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连线 | 中国“智造”亮相日内瓦国际发明展
新华社日内瓦4月28日电 为期5天的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开幕。40个国家的参展单位共展出1000多个发明项目,来自中国的创新发明项目备受瞩目。
这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该展览会首次恢复线下展出。中国团队带来165个发明项目,展位154个,展区面积约为600平方米。据中方组织者中国发明协会介绍,中国参展项目涉及人工智能、环境治理和机械等多个领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仿生空中灵巧操纵机器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固废填埋场防渗系统破损智能探测装备与技术”、澳门培正中学的“个人路况辅助提示装置”等项目受到关注。
香港科技大学知识转移办公室经理林孔秋向记者介绍说,今年香港科技大学共有19个发明项目参展,涉及生物科技、环保、电子工程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中国的参展代表主要来自高校、研究院所、创新型企业,以及部分中小学。来自天津的小学生冯佳澍年仅11岁,是展会上年龄最小的发明者。他用流利的英语介绍其发明作品“智慧鸟巢”,吸引了许多参观者。
据冯佳澍现场介绍,他的发明是一个通过模拟鸟鸣声、吸引鸟类前来休息的智能装置,它利用不同传感器采集数据,检查鸟类重量,调整鸟巢温度和湿度,以改善鸟类居住环境。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创办于1973年,是世界上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中国驻瑞士大使王世廷在出席开幕式时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此次参展团队阵容强大,展品数量和质量都十分突出,体现了中国高校、企业和个人等不同层面对创新、发明的重视。中国优秀创新成果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集中展示,有助于加强中国与全球在创新、发明领域的交流互鉴。(文字记者:王其冰、陈斌杰;视频记者:姜雪兰、陈俊侠;视频剪辑:王沛;编辑:黄强、刁泽、张代蕾、程大雨、王丰丰)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拿大魁北克旅游胜地观光缆车发生事故已致游客一死一伤
- 罗大佑:写了45年歌,糟糕,它好像很难戒掉
- 武汉服务业扩大开放迎利好 涉文旅医疗等行业
- @考生和家长,2023年高考十问十答来了
- 妥善应对台风“三巴” 广西成功避险六起地质灾害
- 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研讨会召开 披露多项最新成果
- 汉服经济催生新职业 妆造师巧手演绎“穿”越古今
- 人工智能赋能医学 上海发布卫生健康行业语料库、医疗应用场景MaaS平台
- 新疆独库公路库车段冬季“不打烊”
- 将举行6场大型活动!这场运动盛会最新筹备进展→
- “线狮少年”的逐梦之旅:是热爱,也是传承
- 厦门剧场疫后回归 知名音乐家连台演奏
- 中国喀什至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全货运航线顺利首航
- 德国经济前景暗淡 鼓噪对华“去风险”非明智之举
- 乡镇里的民建人:讲解词里通晓“前世今生”
- 日本青年邂逅中国瓷都
- 肉眼可见!今晚将有木星伴月天象现身夜空
- “天骅”船接力“天鲸号”助力平陆运河建设
- 聚焦五大未来产业集群 广东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 浙江讲解员站上文旅“大舞台”:激励善于解读的智慧
- 热门推荐
-
- 俄气经乌克兰输往欧洲的天然气数量持续下降
- 两岸暨港澳书画名家作品在皖巡展 纪念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 多国专家将赴渝话“减抗” 会议成果将带上联合国大会
- 甘肃武威创新招商方式 发挥“归雁效应”发展“飞地经济”
- 追忆峥嵘岁月 致敬文化先驱
- 以军轰炸加沙地带难民营一学校 至少32人死数十人伤
- 湖北:群策群力 铲冰除雪
- 最新研究发现约2.3亿年前兔蜥 有喙和弯刀形爪为翼龙前身物种
-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 郑渝高铁带动三峡旅游热
- 孩子近视度数不高要坚持戴眼镜吗?
- 冰雪亚冬 极氪护航!极氪哈尔滨2025年亚冬会官方指定用车正式发车
- 浙闽赣皖省际创新“法治+脱口秀” 推动普法走心入脑
- 以色列外长敦促北约“开除”土耳其
- 哈尔滨带火的“冰雪行情”能延续多久?
- 花旗成为首家获批期货保证金存管银行资格的美资银行
- 《三悦》导演李漠:用平静的心态谈论“生死”
-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新春献词:祝龙年吉祥,阖家安康
- 摩尔多瓦总统提名雷切安为总理
- 四川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