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拒不归还掠夺文物,大英博物馆虚伪
英国《卫报》9月2日文章,原题:盗窃受害者身份可能帮助大英博物馆反思返还赃物
西方博物馆仍然倾向于认为,自己在文化上是开放的,其目的是宣扬世界多样性和促进国际社会对世界文明的了解。但近年来,进步人士开始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其展出的一些文物,尤其是被掠夺的文物,应该归还原籍国。
大英博物馆发生了一连串盗窃事件后,这场文化战争重新燃起。据报道,该馆几年来约有2000件文物被盗,导致一名馆员被解雇、馆长辞职,尼日利亚和希腊等国再次呼吁归还被掠夺文物。他们认为,大英博物馆不能再声称“自己是一个安全的宝藏存储地”。
大英博物馆在文物归还方面落后于其他机构。例如,它没有归还贝宁的青铜器,以及19世纪末在英国军队的野蛮袭击中被掠夺的尼日利亚雕塑。这些文物是英国与这两个国家政府之间长期拉锯战的核心。英国议会1963年修订的《大英博物馆法》,该馆被禁止永久归还大多数藏品。
归还他国文物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当前的英国保守党政府不太可能想站在文化战争的“错误”一边,而工党政府可能想完全置身事外。但如果大英博物馆馆长和董事会游说政府修改法律,或许会奏效。法律应该改变,反对归还文物的论据正一个接一个地化为灰烬。
首先,宣称“西方博物馆是存放世界珍宝最安全地方”的论调近来受到打击,而且此前多次遭到驳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利物浦博物馆的贝宁青铜器成为炸弹的受害者。此外,大量文物被卖给私人收藏家,还有一些被偷走了。大英博物馆的安保也存在漏洞,有一次,一名记者冒充实习生偷走价值2万英镑的雕像的脚部。
其次,认为“归还藏品会让博物馆大厅孤独”的想法看起来越来越荒谬。大英博物馆里到处都是战利品,但只有大约一半赃物被录入数据库中。它们就像冰山一角,有些文物可能丢了好几年都没人发现。
有人声称,这些文物在西方才更容易被看到,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为什么尼日利亚的文化历史不能在尼日利亚被了解?这可能会鼓励更多的游客去那里。
对于展示掠夺文物的博物馆来说,如何将劫掠的历史事实与促进文化间理解的使命宣言相协调?讽刺的是,大英博物馆前任馆长曾多次竭力反对归还贝宁青铜器,理由是他们的藏品促进了“对真相的追求”,最终将“颠覆等级制度”,以及“最大限度地容忍他者和差异本身”。
大英博物馆在新冠肺炎期间更新了贝宁青铜器的介绍,现在该馆承认这些文物是非法掠夺而来。但该馆对复活节岛石像的描述仍然讽刺,“调查人们对关系的依赖——与祖先、土地和海洋的关系——来维持幸福”。大英博物馆真的调查过吗?这只是一种说辞。
一个核心问题是:这些文物不仅是英国殖民压迫和历史罪行的记录,而且损害了博物馆教育者的角色。它必须小心翼翼地谈论那些仍然需要“探索”的“令人不舒服的历史”。事实上,大英博物馆只有两种方法来避免这些极度的虚伪。一是更新使命宣言:“我们的种族喜欢展示战利品,我们的历史充斥着残酷和剥削,而且在当代对其进行了粉饰。”二是博物馆可以游说英国议会修改法律,将被掠夺和被盗的物品物归原主。
(作者马玛莎·吉尔,任重译)
(环球时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东省络病年会在羊城召开 专家学者共话创新成果
- 全国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生物燃料油加注在广州完成
- 柬埔寨民众:“对中国医生非常放心”
- 北海道渔联反对日本政府不获国民理解就排放核污水
- 第四届长三角双元制国际合作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启幕
- 山西大同:“蝴蝶兰”助力乡村经济“绽放”
- 从1到100的“行动研究” “美丽中国2022年度行动誌”在京闭幕
- 赣闽两省铁路多式联运班列开行突破10000列
- 《忠犬八公》昨上映 冯小刚演得没压力
- 外媒:尼日尔总统被警卫“扣押”
- 2024我们如何邂逅文学的繁花?
- 再创新低!民调:韩国总统尹锡悦施政好评率仅为17%
- 高端旅游人才短板如何补齐?
- 江南华南有降水过程 北方地区气温将由偏高转为偏低
- 泰国司法部长:切实保护在泰中国商人及企业合法权益
- 深圳5条地铁新线通车 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595.1公里
- 中国最早的铁路货运栈南浦车站变身上海生活新地标
-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报告:境外投资者将继续增配人民币资产
- 大师联手 《唐·帕斯夸莱》《丑角》将演
- 国务院国资委:继续开展新公司组建、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
- 热门推荐
-
- 这国暴雨致7人死亡,上千人疏散!伤亡恐持续增加
- 绿色成为多彩贵州最鲜明的底色
- 国家统计局: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较好基础
- 电子治超不能重弹“以罚代管”的老调
- 正义之声 和平之声(和音)
- 保利香港拍卖2024春拍预展在沪举行 汇集中外艺术家佳作精品等
- “扫一扫”成生活“必选项”? 别让扫码成负担
- 中欧班列长安号中兴通讯出口专列开行 产品搭乘长安号运往中亚
- “花经济”展新“颜” “颜值”变“产值”身价倍增走俏海外
- 武汉天河机场跑道恢复开放
- 凿空之光②:穿越“沙戈荒”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社区示范项目在青海西宁实施完成
- 粤北始兴洪水退去 有序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 山东:以改革促“技术优势”变“市场优势”
- 哈尔滨机场2月运送旅客238.5万人次 再创新高
- 广州南站通报“高铁夹到乘客拖行”事件
- 古城拉萨信众迎来“燃灯日”
- 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家联袂献上龙“乐”新春专场音乐会
- 云南十年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逾64亿美元
- 50国中华文化爱好者诵读儒家经典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