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乒乓老将:期待澳中乒乓文化继续交流传承
中新社悉尼9月7日电 题:澳大利亚乒乓老将:期待澳中乒乓文化继续交流传承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澳大利亚的乒乓老将诺尔(Noel)和保罗(Paul)7日在悉尼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分享了他们对澳中乒乓文化交流的热切期待。他们计划参加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访华50周年纪念活动,与中国乒乓球界的新老朋友一起交流球技,传承澳中乒乓友谊。
回顾历史,诺尔回忆说,1971年4月21日,澳大利亚乒乓球代表团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通过借道香港前往北京访问。
“我们登上了长城和天安门,还吃了北京烤鸭,我从长城脚下带回一块有纪念意义的石头,这块石头我一直珍藏到现在。”诺尔说,他们于1971年5月1日晚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这次历史性的访问成为当时澳大利亚与中国建交的前奏,而惠特拉姆总理则在不久之后于1972年12月21日宣布了两国正式建交的消息。
诺尔指出:“当时的澳大利亚代表队只有5名成员,其中包括1名领队、1名教练员,以及3名运动员。我和保罗是那个团队的一部分。”他向记者展示了珍贵的历史照片,回忆起他们年轻时与中国领导人会面的难忘瞬间。
保罗补充说:“每次我们访问中国,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我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就了解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重要性。当时的澳大利亚乒乓球队在世界排名中位列第12位,但无论比赛结果如何,我们都玩得很开心。”
保罗认为,乒乓球是一项非常有益健康的运动,也是建立社交关系和友谊的绝佳途径。在去年澳中建交50周年之际,他和诺尔都积极参与了在澳大利亚举办的庆祝活动。
身为澳大利亚一级乒乓球教练的麦客尔·李博士(Dr. Michael Li)是位热心澳中乒乓文化交流的推动者,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乒乓球被誉为中国的“国球”。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的影响举世瞩目,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这促成了中美关系的缓和。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同样在那个时候,澳中乒乓外交也为两国建交铺平了道路。
麦客尔·李博士表示:“10月下旬,我们希望在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访华5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能够再次带领曾参与1971年澳中乒乓外交的三位澳大利亚队员,与中国的朋友们相聚,实现半个世纪的重逢。我们期盼为澳中友谊和乒乓文化交流继续贡献我们的力量。”
诺尔和保罗也表示,对于与中国的乒乓球老友重聚感到非常兴奋,期待为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更多贡献。(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沉浸式”人文体验剧《遇见娘子关》成功试演
- 关注发际线和身材 95后宝妈“美美哒”
- 小学突发火情!原因初判→
- 北京警方多措护航高考 揭秘试卷如何押运至各考点
- 浙江乡村观察:一席家宴有何“看头”?
-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闪电式”访美与特朗普会晤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 推动提高分红水平
- 王毅谈当前南海地区局势
-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用于食品保鲜的新型光动力抑菌材料
- 资本市场“江西板块”不断壮大 江西今年新增上市公司12家
- 持续强降雨致今晨广深城际部分列车停运
- 主输水管道爆裂 青海两市或大面积停水
- 首届“泰国优质水果节”在昆明举办 新鲜水果受市民青睐
- 保温杯手中“爆炸”,只因泡了它?很多人都这样做过!转给家人→
- “碳”路先行|一个煤炭小县城的“低碳”转型: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 “国民顶流”冲锋衣,带着这个小县城“冲疯”了
- 日本应停止勾连北约的错误政策
- 第四届全国传统风筝创意扎制大赛收官 传承风筝古法技艺
- 海外侨胞黄帝陵谒祖:四海归家 缅怀先祖
- 再获社会责任方舟奖,看金融向善的“国寿实践”
- 热门推荐
-
- “20条”出台后,多地取消区域全员核酸检测
- 《新风貌》:一场失败的流媒体品牌营销
- 北京丰台打造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集群纪实
- 中老铁路:凝聚发展共识 开辟两国合作新纪元
- 日媒:19人死亡,超9100人送医!日本多地发布高温警报
- 上海京剧院2025演出季启幕
- 长春打造文商旅融合街区驱动新消费
- 中国科技馆:中秋国庆假期将推出多项科学探索主题活动
- 两部门组织开展“优企进校 招才引智”专项行动
- 泰国曼谷高架桥倒塌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
- 市场监管总局:截至5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18045万户
- 日本一精神病院遭网络攻击 最多4万名患者信息被泄露
- 教育部:加快培养交叉复合型医学人才
- 紧跟数字化时代 如新集团推动美丽健康行业向上向善
- “2023年印尼风情节”在京举办
- 北大女生包丽案:男友以虐待罪一审被判三年二个月
- 甘肃天梯山石窟将建壁画博物馆:“分居”文物迎“团圆”
- 研究发现儿童神秘肝炎诱因与新冠无关
- 广州首次开展建筑数字技术专业职称评审 39人申请
-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工作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