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悦》导演李漠:用平静的心态谈论“生死”
“成为‘三悦’的这几个月里,我才开始深刻认识到殡葬行业背后的心酸。即便很难被了解,被接受,坚守在这行业的人依旧怀着获得大家理解的小小希冀……”打开社交网站,点进演员周依然的账号,就能看到她所讲述的自己与角色“三悦”之间的故事。殡葬行业从业者的辛酸苦楚、发生在殡葬人身上的温暖日常……在人物“三悦”身上,作为演员的她收获着对于这个行业的理解和尊重。
国内首部聚焦“95后”遗容化妆师的治愈成长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以下简称《三悦》)正在哔哩哔哩播出。该剧从赵三悦的视角出发,刻画了她所见证的往生者的前世今生,见证了人间的人情冷暖和众生百态。
“周依然是我非常欣赏并且一直想要合作的演员,她也非常符合三悦这个角色的形象和气质。”在剧集热播之时,封面新闻对话该剧导演李漠。言语间,他谈到了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契合度,更说到了剧中展现的这份“冷门”职业所蕴含的分量以及给剧中人物带来的深刻成长。
讲述95后女孩的成长 观照现实带来思考
首集里的赵三悦,并不是观众印象中的“大女主”,只是如同你我一般的、带着些许迷茫无助的“95后”年轻人。毕业后没被心仪的公司录取,与母亲赌气误打误撞“闯”进殡葬业,在无数往生者的故事中感悟生死……从赵三悦的故事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成长型”的女主角,要在殡葬业这个特殊的行业中完成蜕变与自我和解。
“当拿到剧本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细腻。”回忆与《三悦》里的故事人物初见之时,李漠的记忆异常清晰,“它讲述的是一个95后少女的故事,恰巧是我非常熟悉的年轻族群。”
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三悦的故事也是如今年轻人在面对压力下,不断寻找自己和蜕变的境遇折射。同时真实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工作压力、与父母之间的代沟等常见问题。“他们这个年龄,是人一生中最乖张叛逆的时候,也是人成长最关键的时候。”李漠谈到自己对于这一群体的理解。在他看来,通过讲述三悦的思考和成长,讨论了与当下年轻人比较共通的困境和问题,“我一直认为影视作品应该给予现实观照,反映现实生活中大家面对的困境和问题,虽然每个人面对的问题不同,我们没有办法在一部剧中给出所有人相应的答案,但哪怕只是讨论与思考,并能通过思考给大家希望,这也会让我们做的事情具有一些意义。”
如同编剧游晓颖此前接受采访时所说,她所书写的赵三悦,用表面的叛逆将柔软的心给包裹起来。李漠也说到,赵三悦不是一个容易诠释的角色,她反叛、直爽,“像是柔软的内心包了一层带刺的壳。而整部剧讲的,就是如何脱去这个虚张声势的外壳,用最真诚、最真实、最自信的自己去面对这个世界。因为这部剧讲了非常多的生死离别,对演员的感受力、表现力、对情感与情绪的代入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说到此处,李漠对于演员周依然的赞赏溢于言表,“她是一位令人惊喜的演员,在合作前带着距离的欣赏变成了合作之后的喜爱。我很庆幸能跟她合作。”
希望我的戏没有配角 只有鲜活的人物
当一个95后在无意中成为遗容化妆师,她的人生会迎来怎样的转折与奇遇?在《三悦》中可以看到,在“海江市殡仪馆”这个见证死亡的地方,三悦看到了许多曲折又令人深思的往生者故事。
“这部剧的群像感,特别触动我。”抛开对于编剧和演员的欣赏,说起接下这部剧的原因,李漠将话题落脚到了此处。“其实我一直不满足于拍摄单线人物或者双线人物这样的传统剧集的故事结构。所以当我看到剧本的时候,这部戏的群像设置,用主人公的视角串联起一系列人物的生死离别悲欢离合,特别打动我。”
就像是该剧宣传语所写的那样,“旨在以生死之事,见人间之情”。在殡仪馆这个特殊的场所,每日都上演着死亡与离别,其更是芸芸众生人生道路的最后一站。剧中花了大量篇幅讲述这些往生者的故事,从他们身上,三悦亦收获了成长。
“构建一个世界是靠无数的人物支撑起来的。我希望在我的戏里没有配角,只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李漠说,剧中出现的大小人物,每一个都有让他印象深刻的表演与表达,“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没有台词的演员。她饰演了一位罹患白血病的10岁男孩的妈妈,而且是一个聋哑人。当她看到病床上的儿子的时候,那个眼神让我至今难忘。”
李漠说,其实对他而言,故事中的每一组人物、每一个议题,都是发生在现实中或者主人公生活中的一个侧面,“所以,当整个故事串联起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无数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也由这些故事拼凑出主人公的成长。”
见证生死之事 死亡并非生命终结
“影视作品一般关注的是边缘人物的普遍生活,或是普遍人物的边缘行为。从这个角度讲,这部戏的题材非常适合影视作品表现。”在殡仪馆中能见到众生百态,而殡葬从业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困境与人生窘态,也是该剧想要展示的真实境遇。
去亲友的婚礼被说是“晦气”,不敢对身边的人说出自己的职业,母亲的不理解与反对……三悦所遭受的职业歧视,是现实生活中的入殓师所要面对的日常。
“我们在拍摄这部剧之前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准备工作,走访了全国各地南方北方不同城市的殡仪馆,去了解殡葬文化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和共性。”李漠聊到拍摄背后的故事,剧中看似稀疏平常的殡仪馆日常,其实都是主创团队细心研判下的呈现,“我们发现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的殡葬仪式有非常大的差别。所以当具体拍摄的时候,只能管中窥豹,展现这个行业的冰山一角。”
虽说是“管中窥豹”,但该剧所展示出的对于特殊职业的人文关怀,对于“生死之事”这一议题的哲思,还有临终关怀、阿尔兹海默症等一系列现实话题的呈现,都能看出创作者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职业的尊重。
“其实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又是一个非常忌讳甚至回避讨论的话题。我想如果每个人都终将面对死亡,那么以平静的心态正视它,要比掩耳盗铃般的无视理智得多。希望大家看过这部剧以后,能够对离别、生死有一些正面的感受。如果真能够做到,那就是这部剧最大的意义了。”采访的最后,李漠说起剧中的取景,特别提及了殡仪馆中那个非常优美的花园。
更为特殊的是,花园中有一棵非常高大的榕树。而三悦就是在这棵榕树下,见证了一位又一位往生者或遗憾或圆满的人生,思考着关于生命和职业的难题,“我想,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必经的一个阶段。在那之后,我们可能化为光,聚成云,汇成浪,变作这宇宙当中的每一粒尘埃。”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华西都市报》2022年10月15日第A13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泽连斯基:基辅应尽一切努力启动乌克兰入欧和入约谈判
- 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发生枪击案 一警察受伤,枪手在逃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访问伊朗
-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将采取什么措施?专家解读→
- 哈马斯代表团将赴埃及进行停火谈判
- 急救指引:老年人夜间小腿抽筋如何处理
- 宁夏社会福利院职业技能训练基地启用 助力精神障碍患者重启新生活
- 服装纺织业如何“锦上添花”
- 北京12月13日起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 “负首付”看似馅饼实为陷阱
- 联邦快递加密厦门至美国国际货运航线
- 外媒:胡塞武装称“精确打击”以色列中部一军事设施
- 中国深化不动产单元代码“一码关联”
- 谨慎采购美国芯片!中国多个行业协会发布声明
-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
- 日本政府就数据造假对丰田总部突击检查
- 海外网评:金砖迎新,汇聚团结合作的“南方”力量
- 徐峥谈《逆行人生》:希望激励更多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价值
- 北约“越过红线”,“普京将很快下最后通牒”?
- 青洽会邀浙江当“主宾”见证浙青友谊“历久弥新”
- 热门推荐
-
- 一盒复方阿胶浆结算数十次 药品追溯码为何出现重复?
- 科幻影视向世界展示中国式想象
- 压倒性多数!联大通过决议,要求在加沙地带实现立即停火
- 仿藤蔓连续体机器人 哈工大助力腔内介入手术精准安全
- 江山如画丨朱檐长河映风华,在“锦绣太原城”拥抱过去、看见未来
- 40名台胞组团来厦门办理台湾居民居住证
- 新中式旅游出圈,海丝古城国潮风起
- 中国散裂中子源高压中子衍射仪成功出束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追青逐绿 福建三明书写生态司法绿色答卷
- 青海首例“5G+机器人”远程操作髌骨内侧支持带重建术成功实施
- 全国单县最大高海拔风电基地投产
- 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日政客不仁不义
- 全国170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已完成91.4万件专利盘点
- 持续加码源头监控 今日头条发布虚假谣言治理公告
- 销售假冒耐克商品 重庆市消委会提起公益诉讼
- 中国作协“欢迎港澳作家回家”活动在京启幕
- “北扩”风波折射北约多重矛盾
- 窨井盖“伤人” 四方责任人均有过错
- 喷涂涂层可保护表面免受病毒侵害 能替代消毒剂阻止新冠病毒传播
- 南昌工匠打造“样式雷”建筑纪念馆:让“工匠精神”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