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中国元素闪亮悉尼家庭博览会
中新社悉尼5月6日电 题:中国元素闪亮悉尼家庭博览会
作者 顾时宏 罗文俊
5月6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悉尼家庭博览会在悉尼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馆里暖黄色调装饰下的中文招牌随处可见,导览画册、咨询教育服务和文创产品满目皆是中国元素。
参展的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当天推出“以茶会友”的宋式点茶和秦兵马俑手工泥塑体验活动。记者在现场看到,品茗桌前,不时有三五成群的华侨华人驻足落座,争相品尝明前龙井、滇红、安化黑茶等原汁原味的中国味道。
品茶摊位一旁的秦兵马俑手工泥塑体验桌上,放着两尊彩色微型泥塑兵马俑、制作模型和原料,吸引不少华人家长携带儿女参与。在悉尼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华人杨先生带着女儿正在体验兵马俑泥塑,他告诉记者,妻子来自古城西安,看到兵马俑立刻产生亲切感,似乎闻到西安羊肉泡馍的味道。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肖夏勇对记者表示,今年是中心第二次受邀参展,疫情期间曾在展会推出中国VR影像合影活动,此次希望通过宋式点茶和手工泥塑等互动增加游客的驻足时间,同时推介“丝绸之路”“冰雪旅游”等中国风采。
记者来到“Lean in to succeed”(走向成功)展摊,只见摊位挂着一幅“梅开五福”中国传统水墨画和一幅康熙墨宝“福”字复制品,“中国味”十足,但摊主Sally Lean却是一位地道的澳大利亚人。她用标准的普通话告诉记者,自己的中文名字叫林莎莉,目前经营一家专注沟通和公共表达的线上教育机构。
在与林莎莉交谈时,她不时冒出“哪里哪里”“不敢不敢”等谦逊友好且地道的中文表达。她说,自己12岁开始学习中文,获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研究学士学位后,曾在中国工作生活了15年,足迹遍及香港、广州和北京等地。如今,她仍想念友好的中国民众和北京热闹的城市氛围。
澳大利亚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丹青在现场对记者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会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第七届全澳“你好中文”吟诵朗读大会选拔活动。她说,这项活动是为了推广汉字的音韵之美和标准的普通话。
丹青告诉记者,澳大利亚大多学校从初中起都会开设语言课程,中文课当下仍是一个热门选项。澳大利亚不同族裔的孩子对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年的吟诵活动参赛者有30%是非华人群体。(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告别“甜蜜”负担!远离糖尿病,这几点要知道
- 李在明被转院:疑似颈静脉损伤,担心出现大出血
- 山西煤层气行业集结力量再出发:疏堵点、解痛点
-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这里是扬州
- 美媒: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呼吁以色列举行选举
- 菲律宾农产品二季度贸易额同比下降14.9%
- 沈阳第九届“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圆满闭幕
- 首趟车发出!广汕高铁今天上午正式开通运营
- 青海省通报今年首批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例 主要涉及重复收费等
- 中国安排增发国债资金1254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哈萨克斯坦总理会见中国企业家
- 古人何时开始偏爱茱萸
- 中哈举行能源合作分委会第十三次会议
- 华侨华人新生代参访江西萍乡:感受发展脉动 寻找合作机遇
- 苏州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进出口突破8000亿元
- 网红救灾现场摆拍作秀 更有甚者跑去牺牲救援队员家门口直播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天镇:渔业里的绿色致富经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王蒙濮存昕等百位名人参与迎新领读 人文社打造流动的文学盛宴
- 也门胡塞武装称袭击美国航母 美国防部回应
- 热门推荐
-
- 广州首个跑道型(混凝土)固定翼起降点试运营
- 金秋农忙正当时 处处皆是好“丰”景
- 甘肃《陇右文库》数字化平台对社会开放
- 2023年上海空港口岸出口跨境电商申报量创历史新高
- 第八届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首设“华人新声”扶持青年新秀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工厂化养鱼”解锁乡村振兴新模式
- 数字化建设“描画”西藏未来生活图景
- 小米创始人雷军:要从互联网创新变成“硬核”科技创新
- 印尼总统佐科小幅改组内阁
- 央行6月27日开展219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稳定增长、进中趋稳 一组数据感受我国机械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 兰州高新区跻身中国生物医药园区50强
-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决定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
- 为了帮你向TA表白,古人们这次拼了……
- 强度逐渐减弱,台风“卡努”要去哪?
- 环评师杜晓亮:“六边形战士”守护绿水青山
- 淄博人给淄博烧烤泼了一盆“冷水”
- 5G-A赋能数智文旅升级 首个鼓浪屿主题XR大空间上线
- 文化赋能美好生活 北京按下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快进键”
- 微度假短途游高频次 户外休闲动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