基于全球市民科学望远镜网络(包括捕捉到撞击瞬间的留尼汪岛上的3台和肯尼亚内罗毕的1台望远镜)在撞击前、中、后对“孪小星”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估算了喷出尘埃的质量和能量,以及其随时间的演化,这或能帮助人们理解撞击任务的最终结果。(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省上半年经济持续回升稳步向好
- 风雪加强 湖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
- 广西“00后”女制茶师传承侨乡制茶技艺
- 高价“护脊书包”火了背后的问题更须重视
- 普京的法国最高荣誉,要被剥夺了?
- 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发布大熊猫幼崽新图片
- “2024生命健康产业跨境合作·中国医药城对话500强”活动在江苏泰州举办
- 西藏墨竹工卡县发生4.5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情况
- 购书捡瓷赏非遗 去长沙橘子洲赴一场书香雅集
- 辽宁沈阳设立350个专门服务窗口
- 受吉林榆树拉林河泄洪影响 京哈普速铁路部分旅客列车临时调整运行
- 非洲学者:“一带一路”倡议提升非洲企业自主选择权 中非合作双赢|世界观
- 不必为点餐“无人化”担忧
- 外媒:英国安妮公主已回家 此前因事故受轻伤住院
- 外媒:随着中国重新开放,跨国公司高管正陆续返回中国
- 第二届“全球南方”智库对话会举行
-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举行国庆74周年招待会
- 澳大利亚央行暂停加息 基准利率维持在4.1%
- 海南文昌举行产业投资大会 项目签约金额56.65亿元
- 专家学者福州永泰共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 热门推荐
-
- 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被判3年监禁 已被逮捕
- 省市县三级全面清理 浙江发力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
- 买240个散装烧饼,为何索赔近万元
- 零星冷流雪“吹入”申城 沪人在朋友圈看“头皮雪”
- 被3·15晚会曝光的听花酒调价,销售公司刚被罚款180万
- “毛衫派”打通全球路 浙江纺织小镇“出海”掘金
- 走进博物馆奇妙世界 “青春北京大讲坛”暑期火热开讲
- 郑州火车站提醒:出门注意千万条 带好孩子第一条
- 阿联酋服贸会代表团举办“阿联酋—多元化经济”展馆开幕式和边会
- 历史性高温天气席卷北非地区
- 2024年吴哥考古公园接待国际游客超百万
- 守住水位警戒线 确保高铁“孤岛”通信信号设备安全
- 普京:俄罗斯一贯坚决反对在太空部署核武器
- 网约车司机驰援京冀 滴滴救援队参与一线救灾
- 今年7月是古巴自1951年以来最热的月份
- 两部门联合发布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上海闵行授牌首批港澳台侨青年文化交流基地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第十二届长沙国际吉他艺术节开幕 中西弦乐碰撞
-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参会国家和地区数、外宾数创历届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