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效监管优化公共卫生相关营商环境:“放得开”“管得住”“做减法”
中新网上海9月7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7日获悉,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不断优化完善许可管理体系,通过取消、压缩、合并部门内部流程,目前,上海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已实现当场受理、当场审查、当场决定,公共卫生相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据悉,《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已正式出台。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方面表示,上海将加强细节管理,进一步推动打造公平透明稳定的公共卫生相关市场主体经营准入环境。根据《管理办法》,相关部门将取消四类许可、精简四类材料、完善四个环节、优化四个服务。在“放得开”“管得住”的同时,上海努力推动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管理改革不断做“减”法。
公共场所是公共卫生领域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的监管对象。目前上海持证公共场所共有35000余户,每年卫生许可办件量约13000件。根据《管理办法》,今后,上海将按要求或权限取消对餐饮、棋牌室与小型(1000平方米以下)书店、商场等场所的办证要求;不再要求健康证明、听证意见、遗失声明、纸质证照;同时补充了告知承诺、自查培训、信息公示、一码管理等具体要求。政府部门将在全程网办、电子证照、许可撤销、主体资格/材料清单等方面加强指导服务。
多年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持续改革完善公共卫生相关许可与监管工作,创新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的各类风险点控制与要素管理,提升公共卫生治理效能。2012年,上海率先实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的材料告知承诺制;2018年实行材料加部分现场审核的告知承诺制;2021年率先实行包括材料和现场审核在内的全面告知承诺制。上海市卫健委方面告诉记者,相关工作经验已由国家卫健委向全国复制推广。在首创告知承诺制的同时,上海积极推进许可“零等待”。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先后将办理时限缩减至15天、10天、6天。如今,上海已经实现告知承诺事项全部当场办结。
在当日的新闻通气会上,记者了解到,上海还持续精简审批材料,做到能够数据共享、网络核验或能够调取电子证照的材料一律无需提交,材料提交无纸化比例达到100%,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的补证申请实现“零材料提交”。上海持续推进办理流程智慧化再造,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各类情形全量接入“一网通办”平台,实现许可服务“送上门”“指尖办理”零跑腿。
上海市卫健委方面表示,今后,上海在推动优化许可服务、做好事前“放得开”的同时,坚持放管并重,依法治理、有效监管,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管得住”措施。在推行新型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同时,上海将推进信息赋能监管,探索推行以数据监测、远程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接触式监管”,完善公共卫生违法行为预测预警和监控机制。(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市至云南昆明市高铁川滇段南广河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
- 贺州瑶绣何以成为联合国的名片?
- 广西生态环境质量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 中新健康|专家:中国血友病从按需治疗向个体化预防治疗转变
- 政协委员助力“银发族”乐享“夕阳红”
- 三段温暖对话(在现场)
- 多国对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表示欢迎
- 梦想天堂,杭州未来还有梦
- 立足文化根基 打造古镇特色品牌
- 湖北多措并举保障电子和轻工行业稳增长
- AI重燃电商战火 谁能率先突围
- 广西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呈下降态势
- 《老坛酸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 “超预期”政策密集出台 楼市迎新一轮宽松期
- 尼日利亚油罐车爆炸事故造成至少94人遇难
- 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主体建造在山东青岛完工
- 西江出现2024年第4号洪水
- “现场与在场——张崇岫抗美援朝影像作品展”在京启幕
- 考古遗产管理专委会于杭州良渚成立 立足构建中国特色
- 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工作近尾声 平均降幅为0.73个百分点
- 热门推荐
-
- “职引未来”国有企业面向新疆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举行
- 网络常说的“强迫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广西多措并举推进卫生健康工作 倡导民众合理搭配日常饮食
- 巴西登革热疑似病例破百万
- 第三届郎酒庄园会员节启幕 汪俊林发布“百年郎酒”总纲领
- 四川泸沽湖景区成见证爱情打卡地 受国内游客青睐
- 一名澳大利亚汉学家的“滚石”生活
- 桂江出现今年第2号洪水
- 河北衡水一老师用2023根空笔芯打造“梦想之舟”祝福考生
- 滇越世界遗产游走俏 学者:在发展中更好地保护
- 女厕大排长龙不能总是无解
- 中国多地发力优化支付服务 境外人士体验“加分”
- 渣打成为中国首家创设信用联结票据的外资银行
- 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担当与中国作为
- 长假去吉林“吃”:“菜市场旅行”“美食旅游”大热
- 行进中国”调研行 活力江西|石门村的生态名片
- 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就推动大宗交易(非自动对盘交易)纳入互联互通机制达成共识
- 西藏定日6.8级地震:地貌类型及土壤特点放大了破坏效应
- “六一”儿童节,商家盯上300个月大的“宝宝”
- 广东多部省市法规今起施行 涉南沙开放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