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索”立新功 科学家揭秘“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全过程
约20亿年前,一颗比太阳质量大20多倍的“超级太阳”——大质量恒星燃烧完其核聚变燃料,瞬间坍缩引发巨大的爆炸火球,发出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子伏特高能伽马光子,穿过茫茫宇宙,径直飞向地球,于2022年10月9日21时20分50秒抵达我国大科学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的视场范围,6万多个伽马光子被“拉索”收集到。
经过几个月的分析后,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这场事件的面纱。
前不久,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中文简称“拉索”)对命名为GRB 221009A的伽马射线暴的最新观测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题为“极亮伽马射线暴221009A窄喷流的万亿电子伏特余辉”。该论文由LHAASO国际合作组完成。
“拉索”首次精确测量高能光子爆发的完整过程
“拉索”收集到的信号细节表明,探测到的光子来源于主爆之后的后随爆炸。伽马射线暴事件的“主爆”,也称为瞬时辐射,是初始阶段的巨大的爆炸,表现为强烈的低能的伽马射线辐射。接近于光速的爆炸物与周围环境气体碰撞则产生“后随爆炸”,也称为余辉。
伽马射线暴(也简写为伽马暴)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最剧烈的天体爆炸现象,是指来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马射线突然增强的闪烁现象。伽马暴短则千分之一秒,长则数小时。短时间的伽马暴是由两颗邻近的致密星体(黑洞或中子星)并合产生,而长时间的伽马暴是由巨大恒星(超级恒星)在燃料耗尽时塌缩爆炸产生。
“‘拉索’首次精确地观测了后随爆炸的完整过程,记录了万亿电子伏特伽马射线流量增强和衰减的整个阶段。”“拉索”项目首席科学家、“拉索”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臻说。
凭借对上万个伽马射线暴的观测,科学家已经建立了似乎完美的理论模型,甚至于对它深信不疑了。团队认为,“拉索”实现了其他实验没有达到的高能量波段光变过程的教科书式的完整观测,对理论模型的精确检验提供了实验基础。鉴于此次爆发千年不遇的稀缺性,这个观测结果预期将在今后几十甚至上百年内保持最佳。
“在后随爆炸过程中,‘拉索’首次探测到光子流量的极速增强。”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姚志国说。不到两秒的时间内流量增强了100多倍,之后的缓慢增长行为却符合后随爆炸的预期特征。早期如此快速的增强现象超出了以往理论模型的预期。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机制?此次发表的观测结果将会引发科学界对伽马射线暴能量注入、光子吸收、粒子加速等机制的深入探讨。
“拉索”发现了此伽马射线暴历史最亮的秘密
“拉索”观测表明,高能辐射在起爆之后不到10分钟的某个时刻,亮度突然快速减弱了。
“这可解释为爆炸后的抛射物是喷流状的结构,当辐射张角扩展到了喷流的边缘时造成亮度快速下降。”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南京大学教授王祥玉说。由于这个亮度转折发生时间极早,由此测出了喷流的张角也极小,仅0.8度。这是迄今知道的最小张角的喷流,意味着观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典型内亮外暗喷流的最明亮的核心。
“正是由于观测者碰巧正对喷流最明亮的核心,自然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个伽马射线暴是历史上最亮的,也解释了为什么这样的事件极其罕见。”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戴子高表示。
在这个事件持续的10分钟内,“拉索”记录到的光子数超过了过去几年对“标准烛光”蟹状星云观测积累。“若把选择条件降到最低,光子数可以达到10万!”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查敏说。对比同能区其他实验装置,甚至是专门设计来追踪伽马暴的设备,它们测到的光子数目仅在千个以下的水平,且都只测到了爆炸过后60秒以晚的“余辉”。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讲座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伽马射线暴火球模型奠基人Peter Meszaros提到,得益于“拉索”巨大的观测面积和先进的探测器技术,这是首次探测到TeV能区的早期余辉光变曲线,它们由外激波的同步辐射-自康普顿成分形成。此外,光变曲线显示出了减速特征,给出了值约为440的平均洛伦兹因子的测量结果。它还观测到了光变曲线的截断现象,由此可以计算出喷流张角约为0.8度,使得喷流总能量减少至约1051 erg,与其他伽马射线暴一致。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高鹤教授认为,“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其几秒钟辐射的能量相当于太阳100亿年辐射能量的总和。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人们认识到伽马暴产生于特别极端的物理环境,比如极高的磁场、极强的引力,极快的速度等等,伽马暴由此成为天体物理甚至基础物理领域青睐的极端物理实验室。”
他进一步解释,人们期望利用伽马暴研究宇宙的演化历史、重元素的起源以及相对论的正确性等重大问题,而在这之前必须对伽马暴自身的物理起源具备深刻的了解。
“截至当下,本场事件还有其他的许多新发现,科学家还在不懈地深耕‘拉索’的数据,力图揭示更多的奥秘,敬请等待‘拉索’的后续数据分析成果。”曹臻对“拉索”下一阶段成果给出了乐观的预期。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丰子恺嫡孙谈丰子恺散文奖:希望年轻人重新认识他
- 韩国法院对前防间谍司令发布拘捕令
- 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10.4万亿元
- “第二十条”已被唤醒!最高法点名这些案件
- 成为网红之后
- 日本国土交通省:羽田机场飞机相撞事故中的日航客机是正常着陆
- 全国首例荞麦全链路数字化项目落户内蒙古
- 美国一民用飞机闯入拜登住所限制领空 战机紧急升空拦截
- 上海:2023年度“中华助学金”发放 资助金额达50万元
- 加速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北京市属国企亮出ESG“新名片”
- 台盟中央为皖黔乡村地区培训健康“守门人”
- 国家发改委:9月6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 国际热评:开辟“旧金山愿景”,架起中美相向而行的桥梁
- 立秋不代表酷热终结!全国盼秋凉地图看哪里暑热将消
- 台湾教师陈瑞松的漳州缘:“我循着祖先的足迹回家了”
- 俄罗斯一地下石油管道设施起火 致2死3伤
- 第14届东亚破产与重组论坛在杭州举行 推动东亚破产文化交流
- 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实现贯通
- 美《通胀削减法案》签署一周年:民众不了解,成效遭质疑
- 今日清明|致敬英雄
- 热门推荐
-
- 《繁城之下》:悬念之下,另有精彩
- 顶科论坛上演“宇宙盛宴” 中外天文学家“望穿星海”
- 【风起黄埔】后人忆赵尚志:黄埔军事理论为他东北抗日打好基础
- 美国青少年访杭交友:下载微信保持交流
- 截至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24亿美元
- 天津首家区级退役军人就业促进会成立
- 吉林延边:活态传承令非遗生机勃勃
- 山西援吉布提“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第三批医疗队凯旋
- 广州市消委会去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3亿元
- 广西第二波“龙舟水”将启 交通运输部门严阵以待
- 拜登出席美国民主党大会并发表讲话 呼吁支持哈里斯
- 伊朗外长:伊朗为战争与和平都做好了准备
-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试跑福厦高铁
- 传递汉服文化之美 河南洛阳百万奖金邀你拍短视频
- 低温冰冻预警持续发布 武警官兵紧急抢通受阻道路“保”通行
- 宁夏“真金白银”补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打击违法信息外链”专项行动
- 南信大“梗王”少年斩获9所名校offer
- 北京海洋馆10月19日起暂停开放
- 甘青两省开展祁连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