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高温下石墩子可缓解痛经?医生告诉你真相
这个夏天,石墩子或成为“最大赢家”。
近日,一个来自西安的石墩子爆红网络。原来,一名女性网友自称被痛经折磨十几年,坐上高温下的这个石墩子几分钟后,疼痛立刻缓解,而且持续到第二天都有“镇痛”效果。
那么,高温天气下的石墩子真的是“痛经杀手”吗?
三六三医院妇科住院医师尹苑麟认为:这样的石墩子确实可以缓解痛经,但效果和热水袋、暖宫贴无异,而且在当前这样的高温天气下,很容易出现其他问题,如灼伤皮肤等。
火了!
高温天气下
石墩子成“痛经杀手”
近日,一名网友自称被痛经折磨十几年,坐上高温下的这个石墩子几分钟后,疼痛立刻缓解,而且持续到第二天都有“镇痛”效果。在微博中,她说自己每次痛经时就服用布洛芬还有各种止痛药,但依旧每次都会痛一两天,吃了也只是管几个小时而已。
最近,高温天气席卷全国,西安“高烧”不退,几乎每天都是35℃以上。有一天,她回家途中肚子慢慢变痛,最后走到小区里实在走不动了,此时正好看见在太阳下暴晒的一个石墩子,这名网友想也没想就坐了上去。
结果,烫屁股的石墩子起了大作用,热气瞬间感觉冲入了身体,仅仅坐了几秒,她便觉得肚子痛缓解了一大截。她耐着烫继续坐了两三分钟,结果肚子不仅不疼了,直到第二天也没以往那么疼。
网友:
传下去
石墩子要涨价了
网友就将这样的方法发布到网上,一时间,评论区里“炸了锅”。
@夕枫:建议找个电动车坐垫。
@要收个二十斤:这……以后就可以和女朋友说:坐坐石墩子。
@黑糖申鹤波波豆乳奶盖:学到了,以后我女朋友痛经我就偷一个回家给她捂捂。
@猫猫老大耶:这样不会很容易中暑吗?
@小柯想养一只柯基:不过我每次姨妈痛,就会把手放在肚子上,确实会缓解一些痛。
@没学习的话逃不出去-快骂我:亲测有效,坐过冰的,立马拉稀。
@他说再也不见了:传下去,石墩子要涨价了。
医生:
石墩子可缓解痛经
原理和热水袋一样
对此,三六三医院妇科住院医师尹苑麟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首先要明白痛经的种类和原因。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从月经来潮时便已有疼痛感觉,长期的痛经症状基本固定一致,与遗传、饮食、情绪等皆有关系,但发病机制主要与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增高相关;继发性痛经是指月经来潮数年后逐渐出现了痛经,这类痛经与病理性因素相关,例如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痛经症状可能会因疾病而加重,需要用药物或手术治疗。
很多女生在经历痛经时,常常会使用热水袋或者暖宫贴,而高温下石墩子能缓解痛经,原理和前两者是一样的。
如今网络上流行通过坐石墩子缓解痛经,尹苑麟认为大可不必这样做。在高温下,石墩子表面温度很高,石墩子的热气或许会对痛经产生疗效,但是也可能导致皮肤灼伤,或者更严重的后果。
此外,针对网友笑称要把石墩子搬走的说法,北京警方也提醒,直接把石墩弄走,是盗窃公共财物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将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这样的处罚,或许比痛经更疼吧?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劲草同行”项目走过十周年 学者建言推动环保公益业态多元发展
- 校企共建“工业超声检测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 湖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文明的坐标丨灯火暖“长安”
- 广东已成立深圳深江铁路重大坍塌事故调查组
- 新疆喀什市樱桃陆续成熟采摘 激发消费潜力带动乡村旅游
- 全球数字无障碍智能发展联盟在沪成立 “智”解“健康平等安全”公共命题
- 第十九届群星奖收官 六个门类共30个优秀作品获奖
- 广东江河均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中欧班列(西安-杜伊斯堡)全程时刻表班列加密开行
- 三亚打造海边“直播市集” 传递美好度假体验
- 2024年珲春中俄跨境自驾游首发团启程
- 前三季度广东开行国际货运班列950列 全年有望突破千列
-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六处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 海南港航回应“新能源车过海”热点:原价运营 增加专班运能
- 世界海拔最高油田日产量创历史新高
- 动漫IP+旅游 江西龙虎山打造文旅沉浸式新玩法
- 第六届进博会日本推介会在东京举行
- 新疆且末逾9万亩“沙漠人参”喜获丰收
- 死亡风险降低37%!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有望实现长生存
- 热门推荐
-
- 安妮·埃尔诺回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感到高兴与自豪
- 中国证监会同意合成橡胶期货及期权注册
- 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戒严军占领该委员会明显违宪违法
- 上海发布首个指引规范智能发药和取药设备
- 自然冷色系 2022发型流行新趋势
- 良渚古城周边新发现疑似水坝近20处
- (人权行动看中国)海南陵水:疍家风情成“渔业+”业态金字招牌
- 印度对部分黄金首饰实施进口限制
- 新疆兵团旅游经济持续迈上新台阶
- 云南温泉资源富集 “有温度的旅居”受青睐
- 清明节期间宁夏将迎降水天气 气象部门提醒防滑防霜
- 贵州七星关区发生一起山火 暂未造成人员伤亡
- 山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闻喜51.2万亩小麦开镰 颗粒归仓抢收忙
- 香港故宫门票在飞猪开售 可预订7月2日-7月31日开幕展门票
- 《外婆的新世界》:一个异类的可能性
- 日本自卫队车辆发生严重车祸 部分伤员失去意识
- 西红柿炒鸡蛋是荤是素,定价合理是关键
- 专家学者齐聚腾冲 共论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
- 【世界说】伊拉克作家刊文痛斥美国:100万人丧生,就是美国恐怖主义在伊拉克造成的后果 无法原谅!
- 无人驾驶“神器”助新疆巴州农民春播“科技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