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上海“夜光亮度”列全球第二位
中新社上海6月7日电 (记者 姜煜)《2023全球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7日举办的“2023上海消费市场创新大会”上发布。《报告》称,上海“夜光亮度”在全球30个样本城市中位列第二。
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的该份《报告》指出,“夜光亮度”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夜光亮度”排名靠前表明当地的夜经济业态较为完善。上海除了“夜光亮度”排名靠前外,地铁运营里程也是样本城市中最长的,显示了上海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环境支持度”。
《报告》说,在全球消费中心城市中,伦敦、纽约和巴黎最具影响力、竞争力和标杆性。而在中国的城市中,上海、北京等通过加快完善消费基础、优化消费环境、发展新兴业态,已成为全球消费中心城市的前沿标杆。
《报告》称,依托广阔的腹地以及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的消费中心城市呈现多极发展态势,如:上海以首店经济主推高端品牌消费;北京培养消费品牌矩阵,释放文旅消费潜力;香港的体验型消费市场繁荣,贸易港枢纽功能突出。
2021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启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逐步形成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消费枢纽。《报告》指出,2022年,上述五城以全国8%的人口,创造了13.2%的消费规模,发挥了“领头羊”作用。其中,上海拥有首屈一指的消费品牌覆盖率和辐射带动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杭州机场东区国际货站投运 年货邮保障能力达60万吨
- 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在京开幕 300余作品再现三地优秀传统文化
- 盐池湾人物群像:监测雪豹工作孤独且艰难,但也想做一辈子
- 报告称:游戏科技正在越来越广泛的社会生产领域释放出数字生产力
- 安徽铜陵楼房坍塌事故已致4人死亡 1人正全力救治中
- 北京“认房不认贷”落地后的首个周末 二手房市场活跃
- 湖南首个“一网通办”农村建房证件发放
- 闪耀国际发明展 探寻呼和浩特双胞胎兄弟的“逐光之旅”
- 大妈骑电动三轮车追尾小客车?天津警方通报
- 两代华裔企业家的“利业之道”
- “基因魔剪”编辑基因更安全、更有效
- 新一轮医改以来四川人均预期寿命从73.93岁提高到78.08岁
- 满屏皆精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2023年下半年精品节目片单发布
- 烟台港打造中国北方件杂货物流枢纽港
- 屋檐上的文脉 | 了不起的山西古建
- 香港青少年走进上海校园 探寻艺术魅力与文化之美
- 闽剧《过崖记》精彩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江苏: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5万家
- 大雾红色预警发布 河北山东等8省市部分地区将出现特强浓雾
- 广东电网累计组织超4.5万人迎战“摩羯”
- 热门推荐
-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跨越千年,江河交汇处宋代复闸蝶变世界最大单级船闸
- 各地创新暑期文化供给 文旅融合受欢迎
- 暴雨红色预警继续!河北北京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
- 5家企业落户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自由贸易试验区
- 邮轮经济与甜蜜产业融合 “海上甜爱路”上海启航
- 土耳其强震已导致该国24617人死亡
- 天津出台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改造
- 双皮奶、西米露、龟苓膏…别拦我,我要去广东喝糖水
- 长三角国际农批中心打造智慧冷链 预计年交易超300亿元
- 等了6年,这个机器人终于迎战世界冠军:进博会上,“老展品”看不厌的秘密
- “大漠额吉”尼玛:跨越半个世纪的边疆守护
- 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破2000例
-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举办2025年春节招待会
- 黑龙江抚远口岸2024年明水期客运航线开通
- 脑机接口接入现实
- 东莞通报:灌水牛供应商等5名人员已被警方控制,全市将开展专项整治
- 北京构建“人才+产业”发展模式 打造制造业人才高地
- 音乐架桥 费城交响乐团成都奏响《成都》
- 广西借助无人设备护航铁路桥 守“五一”桂粤通道安全
- (新春走基层)多彩活动“点亮”春节假期 山西晋城文旅迎来“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