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德企巨头坚守中国:“对华脱钩”没有道理 划分阵营毫无益处
中国日报网5月26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2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德互为彼此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国已经连续7年保持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洲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重要的投资目的地。
彭博社报道称,尽管面临一些地缘政治影响,但是德国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向前迈进,加深与中国的联系,坚守中国庞大的市场。
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总额接近3000亿欧元。除了在德国进行大规模投资外,中国还是德国零部件和材料的重要供应商,也是德国企业商品的重要买家。
巴斯夫在中国湛江投资约100亿美元,正在建设一家大型化工厂。巴斯夫首席执行官薄睦乐(Martin Brudermüller)此前表示,中国市场对于德国化工行业至关重要,并呼吁“我们迫切需要停止对中国的抨击,反而应该对自己进行一点自我批判”。
大众汽车集团也重申了在中国发展的承诺:“我们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利茨在本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如是说。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allenius)在四月份接受采访时表示,放弃中国对德国工业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全球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欧洲、美国和中国——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与中国脱钩是没有道理的。”
本月早些时候,德国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也指出:“世界的真正风险并不会因为人为划分不同阵营而降低。”
西门子首席执行官博乐仁(Roland Busch)近期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客户是推动这家德国工程巨头持续创新的动力,他要“捍卫”和“扩大”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博乐仁强调,对西门子来说,退出占公司营收13%的中国市场,“没有这种选项”。
报道称,对西门子的数字工业部门来说,中国变得尤为重要。该部门专注于自动化,其营收的1/5来自中国。
博乐仁问道:“在哪里才能找到可以让我们创新水平更上一层楼的客户:要求很高,并且正在寻找新技术?多数情况下,只能是中国。”
【中国那些事儿|第930期】
栏目监制:吴艳鹏
栏目策划:刘世东
栏目主笔:齐磊
(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千寻位置发布卫星通信终端“北斗信使”:无网区一键求救,最快5秒定位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再次召开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座谈会
- (身边的变化)福建顺昌千亩油茶喜迎丰收
- 积石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首户乔迁新居
- 华北北部山区农田抗旱记
- 上半年中国大唐新能源投产规模创历史同期之最
- 黑龙江省3条河流超警
- 近观枫桥丨一碗米饭的诞生
- 内蒙古精准施策稳就业 托起民生基本盘
- 运动场所开放后过度训练?专家提醒谨防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 2023中国—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圆桌会议在江苏连云港举办
- 电影《等儿的湿地》讲述温情救赎故事 8月19日全国院线上映
- 黑龙江小城寒地药材“平贝干品”年产千万吨 产量占全国一半
- 珠江流域启动新一轮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
- 约5万只候鸟飞抵云南纳帕海 人工投食风雪无阻
- 网上购菜成“新风口” 沈阳各大平台订单量大增
- 日本福冈机场污染物严重超标 所在地曾为美军基地
- 建行多个项目荣获首届产融合作数据模型算法大赛奖项
- 携中国新制造,迎海外八方客 第48届JINHAN FAIR开幕
- 高温下的上水女工:每天行走3万步
- 热门推荐
-
- 文化中国行|巴丹吉林沙漠:沙海无垠 宝石星罗
- 男子植入国产“人工心脏” 中西医结合助康复
- 秦巴茶乡的“新农人”:互联网“沃土”助绿叶生“金”
- 关注托育行业乱象:呼吁设立黑名单制度净化托育市场
- 工信部:我国原材料工业标准研制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
- 报告:上海“夜光亮度”列全球第二位
- 黄河郑州沿岸将迎大流量洪水 多个区域临时封控
- 匈牙利青年李天宇在中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需准备好2030年前接纳新成员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永康夏溪村培育农民“书法家” 发展传承楹联文化
- 跳起“最炫民族风” 新疆和田约特干故城艺术团亮相天津
- 中国唯一土族自治县:多元推介“世界美酒产区·中国青稞酒乡”
- 卢沟桥景区2022年中秋节期间不开放夜场
- 暴雨突袭!四川4万余人提前转移避险
- 韩国执政党议员权宁世将接替韩东勋带领执政党
- 甘肃18岁视障女孩:阅读和朗诵让我“看”到广阔世界
- 专家研判:云南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形势复杂严峻
- 2025年中国将提高赤字率扩大债务规模
- 湖南资兴建水果运输传送专线 为东江库区果农“挑担子”
- 新疆乌什县7.1级地震爱心捐助通道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