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AI,5G,北斗……这个“智慧零碳”码头有点“潮”
中新网8月18日电(荆雨昕)夏秋之交,渤海之滨,京津冀的海上门户天津港一派繁忙景象。在5G、AI、北斗定位、自动驾驶等“潮流”科技加持下,运输机器人往来穿梭,有条不紊地将集装箱货物装卸分拨转运,码头工人的身影已甚少见到。
这个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吞吐量超100万TEU(标准箱)的码头为何“人迹罕至”?作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它又有哪些“神秘法宝”?8月16日,记者跟随“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团,探访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
蓝色的运输机器人灵活转向,穿梭于集装箱之间,这就是港口的“艺术”运输设备——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搬运工”AR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 of Transportation)。它们看似构造简单的“身体”却承载着复杂科技:车身配备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个传感器,采用北斗定位系统,能够自主完成智能感知、智能规划、智能决策等自动驾驶功能,与5G深度结合后可实现远控驾驶,真正达到在复杂作业场景中的高精度、全无人、安全稳定的运输作业。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副总经理高延辉表示,智能机器人能够满足码头长时间持续作业的要求,提高作业效率,利于安全生产。近期,有海上“巨无霸”之称的“现代哥本哈根”轮顺利驶离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该轮作业仅用时37小时。
除了ART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港口的两个大风车同样吸引了众人目光。这道亮丽的装置可不是“花架子”,而是为港口提供绿色电能的“神器”——风力发电机组。天津港充分利用港区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建设分布式光伏及风电项目。目前,天津港年发绿电约90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7.5万吨,相当于植树21万棵。
高延辉表示,“我们发出的绿电,比全年用电要高,始终保持绿色能源百分之百的供给。” 这座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于2021年10月17日投入运营。
据介绍,天津港是京津冀及“三北(我国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海上门户,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枢纽港,连续多年跻身世界港口前十强。作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大港,天津港拥有集装箱航线144条,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
“作为一家在码头的企业,我们会把更多的新技术更好地应用在码头上。”高延辉表示。(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特朗普团队人员推开国家公墓人员 美国陆军罕见表态
- 张家界武陵源开启研学“旅行季” 发布研学产品线路
- 《中国电影史》英文版在西安首发
- 青海海西:两名地质测绘人员无人区失联 多部门联合救援
- 数字出版融合发展为深耕儿童阅读优质内容助力
- 贵州大方:用好“天麻”品牌名片 提升产业链价值链
- 专家学者齐聚孔子故里 共探儒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贾樟柯“作别”《风流一代》
-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会见王毅
- 河北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专访:即将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具有历史性意义
- 如何加快推动低空产业发展?工信部将从这四个方面着力
- 原著作者下场当编剧效果如何
- 黑龙江:今年将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500公里
- 探寻历史建筑的“地下空间”
- 四川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4%
- 中新网评:公共场所禁烟,法律之外还有社会共识
- 信用评级下调折射美国治理失能
- 山东持续书写“水文章” 念活“治水经”
- 澳大利亚公布2025年留学生人数上限 澳高校集体愤怒
- 热门推荐
-
- 期待一份来自平台的“跑单宝典”
-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 《林徽音先生年谱》:作为建筑史学家的林徽音
- 首届中部六省高价值专利大赛在武汉启动
- 特色集市、文化街区 江西南昌打造消费新场景点燃“夜经济”
- 旅游“特种兵”拖着行李箱逛武汉
- 堂食归来有顾客提前预订70杯茶饮,北京饮品店又拾烟火味儿
- 非遗尼木藏香:西藏民众的“致富香”(组图)
- 印尼勒沃托比火山发生喷发
- 山西青少年演奏20余首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迎新春
- 突发!圭亚那一学生宿舍突发火灾 至少20人遇难
- 首版杭州米其林指南发布 6家星级餐厅诞生
- 哈尔滨城市形象主题展亮相北京图书大厦
- 2023年服贸会将举办10场高峰论坛
- 老城不“老”向“新”而行 杭州中心城区“引力”何在?
- 海南离岛免税“即购即提”销售额突破50亿元
- 美式“长臂管辖”终将扼住自己的咽喉
- 韩执政党将举行紧急会议 讨论尹锡悦“有序退出”计划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 生产过程不允许添加防腐剂
- 科技创新如何助推新疆新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