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外对话 | 硅谷银行破产点燃信任危机 美国为何常是危机策源地?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 题:硅谷银行破产点燃信任危机 美国为何常是危机策源地?
中新社记者 李金磊 宫宏宇
近日,硅谷银行破产点燃了美国银行的信任危机,投资者担忧“厨房里可能不止一只蟑螂”。美联储副主席迈克尔·巴尔表态称,硅谷银行倒闭是管理不善的教科书式案例。美国“雷曼时刻”会否重演?新一轮金融危机是否正在拉开序幕?世界会不会再次为美国埋单?
围绕上述问题,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美国《中国政治学杂志》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马奥尼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员曲强展开对话。
约瑟夫·马奥尼表示,硅谷银行的破产可能预示着更广泛的问题,风险正在不断积聚。美国的财政政策、政府监管甚至是基本的治理能力,也出现了问题。美国经常成为危机策源地,而每一次新的经济危机到来,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继续恶化,进一步损害国家福祉,导致更严重的政治两极分化、不稳定和治理不善。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美学者:美国经常成为金融危机的策源地来源:中国新闻网
曲强认为,美国金融体系的动荡,不会真正影响中国金融。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以确保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中国经济现在正处于复苏阶段,凭借稳定的利率,可以平稳过渡。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引发全球关注,美国三天内有两家银行倒闭,突然倒闭的原因有哪些?谁是最大受害者?
约瑟夫·马奥尼:由于将短期存款投资于长期债券,硅谷银行过度暴露在流动性风险当中。当利率上升时,债券价值下跌,银行股本也随之下滑。硅谷银行的客户提取的存款数额已超过该银行的现金储备,引发挤兑。这是导致崩溃的直接原因。
谁是输家?由于担心硅谷银行的破产可能预示着更广泛的问题,银行业在危机爆发后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美国政府监管机构和美联储信誉受损。美国纳税人将不得不通过更多的赤字性支出为这一事件埋单,而这些支出通常由美联储通过印钞来填补。美联储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利率体制。同时,溢出效应也给全球带来风险。
曲强:作为美国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破产引发的挤兑狂潮已经波及了许多运行良好的银行。是什么让这些“优等生”也陷入如此境地?我认为是美联储利率上调得太激进、速度太快。没有银行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好准备。试想一下,在半年的时间内,利率将从基本上接近零的水平上调到超过5%,这意味着美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前途难测。
如果美联储持续加息,不知道还有多少其它银行会因此遭受损失。有趣的是,美联储表示“纳税人不会为此付出任何代价”。对此我们不知真假,因为美联储承诺其将承担所有损失。但是要怎么做呢?其需要发行其它债券来弥补这些损失,这些资金最终需要由未来的美国纳税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甚至是全世界的人来偿还,这终归是有代价的。
中新社记者:外界担心,美国银行接连倒闭会引发新的金融危机。您是否认为美国又进入了“雷曼时刻”,新一轮金融危机是否正在拉开序幕?
约瑟夫·马奥尼:我认为风险正在不断积聚。“雷曼时刻”也许不会立即到来,但我确信美联储在管理美国经济方面,已基本无计可施。与此同时,美国的财政政策、政府监管甚至是基本的治理能力,也出现了问题。
虽然这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银行或利率风险管理引起的,但硅谷银行倒闭并不是孤立事件,其它银行也存在这种情况。这也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反作用既有意料之中的,也有意料之外的。这些反作用如今相互交织,可能会形成更大的风险,美联储也将更难应对。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美学者:金融风险不断积聚,美国治理失灵来源:中国新闻网
曲强:假设利率继续上升超过6%甚至7%,还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得了呢?硅谷银行并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和持有人,还有更大的玩家,他们持有更多的美国国债。所以,如果上升的利率冲破了这些机构的金融安全缓冲区,那么将有更多的银行被卷入这池浑水。
中新社记者:美联储副主席迈克尔·巴尔近日表态称,硅谷银行倒闭是管理不善的教科书式案例。那么,美国政府的介入能解决问题吗?
约瑟夫·马奥尼:一些分析家认为,这次银行倒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监管不力,以及美联储再一次逐渐失去了管理银行系统和金融行业的能力。显然,美国政府立即意识到了危险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这场危机,但这只是在问题出现后的权宜之计。现在,由于美国国会内部的分歧和民主党、共和党之间的对立,尤其是共和党对银行改革和监管的反对,目前没有明确的金融监管改革立法途径。
一方面,目前美国面临着对此问题管理不善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它装出了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这可能会带来更严峻的威胁和危险。
中新社记者:美国银行危机事件影响正逐渐波及全球,中国会受到冲击吗?
曲强:我认为美国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不会真正影响中国金融的稳定。首先,中国没有完全放开资本项目,这给了中国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很大的回旋余地,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其次,中国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中国的利率非常稳定,在某些特定领域的利率会更低,例如农业、中小企业等。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金融稳定这次不会受到影响。
中新社记者:为何美国经常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策源地?
约瑟夫·马奥尼:美国并非总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策源地,但的确经常是,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首先,石油美元及其循环体系问题始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从那时起,美国就开始了不稳定增长周期的循环。
其次,20世纪80年代,当时美国正朝着放松金融管制的方向发展,里根经济政策解决了70年代产生的问题,然而又催生了新一轮的危机周期,以及“繁荣-萧条”模式。
最后,长期以来的冷战思维和“历史终结论”,包括侵略性、代价高昂、不可持续的海外军事干预主义,以及破坏工会、侵占养老金和损害工人权益的“零和博弈”的资本主义,掏空了中产阶级,并见证了美国基础设施的严重老化。同时,与化石燃料和汽车行业相关的特殊利益集团也阻碍了美国的绿色创新发展。所有这些都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每一次新的经济危机到来,这些问题都继续恶化,从而进一步损害国家福祉,导致更严重的政治两极分化、不稳定和治理不善。如今,这三大问题仍然存在,并与其它全球性的挑战相互交织,比如气候变化和疫情肆虐,变得愈发严重。(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下活长江经济带发展一盘棋
- 部分中职招生“火爆” 需理性看待
- 《不止不休》发布“真情盛赞”版口碑特辑 口碑爆棚各界反响热烈
- 丝绸之路音乐季18日启幕 爵士钢琴家罗宁等音乐大师献艺
- 台州乱弹现代戏《我的芳林村》在新疆阿拉尔首演
- 营商环境日益优化 浙江聚焦市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 中国首次实现重度盐碱地种植蕨麻
- 江苏去年审结涉房地产案件8.9万件 推动160多家楼盘续建交房
- 探访华东地区单体最大专业影棚所在地“临影厂”
- 货架满满 价格稳稳!这个“五一”来市场买啥有啥
- 中国科学院逾270项成果亮相第二十六届高交会
- 业界专家相聚山东青岛共话自动化产业未来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做研究保持好奇心很重要
- 江西安福:统战赋能文旅产业 助推特色景区出圈
- “绿”满乡村 广西赋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
- 2024年末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08.34万亿元 同比增8%
- 福建漳州提升防暴雨应急响应为Ⅲ级 福建土楼南靖景区临时闭园
- 陕西旬邑:马栏石门林区金钱豹频繁“出镜”
- 11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34元 上调1个基点
- 第十四届辽宁跨采会开幕 吸引31个国家和地区采购商参加
- 热门推荐
-
- 中国探索出黑土地保护关键技术 东北保护性耕作8300万亩
- 新疆石河子市:“龙行龘龘 福满军垦”迎春灯会年味浓
- 中俄“水上花”祭扫活动在界江上举行
- 哈萨克斯坦防洪形势严峻 多地进入紧急状态
- 科技力量织就未来新生 第十三届全国针织科技大会启幕
- 南航新开、加密多条阿勒泰航线
- 中国财长撰文:加快落实一揽子隐性债务化解政策
-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2024年旅客吞吐量8733.6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 澳大利亚小兄妹钟情中国武术:一起习武风雨无阻
- 一图看懂|居家隔离 如何避免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
- 泰国总理选举进入“下半场”
- 广东省第十届风筝锦标赛在中山开幕
- 大连港迎来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地中海尼古拉马斯特罗”轮
- 中国著名海岸和近海工程专家邱大洪逝世
- 最强烈回应!马斯克回击外界“反犹”指控
- 相同的剧情 无解的问题
- 第五届世界青瓷大会浙江杭州启幕 中外青瓷爱好者齐聚
- 第十三届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开幕
-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中法文化交流越丰富越深入人心 | 中法老友记
- 纤维素制成闪光材料无毒可降解 或彻底改变化妆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