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不代表酷热终结!全国盼秋凉地图看哪里暑热将消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8月8日)开始,我国进入立秋节气,这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夏将尽,秋将至。不过,对我国大部而言,立秋暑未消,尤其南方仍是夏暑正盛时。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全国盼秋凉地图,看看哪里秋凉将至。
【全国盼秋凉地图】立秋不等于入秋 秋天脚步到哪了?
立秋并不等于入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进入秋天的时间差别较大,此时仅有西北、东北一些地方完成了夏秋转换,其他大部地区还处在炎炎夏日中。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立秋期间全国盼秋凉地图来看,常年进入立秋时,我国仅有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西藏、青海、甘肃以及云南北部、四川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已步入秋天,真正感受“秋高气爽”。立秋期间,吉林、陕西、宁夏等地将开启入秋进程,即将迎来秋凉。而全国其他大部地区,此时仍是盛夏余热未消。
【立秋气韵】秋风渐起 天气转凉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取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结束,经过一个漫长的夏季,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真正的秋高气爽要等到白露前后。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大数据发现,全国平均气温开始从逐步升高转为下降。不过,此时,南北气温差别较大,北方地区的炎热盛极而衰,逐渐从潮热转为干爽,而南方大部依然处于“上蒸下煮”的天气中,可谓是“秋已立,暑难消”。
“立秋尚未秋,末伏仍是伏。”如果说夏天是轰然而至的,那秋天就是悠然而来。立秋之日,夏依然坐拥大概516万平方公里,只是比小暑、大暑略减。此时,我国仅有西北、东北一些地方迈入秋天,其余大部仍是炎炎夏日。立秋时节恰逢中伏和末伏期间,南方不少地方还有高温出没,真正入秋往往要到九月以后。
立秋时节仍是台风活跃的时期,据统计,立秋期间台风登陆我国的数量仅次于小暑,为全年第二多。而且,此时台风的强度也强,不乏“桑美”“利奇马”这样的狠角色。
【立秋物候】凉风已至 万物成熟
立秋分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此时节,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凉风至”。宋代诗人刘翰在《立秋》一诗中写道“一枕新凉一扇风”,表达出夏秋之交天气转凉的细微变化,并细腻地具象化了立秋时候的朦胧秋意。
随着暑热的下沉和收敛,自然万物从繁茂趋向成熟,立秋时节,早稻等作物开始成熟收获,从南到北,陆续进入抢收抢晒的大忙时期。
【立秋风俗】晒秋咬秋 祛暑润燥
立秋既是节气,也是重要的岁时节日,民间有贴秋膘、咬秋、晒秋等习俗。伏暑时节,天气炎热,会出现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等苦夏现象,到立秋则需贴秋膘,补足精气神。贴秋膘不是贴脂肪,而应根据自身状况,调整膳食结构,均衡营养。
在我国不少地方还流行“咬秋”,人们会在立秋日吃瓜,意在借西瓜、香瓜等瓜果祛除暑日积蓄在体内的暑气。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的山区村民,每到立秋时,还会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以此庆祝丰收。
立秋后,酷暑未消、天气渐燥,人的生理状态也会随自然状态调节,身体容易因秋燥而不适,此时养生尤为重要,宜食清热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等。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虽说立秋之后炎热不会迅速消逝,但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转凉,之后,秋季将拉开序幕,天地也将日渐广袤。我们不妨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准备迎接那个山空水静、清远悠长的秋天。(策划/张慧 设计/陈玉洁 数据支持/王伟跃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图览丨秘鲁流行语与中国有关?太平洋彼岸的这个港口不一般
- 英国迎今年以来最热一天
-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文明互鉴 体现文化自信
- 江西邀跨国公司投资合作 共享重点产业发展机遇
- 中国驻南非临时代办会见南社会发展部长和西北省副省长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长治:“电力动能”加持 激活非遗传承“一池春水”
- 商务部:中国从来不是非洲债务的主要债权方
- 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 中方呼吁尽快推动局势降温
- 中国外贸海运量全球占比超三成
- 浙江将新建、提升100个标准化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
- 《叙说——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广西南宁开展
- 极氪展车突然启动撞伤5人 谁来担责?
-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二〇二四年中国经济观察①
- 抓住银发市场规模扩容重大机遇
- 中蒙边境新牧人:“一半烟火,一半诗意”诠释现代边塞生活
- 北京成“五一”最热门旅游目的地
- 厄瓜多尔总统候选人遇刺案6名嫌犯在狱中被杀
-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透过数据看经济,读懂中国经济发展信心
- 广东阳信高速全线首座隧道贯通
- 中国A股贵金属板块周三逆势上涨
- 热门推荐
-
- 1月9日央行开展4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海南三亚牵手古都西安 共谋旅游发展新机遇
- 贵州岑巩:思州柚迎丰收 海外订单销售忙
- 美议员:美国面临“9·11”事件以来最高恐袭风险
- 朱炳仁话运河情缘:把文物当做“朋友” 将文化留给后代
- 钱塘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 浙江兰溪兰江超警戒水位
- 孩子一学习就走神怎么办?
- 翻译童话绘本,如何做到“信”与“达”?
- 全球首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在辽宁大连开启首航
- 黄金能否继续闪耀?全球“央妈”们的举动意味深长
- 首届数字时代背景下中泰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在清迈举办
- 浙江磐安以花为媒 解锁可持续发展绿色“密码”
- 西班牙洪灾已致158人遇难
- 乌克兰延长战时状态 中使馆提醒做好安全防范
- 广州白云机场所有国内出港客运航班截载时间将缩短至40分钟
- “京津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成立
- 武汉黄陂民宿产业升温 差异化打造“诗意栖居”
- CFA协会调查:全球投资界对美国高债务表示担忧
- 瑞士喊话哈尔滨背后,“五年来最热出境游”将至
- 今年北京“两区”项目库拟新增入库项目77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