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局势愈发紧张
8月6日,为防止包括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以下简称“西共体”)在内的各“反政变”方可能对尼日尔政变军队发起攻击,尼日尔政变军人宣布关闭领空,该国局势越发紧张。8月10日,尼日尔政变军人在国家电视台发布由其领导人阿卜杜拉赫曼·奇亚尼签署的法令,宣布成立新政府。自政变以来,对政变持不同态度的阵营划分明晰,支持与反对方矛盾尖锐。在总统巴祖姆被推翻后,尼日尔国内还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殖民”运动,让地区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反对与支持两方针锋相对
7月26日,西非内陆国家尼日尔发生军事政变。尼日尔总统卫队宣布推翻总统穆罕默德 巴祖姆,成立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由军政府接管国家事务。尼日尔总统卫队部分军人将巴祖姆扣押在总统府内。7月28日,政变领导人、尼日尔总统卫队指挥官阿卜杜拉赫曼·奇亚尼宣布就任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主席,成为尼日尔新“国家元首”。
以美国、欧盟、西共体为代表的“反政变”方认为这是对该国民主的破坏,决定对尼日尔军方施压,试图通过经济制裁、停止援助、军事威胁、否认军政府合法地位等多种手段迫使政变军人释放民选总统巴祖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于当地时间7月27日发表声明称,联合国强烈谴责尼日尔军方针对民选政府的袭击,并呼吁立即无条件释放巴祖姆。欧盟表示,将暂停对尼日尔的安全合作与财政支持,并且不承认推翻民主选举总统而上位的“政变领导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8月4日宣布,美国暂停资助与尼日尔有关的一系列外国援助项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称,如果巴祖姆总统恢复权力,美国的安全援助暂停令将会取消。西共体国防参谋长委员会则就可能的军事干预达成了一份方案,西共体政治、和平与安全事务专员阿卜杜勒-法塔乌·穆萨警告,最终可能发生的军事干预的所有细节已经写入方案,包括如何以及何时部署军队。
政变方对于美欧等的外部制裁似乎早有预料。奇亚尼此前曾发表声明警告西共体和西方国家不要介入尼日尔局势,“我们再次对西共体和其他企图采取冒险措施的势力重申,我们坚决保卫祖国”。
尼日尔军政府上台并非没有支持者。与美欧及西共体的严厉谴责与果断制裁相对的是,作为尼日尔邻国及西共体成员国的布基纳法索和马里,在西共体发出警告后发表联合声明称,对尼日尔的任何军事干涉都将被认为是对布基纳法索和马里的宣战,如果尼日尔遭到外部军事干预,两国将退出西共体。另一西非国家几内亚也发表声明表示,不同意西共体建议的制裁,包括军事干预,并敦促欧盟重新考虑其立场。相关声明被看做是对西共体军事威胁的反制,也反映出西非各国间立场存在严重分歧。
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几内亚坚定声援尼日尔并非意外,因为三国均为军政府执政,也都是靠政变夺取的政权。如果尼日尔军政府政变成功后的执政合法性被否认,那么这三国军政府的存续也将遭受更多质疑。同时,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也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作为尼日尔邻国的他们如果容忍外部军事势力进入尼日尔“清场”,那么下一个被“武力清算”的可能是自己,因而马、布两国相较于距离尼日尔更远的几内亚反应更为强烈。
小国政变背后潜藏大国身影
政变发生后,尼日尔国内发生大规模“反法”活动,与此同时“亲俄”的声音也此起彼伏。法、俄两国被推向前台预示着尼日尔未来政局走势将更加复杂。
尼日尔曾是法国殖民地,目前约有1500名法军驻扎在尼日尔。巴祖姆执政期间被反对者认为过于“亲法”,且未能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引发部分当地民众的不满。部分尼日尔抗议民众认为,法国运用经济、军事等手段干预本国内政。当地一些民众走上街头,在法国驻尼日尔大使馆外围高呼“打倒法国”,手持“法国应该离开”的标语并焚烧法国国旗,其中一部分示威者试图闯入大使馆。最终,示威者被催泪瓦斯驱离。
部分西非国家认为法国以“反恐”为名驻军过多,却没有很好地打击“伊斯兰国”“博科圣地”等恐怖组织,没能保护当地居民安全免受极端分子伤害。巴祖姆曾被国内反对派批评与法国“走得太近”,在其执政时,政府多次禁止或镇压国内的“反法”抗议活动。特别是在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政变军人上台并要求法国驻军离开本国后,巴祖姆却同意将从两国撤出的法国军人部署在尼日尔。
此次政变成功后,尼日尔政变军人指责法国试图军事干预该国局势。作为政变策划者之一的阿巴斯特拉内表示,“在一些尼日尔人的共谋下,法国与尼日尔国民警卫队参谋长举行了一次会议,寻找军事介入尼日尔局势的方法。”尼日尔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宣称,要停止尼日尔与法国的军事协定。此外,法国企业在当地攫取利益也引发民众反感。尼日尔是法国核反应堆铀的重要产地之一,过去十年,来自尼日尔的铀占法国铀进口总量的20%左右。
针对尼日尔爆发的“反法”活动,法国使馆采取了撤侨行动。据法国外交部消息,截至8月3日,法国已经从尼日尔撤出1000余人,包括近600名法国人及其家属。法国总统马克龙称,这次政变是完全非法的,对尼日尔人、尼日尔和整个地区都是非常危险的。
在“反法”的同时,“亲俄”的声势也不断扩大。尼日尔部分民众在街头和建筑上挥舞俄罗斯国旗,这与西方主流媒体所宣传的俄罗斯“失道寡助”形象截然相反。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尼日尔政变将领已向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寻求帮助,以应对可能面临的军事干预。瓦格纳组织创始人普里戈任也对此次政变表达了公开支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他不认为俄罗斯和瓦格纳煽动了尼日尔的政变,但他指责“瓦格纳正在利用尼日尔的不稳定局势”。
尼日尔政局动荡为“常态”
尼日尔政局长期动荡与其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执政者能力的局限分不开。经济上,尼日尔地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萨赫勒地区,大部分领土被黄沙覆盖,并且曾长期受法国殖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进入现代以后,虽然发现了铀矿和石油等资源,但是相关产业被西方国家把持,利润大头被外企拿走,本国居民无法享受发展红利。据媒体报道,尼日尔约有40%的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每天的收入不到2.15美元。政治上,文官政府指挥不了枪,军政分家的情况十分严重。加之本国军队受反恐行动锻炼与军事合作培训等,战斗力不断获得提升,只要有意愿就能够迅速推翻政府。
自1960年脱离法国独立以来,尼日尔已发生过多次军事政变。1996年时任尼日尔总参谋长迈纳萨拉上校发动政变,推翻了文官政府。1999年时任总统卫队长万凯少校发动政变,枪杀迈纳萨拉,自任国家元首。2010年时任尼亚美卫戍部队指挥官吉博上校发动政变,扣押坦贾总统,建立军政府。
同时,该国还发生过数次未遂政变。2021年,巴祖姆通过民主选举当选总统,在他就任总统的前两天,就曾发生过一次未遂政变,总统卫队粉碎了那次政变企图。巧合的是,挫败那次政变的正是近期发动军事政变并扣押巴祖姆的奇亚尼,曾经的“羽林军”成了本次“政变领导人”。有学者表示,巴祖姆数月前撤换了陆军参谋长、国家宪兵司令,近期盛传他将更换总统卫队长,或引发尼军官特别是奇亚尼不满,最终导致奇亚尼铤而走险。
虽然美国、乍得等国均已有政府高层前往尼日尔会谈,但该地区紧张局势仍未发生缓和。8月8日,尼日尔政变军人以西共体对尼制裁激起民愤难以保障代表团人身安全为由,拒绝了西共体等机构派联合代表团入尼斡旋。尼日尔未来安全局势仍不明朗,不过目前尚未发现军队在尼日尔边境集结的迹象。
(光明日报记者 孙铁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追梦火焰蓝 守护万家灯火】担任基层消防队伍主官这十多年,她说最可爱的人是他们
- 国际传播瓶颈如何破?浙江政协委员建言培养高端传播人才
- 外媒:缅甸再次延长国家紧急状态6个月
- 国家发改委:今年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近8000亿元
- 暑期兼职要防“坑”
- 暴雨过后,车辆泡水保险赔不赔?一文了解
- “六一”儿童节将至 :孩子礼物难选?沟通陪伴不可少
- 花游世界冠军为奥运健儿加油:期待展示中国花游魅力实力
- 导演陈凯歌受聘担任第十届“文荣奖”评委会主席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国生态环境部:将实施“一带一路”生态环保人才互通计划
- 北京石景山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科幻产业加速崛起
- 青海今年外输农畜产品同比增长40%
- 助力塞内加尔水稻飘香
- 废旧物品如何更好回收利用
- 弘扬文化优势 注入绿色动能 做强实体经济 华彬打造国际人文交流新范式
- 外媒: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同意停火72小时
- 演经典话传承 老中青艺术家共聚“致·红色华诞 敬·岁月华章”文艺演出
- 演员胡歌、陈龙为之发声 第十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动
- 拿到百亿投资,零跑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带来哪些启示?
- 云南镇雄县“1·22”山体滑坡已致11人遇难
- 热门推荐
-
- 西藏定日县:即日起停止接收社会各界救灾物资捐赠
- 天津市副市长李文海:天津在做强做优数字经济上形成自身新优势
- 对小区服务不满意能否拒交物业费?
- 乌拉圭外长布斯蒂略宣布辞职
- 官方回应“博物馆预约难”:将专题研究打击“黄牛党”
- 2023年广东纪检监察机关处分厅级干部106人
- 突发!黎巴嫩真主党称向以色列边境发射“爆炸性无人机”
- 七年接力,“彩虹益路”助学行动帮助192名学子圆梦大学
- 山东法院办理退出失信案件2万余件 将1.6万家企业移出失信名单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找到特维尔州坠毁飞机飞行记录仪 乌总统会见土耳其外长
- 调查称:2024年口碑TOP20剧集中出版文学与网络文学改编占85%
- 2023中国戏剧:寻找与观众的联结
- 湖南新田“80后”新农人在广袤乡间“乘风破浪”
- 面对人口变化,教育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 国际社会谴责以色列袭击联黎部队营地
- 电竞和奥运的距离,变得更近还是更远了?
- 电影《地下情》4K修复版在港首映
- 海信贾少谦:深度布局金砖国家,开拓国际化新未来
- 韩国会通过要求解严决议后,朝野两大政党党首握手交谈
- 中国罕见“四高”隧道祁连山2号隧道全面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