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3年)》在蓉发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中新网成都9月7日电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7日在成都开幕。在开幕式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发布了《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3年)》(以下简称“指数”)。
张立表示,当前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呈现四大新态势。一是我国显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同时带动上游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显示技术持续更新迭代。三是显示应用场景正在向“多点开花”转变。四是绿色化、低碳化成为企业关注重点。
“从指数的整体评估来看,我国显示产业呈现出成长性、周期性和集聚性等特征,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基础,产业吸引投资总体超过1.4万亿元,五大显示技术竞相发展,迭代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形成了车载、医疗健康、公共显示等六大新兴显示应用。”张立说。
张立表示,我国显示产业同时表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特色和新格局。从区域布局来看,我国显示产业已经形成了各具发展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十大城市,合肥、深圳、成都等地依托完善产业链、先进技术和产能规模等优势位居前三位。从人才供给来看,北京、上海和深圳凭借科研实力和企业基础成为人才交流最活跃的前三个地区,成都、合肥、南京等地也为我国显示产业培育了大量人才。从投资重点来看,资本关注重点从面板制造向产业链上游和应用环节转移,面板产线投资趋缓,上游材料投资获得的关注度则比设备领域更高。从技术发展路径来看,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显示产品带来新的场景应用,同时也推动了显示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张立同时指出,我国显示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宏观层面,经营主体相对分散,产业集聚发展有待加强;二是创新层面,创新资源集聚不足,技术引领能力亟待提升;三是市场层面,传统应用增长乏力,新兴市场增长不及预期;四是生态层面,配套能力依旧薄弱,支撑平台服务尚不成熟。
结合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张立对我国显示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发挥TFT-LCD产能优势,强化AMOLED技术创新能力,注重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储备。二是加强面板企业与上游企业协同合作,关注产业链供应链均衡发展。三是探索新型显示与新能源汽车、5G、物联网的融合创新发展路径,加快开发新应用,着力打造新市场。四是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引培力度,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月10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上升0.2%
- 北约不断拱火,军援再次加码!美援乌新计划首次包括贫铀弹
- 云南开行“象往号”省内环线旅游列车
- 中国首个超深气田累产天然气突破800亿立方米
- 探访新疆兵团“城市美容师”:“一人脏”换万人净
- 【光明网评】国庆假期壮阔场景,彰显中国经济强大韧性
- 中国内地将实现超高压电网省域全覆盖
- 酒店预订后“不可取消”是霸王条款
- 俄国防部称乌军再次试图对克里米亚大桥发动袭击 乌方暂无回应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福:小小“灵芝伞”撑起致富“大产业”
- “国潮汉风年 地道徐州味”2025徐州文旅新春消费季全面启动
- 去年中国警方破获经济犯罪案件7.8万起
- 我国首位巴克利奖获奖者薛其坤:要做有“品位”的科研
- 中国嵩山少林寺将建博物馆
- 北京明确老楼加装电梯全套规范流程
- 黑科技赋能沉浸式文旅 浙江M511何以出圈?
- 暑期“博物馆热”升温:多家博物馆开启“夜间模式” 扮靓夏日文旅生活
- 智利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升至131人
- 三轮袭击过后,以色列对伊朗行动结束 伊朗誓言报复
- 3954标箱!这个班列5次刷新单月发运量历史纪录
- 热门推荐
-
- 虚构退货实为转卖,两人利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机制骗取三百万被抓
- 宁夏银川启动移风易俗宣传月系列活动 掀起文明“赶集”热潮
- 最后期限已到 特朗普拒绝就这一案件出庭作证
- 整治“换钱党” 公安部专项行动捣毁地下钱庄百余个
- 广西贺州同古互通立交改造项目建成通车
- 产前健康饮食或降低儿童自闭症风险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长期咳嗽咳痰还咯血 背后的沉默杀手竟是它
- 美官员:美国和乌克兰将签署安全协议!
- 湖北织密建筑工地“防尘网” 智慧施工“锁”扬尘
- 星巴克2023财年第四季度在华新开门店数创新高
- 山西:到2025年底全省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
- “院士农业”农文旅赋能 湖南长沙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河南28家博物馆晋级第五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
- 我国发现新冠新药并获专利!其抑制病毒能力排名靠前
- 杭州实行“商业外摆”2.0版 文明风与烟火气同行
-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单日发电量超10亿度
- 大变局下的职场人生 长篇小说《秋疯》首发
- “沉默肺炎”偷摸来了?免疫力低的人要当心
- 两部门派出多个工作组实地调研 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