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青年:期待找一份和中国打交道的工作
中新社阿斯塔纳7月27日电 题:哈萨克斯坦青年:期待找一份和中国打交道的工作
中新社记者 张硕
“希望有机会还能回到中国”“喜欢中国,期待找到一份能和中国打交道的工作”,在25日举行的一场中资企业招聘交流会上,找一份与中国相关的工作成为不少哈萨克斯坦青年的求职愿望。
20余家中资企业代表、百余名哈萨克斯坦青年参与了此次招聘交流会,求职者中大部分曾留学中国。
今年28岁的阿斯塔纳姑娘娜娜,怀里抱着一摞个人简历,在现场来回穿梭,看到感兴趣的岗位就会递上一份简历,然后耐心排队等候面试。她向中新社记者表示,4年南京大学留学时光让她记忆深刻,“中国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回忆,在那里的生活学习十分愉快”。
因为喜欢中国,娜娜毕业后选择到广州工作了两年,后因个人原因回到阿斯塔纳。娜娜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但她认为,找工作不会局限于本专业学科,“现在还年轻,想要多尝试,碰到喜欢的工作就会争取。”话刚说完,一家工程建设类企业的面试官朝她挥手,她向记者告别道,“希望有机会还能回到中国”。
同样对中国充满向往的还有28岁的哈萨克斯坦小伙子热伊别克。5年前,热伊别克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几年在华生活让他能说一口流利汉语,而两年在黑龙江大学学习语言的经历甚至让他有了东北口音。这让热伊别克有些自豪,“喜欢中国,期待找到一份能和中国打交道的工作”。
“你们是优秀人才,在中国的留学经历以及获得的知识学问,在当今蓬勃发展的时代非常有用”,出席招聘交流会的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张霄表示,“期待你们学以致用,实现自我价值,为增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关系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贸促会驻哈代表处首席代表陈鸿强说,随着中哈两国关系深入发展,选择到中国留学深造的哈学生人数逐年增长。他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越来越多中资企业来哈投资兴业,同时也吸引了很多优秀的本地青年到中企工作。陈鸿强希望,在哈中资企业和哈萨克斯坦留华毕业生加深相互了解,建立密切联系。
哈萨克斯坦留华毕业生协会与“汉语桥”俱乐部(阿斯塔纳站)主席叶列乌西佐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哈萨克斯坦学生理想的留学国家,哈年轻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充满兴趣,越来越多的哈青年选择到中国留学。她认为,随着哈中各领域交往日益密切,哈萨克斯坦留华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希望哈萨克斯坦今后能有更多懂汉语的专业人才,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贡献。”叶列乌西佐娃说。(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汉语桥”比利时赛区中小学组决赛举行
- 泉州支持民企轻装上阵: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
- 新建的动车组“‘4S’体检中心”一期工程在川投用
- 出租车乘客 为何要为这场交通事故负责?
- 即时零售迎政策利好 实体商家在京东收获“小时达”增长新动能
- 第35届粤西订戏会暨艺术展演在茂名市举行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
- 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显示将成为下一代显示产业主流
- 美媒:美国房价房租不断飙升 越来越多民众被迫改住长租式汽车旅馆
- “理财夜市”悄然开张:现金管理类和短债类产品居多
- 报考人数减少 释放研究生教育改革新信号
- 沈铁梅领衔 川剧《江姐》登台梅兰芳大剧院
- 海外十五城状元来厦PK总博赛 感受中秋博饼旅游嘉年华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交强险作用持续发挥 经营总体平稳
- 尼加拉瓜驻华大使:春节是体验中国文化的好机会
- 高大伦谈“考古热”:历史家史都需了解
- 高温来袭 别忘了给身体喝饱水
- 年轻人的假期:心向山野乡间 寻找减压新方式
- 中国代表: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唯一可行出路
- “中国桑蚕之乡”从“一棵树”到全产业链 “新丝路”织就“致富路”
- 热门推荐
-
- 网红“酱香拿铁”引爆朋友圈专家提醒:孕妇切莫跟风
- 大熊猫饲养员姜哲远:“福宝,谢谢你来到我身边”
- 省一笔!今年换这些,有补贴→
- 2023年度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50万 创近十年之最
- 一座大型空港的绿色探索
- 长江流域宁马段非法采砂问题基本绝迹
- 日媒: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去世
- 浙江乡村观察:一席家宴有何“看头”?
- 高考首日北京可能有小到中雨 请考生家长注意出行安全
- 探店“美食”,留神被网络营销“割韭菜”
- 中国企业承建的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红线一期通车
- 160余件(套)古罗马时期女性主题文物亮相辽博
- 安徽实现全部公安事项“只进一门”就能办成
- 需求激发创新活力 “小箱包”大放异彩闯出“大市场”
- 奇怪了,体脂秤怎么知道我有多少脂肪?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靖安:“乡贤+民宿”引领乡村共富路
- 中外儿童在穗分享梦想 上演花艺时装秀
- 防范台风“普拉桑” 福建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 千余人湖北长阳共拜廪君弘扬巴土文化
- 中国多地进入伏季休渔期 本土养殖“代餐”填补民众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