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我们如何邂逅文学的繁花?
文汇报记者 王雪瑛
文学的大河流过高山平原,流过我们的心田,流过更替的四季,流向2024新岁的沃野,各大文学刊物的开年“首册”如期而至,犹如带来文学繁花日盛的消息:《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头条《在旷野里》分外醒目,柳青长篇佚作越过70个春秋走向读者;《十月》为读者安排的头条是王蒙的中篇新作《蔷薇蔷薇处处开》;《收获》头条推出董立勃的长篇小说《尚青》;《花城》首推李修文时隔十多年的长篇小说回归之作《猛虎下山》;《当代》以头条揭幕姚鄂梅的长篇小说《不会飞的海燕》;《芙蓉》以头条呈现何立伟的中篇小说《乃至一念》;《中国作家》发表的网络长篇小说《我的黄河我的城》,传递传统文学期刊与网络文学的亲密“互动”;还有文学名刊为读者准备的多种专栏和随笔……
当代文学正在接受来自短视频等新媒体文艺、人工智能写作、文学接受方式拓展等多方面的影响,作家们以更深邃的目光凝望人物的内心世界,描摹时代嬗变中人物的命运走向,以历史与现实的开阔题材展开人间万象的丰富剧情,读者们沿着虚构与非虚构的不同路径,相遇繁花生长,丰富而又博杂的文学场域。
在媒体融合时代,文学给读者带来信息纷扰后的沉淀,审视自我和现实的镜子,也给读者带来回望自我与历史现场的细节,文学让现实有了纵深感,也让历史有了余温。
是忆旧也是创新,有回忆也有梦境
“一个活得有滋有味的人,你自己就是一个合唱队,一个交响乐团,一眼诗歌与梦的涌泉……”这是王蒙在最新中篇《蔷薇蔷薇处处开》中的抒怀。已经走过70年创作历程,王蒙创作热情与创造力的持久构成中国当代文学中独特的存在。他风趣地说:“自己的书房是车间,在这个车间里,我仍是文学生产一线的劳动力。”他已入鲐背之年,依然不失创作的春天,继2022年发表中篇小说《霞满天》后,王蒙又完成了这部中篇。小说以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切入口,以一个访问欧洲的作家团成员组成人物群像,他们中有作家、诗人、剧作家等,他们的个性与命运,他们的追求与人生是作家在回忆中伸展的故事,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由鲜明的个性标识着,在不同年代之间跨越,在回忆与梦境中构成小说丰厚的叙事场域。
“这是一部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回望之书、深情之书,一位革命者、文艺组织者、艺术家、可爱的人的精神之书,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当代文学与文化的私人笔记本、记忆档案。”《十月》执行主编季亚娅不仅对小说内容饶有兴趣地肯定,对小说结构也很赞赏:“作家于密度巨大的往事细节里添加进梦境结构,邀约读者一起做梦中梦,访身外身,自如切换八十年代文学舞台的众神镜像。”
王蒙的小说叙事充满岁月的韵味与自我的性情,每个人物都在小说中充分显露自己的性情,他们的性情形成了与作家的重要关联,成为他人生不同阶段的重要参照,也酿成了他的记忆发生地壳运动的诱因,构成这部中篇耐人寻味的形态。王蒙对记者表示,自己写成的作品就是对时光的报答:“我对《蔷薇蔷薇处处开》这首流行歌曲的学唱,已经过去了85年,与一批作家一起出访已经39年,改革开放的八面来风已经46年。一些名人的黄昏与凋谢,陆陆续续,已经10余年。《蔷薇蔷薇处处开》小说稿已经写了1/2年。写作中有回忆,有想象与深情,有遗憾与叹息,也有勉励与发愤,也有紧紧地把握,有凝聚与塑造,有对于遗忘与误解的抵抗,有对于浑浑噩噩与诈骗的揭穿,更有写家的深爱。”
以“生活流”的叙事演绎人物命运
王蒙的《蔷薇蔷薇处处开》“回访”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舞台上的人物,董立勃的长篇《尚青》叙写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西部边陲青年知识女性的曲折命运。女主人公尚青与相恋的同学刚从省立师范毕业,他就被军阀盛世才的特务关进大牢,她就在监狱对面的山村,做教导穷苦孩子读书的教师,同时她又侠肝义胆地奔波营救着身陷囹圄的恋人。董立勃很欣慰自己写下这个关于爱情、复仇与救赎的故事,一段丝绸之路上人们血泪交织的生存写照,一首献给坚强勇敢善良人性的颂歌。
《收获》副主编钟红明对《尚青》有着精要的评价:“小说在充满独特世俗风情的新疆地域背景中,描摹了一个时代剧烈变幻的历史时期,一个普通女生历尽波澜与曲折,勇敢而坚韧地成长为乡村教育启蒙者的历程。”
李修文在近年来完成《山河袈裟》《致江东父老》《诗来见我》等非虚构作品后,又一次以长篇小说《猛虎下山》回到虚构领域。小说起始就揭开镇虎山下的炼钢厂面临着山上老虎出没的危险,山下生产线上的工人们遭遇下岗的风险,人到中年的炉前工刘丰收绝地反击主动请缨上山打虎,以抵御下岗危机……李修文以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描述人与虎的周旋,以环环相扣的情节展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工人与同事的关系、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等,最终揭示在不同境遇中的复杂人性。
董立勃、李修文都注重贴近普通人的生存现实,以“生活流”的叙事语态演绎人物的命运转折,从人物的伤痛与救赎来拷问人性,找寻日常凡俗中的光亮,照见人物的精神成长。以下的两部作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姚鄂梅的《不会飞的海燕》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相近,女主人公海燕是一个即便擦肩而过,也难以让人留意的普通人,她面对人生的茫茫大海,不怕吃苦也不惧付出,希望凭借修炼来的一身本领飞过大海。小说的戏剧性来源于一起银行抢劫案,姚鄂梅以戏剧性来打破日常性的沉闷,又以日常性的沉静来调和戏剧性的波澜。评论家岳雯指出:“作家有意将海燕放置在离英雄最近的地方,观察一个普通人的心灵对于戏剧性事件的波动与震颤,又以戏剧性事件进一步推动她的命运。”原来无声走过的路,处处是惊雷,寻常小人物同样活得惊心动魄。海燕仍然要飞翔,但不只飞在天空与浪尖上。
小人物的生活虽然平常而琐碎,却也在真实的日常中充满温馨而散发着动人的光芒。何立伟的中篇《乃至一念》让读者相遇了一位无条件心疼女儿的父亲朱大福。他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勤劳鱼贩,他的生活重心是让女儿开心幸福。他的人生中唯一有传奇色彩的事情是与桃妹的雨夜相遇,他们共同生活一年后,让他难料的是生下女儿的桃妹离家出走……
《芙蓉》编辑张文爽读完《乃至一念》尤为欣赏其三点:一是标题及故事的推进,标题突出“一念”,整个故事推进也是靠人物内心的念头,朱大福得到桃妹也是人世的一念之间,女儿颖子的情感经历也是一念之间,小说的情节是让人物念头带着走,而不是作家主题先行。二是南方地域的气息和人物情绪的完美统一,卖鱼的心情与卖鱼的门店,街巷的风情,人物的腔调,叙事的节奏,让这个小说有水的柔软和气息。三是细节的刻画和时代的结合,整个小说从人物内心到人物行为,人物命运和时代风云的关系,都有不少精彩的细节设计。
非虚构写作与时代对话的鲜活生命力
在媒体融合的当下,非虚构写作以直面现实的精神、文体融合的写作手法生动表现社会的快速发展,叙写当代人丰富多样的生活经验,获得与时代对话的鲜活生命力。《人民文学》以“光的赞歌”专栏呈现报告文学《脉动大湾》,赵川以开阔的视野、写实的笔触展现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项目,引西江水折转向东的重大水利工程,经过近十万名建设者四年多的辛勤挥汗工作,开启润泽大湾区的历史征程。
《当代》2024年推出了新栏目“山河卷”,由散文名家陆春祥的《三沙九章》开篇。他从历史与现实的不同层面呈现了中国历来对南海的主权,以及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陆春祥创作了由“九章”组成的长文,书写南海岛屿的万物生长,大海洋流中的灵魂,思考着我们与这片海域的关系。
“东船西舫”是《收获》专设的文学与艺术跨界的专栏,《收获》主编程永新对记者表示:“我们希望文学和其他艺术门类是有交集的,触类旁通,相互延展。开‘东船西舫’栏目,就是想打通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通道,我们也相信这是有必要的。”2024年专栏开篇是画家冷冰川的随笔《无尽心》。
“全球首发”是《十月》的特色栏目,邀请世界各地著名作家,将他们未发表的新作以中文在全球首发。第一期首发西班牙作家安德烈斯·伊巴涅斯的全新短篇《一种更高的生活》,这是一部关于音乐和通感的小说,也是对当代生活的寓言和探索。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律师:纽约裁决或致特朗普损失6亿美元 甚至破产
- 创新玻璃材料 创造智能生活
- 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中国如何走好品牌发展之路?
- 前三季度,我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增长5.1%
- 广州港南沙港区上半年汽车外贸吞吐量创新高
-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王效龙:答好乡村振兴“一线题”
- 发挥证券公司功能定位、促进上市公司提升市值管理
- 美保守派州长声称一岁外孙女有两把枪 网友痛批:枪支痴迷者疯了
- PFOS淘汰记:北极熊会被红火蚁影响吗?
- 上海“组团式”支援青海省中医院团队:跨山海,显身手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聚焦产业科技创新,江苏制造业发展如何逐“新”?
-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600万吨氧化铝项目开工
- 中国建造“黑科技”亮相境外机电工程云观摩会
- 男子醉驾闯卡还叫嚣“喝酒怎么不能开车” 被刑事立案调查
- 重庆破获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涉案金额超20亿元
- 五省十窑唐三彩产品展郑州开展
- 开辟“绿色通道” 广西防城港全力保障“南肥北运”
- 浙江最东海岛县的光影故事:用镜头记录海岛发展
- 土耳其副总统:地震已在土造成2379人死亡
- 山东郯城警方通报男子手持弓箭伤人:嫌疑人已被抓获
- 热门推荐
-
- 焦点访谈丨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原因何在?制造业一线有答案
- 女高音和慧:驻院艺术家的身份促使我更努力
- 全国主产区收购小麦超3800万吨
- 尹锡悦指示启动三大领域会议机制应对美新政府政策
- 探访百团大战纪念馆:一截铁轨见证历史
- 抖音生活服务启动“美好生活发现计划” 投入5亿元助力商家达人高效合作
- “黔山秀水”入“苏韵江南”觅商机谋共赢
- 老北京琐忆:鲜鱼口因何得名?小吃蕴含哪些民间智慧?
- 【中国故事共创会】阿根廷驻华大使爱上中国红酒 期待中阿两国红酒贸易大有作为
- 商务部:全国约386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超520万台
- “对话:北京画廊协会美术馆巡展”太原展出 展示当代艺术的超越与创新
- 晶采观察丨温暖!春运返乡背后的6个服务小细节
- 都市“夜校”:国人生活新追求
- (投资中国)应对不确定性,跨国企业如何抓住中国机遇?
- “E企嗨”音乐节热情收官 为海淀青年带来多元文化生活
- 澜湄六国高校线上线下共话开放教育国际合作务实路径
- 两党应对策略截然不同,堕胎政策左右2024美国大选?
- 人际传播被证实 猴痘病毒会成为下一个“天花”吗?
-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本年度第二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
- 清远公安2024年接报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