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开行“象往号”省内环线旅游列车
中新网昆明11月18日电 (邓瑜)记者18日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首趟“象往号”云南省内环线旅游列车17日在昆明站首发,载着480名游客开启一场环滇旅行。
图为首次开行的“象往号”云南省内环线旅游列车。杨紫轩 摄
“象往号”云南省内环线旅游列车是结合云南旅游特色和旅游市场需求,推出的滇南、滇西、滇东旅游环线等不同线路、不同主题的谱系化旅游产品。
首次开行的“象往号”云南省内环线旅游列车主题为“从雪山到雨林”,列车从昆明出发,一路游览保山、丽江、香格里拉、大理、西双版纳等,从温暖的春城到雪域高原、从皑皑雪山到绿意盎然的雨林,旅游列车线路将云南雄壮奇险的高原雪峰、孕育生命的热带雨林、奔流直下的大江大河、静谧旖旎的高原湖泊串联起来,让游客坐着火车便能感受到云南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及立体气候所造就的独美风景,在11天的行程中穿越春夏秋冬。
图为首次开行的“象往号”云南省内环线旅游列车内部。杨紫轩 摄
云南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悠久厚重,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入滇。而交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近年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推进云南铁路网建设,以昆明为中心,连通州市、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路网结构日益完善,为“快旅慢游”提供了有效保障。
与此同时,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响应国家有关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要求,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铁路运输和旅游资源优势,设计推出了系列旅游专列产品,形成了“铁路+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铁路“精品旅游”,并延伸铁路服务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共同发展,满足游客出行需要。(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媒:美联储激进加息抗通胀害苦美国中产阶级!
- 新政后首个双休,多盘来访量提升
- 湖北宜昌开建超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
- “黄昏门诊”解错峰就医难
- 美国将为乌克兰提供价值21.75亿美元的安全援助
-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三部门:到2035年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体系全面建成并稳定运行
- 中国证监会拟加强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
- 广东非遗生活空间揭牌运营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迎“百模大战”,专家称数据存储需求将大量增长
- 护肤也有“专属私教”?一堂美丽课 玩转个性化护肤新潮流
- 锦绣中国年 | 春节假期湖南累计接待游客3686万人次 传统年味浓
- 美媒:美国政策正将种族贫富差距永久化 对民主和社会健康构成威胁
- 全国农民教育培训教师说课大赛总决赛在湖南郴州举行
- 国铁集团:10月7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5万人次
- 首届中韩(山东)技能人才交流合作大会在威海启幕
- 追极光、赏盐湖、观瀑布 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打卡大美中国绚丽秋景
- 韩国留学生: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丨风华102载·世界观
- “存量时代”破解土地制约 浙江首个工业综合体开园
- 中新健康丨创新药“出海”热潮中,谁赚了?
- 热门推荐
-
- 我国首个IEC系统委员会秘书处成立
- 院士专家齐聚安徽淮北 共话新型半导体融合创新发展
- 美媒:以防长称将向拉法派出更多部队
- 2023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武汉开幕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北京市网信办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自媒体”账号9000余个
- 国产大飞机来了!C919今天开启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 国家发改委: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2%
- 新疆海鲜火爆出圈,养殖户为何喜忧参半?
- “初冬体感”上线,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 中国国内涉海距离最长的城市燃气管线在山东青岛通气投用
- 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 2024带给我们的Passion
- 新疆移民管理警察戈壁夜寻4小时救助迷路工人
- “多彩非遗,晋在身边” 山西文旅推广活动在天津举行
- 《中国政府发展研究报告(2022—2023)》发布
- 天下客商云集于此 广交会靠什么打破国际贸易僵局?
- 山西省政协委员程芳琴:构建废弃物综合利用创新链 服务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
- 江苏扬州创新推出文旅项目 打造“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
- (特写)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守护“嫦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