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速微尺度3D打印技术面世 有望促进生物医学等领域发展
科技日报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高速微尺度3D打印技术——卷对卷连续液体界面生产(r2rCLIP),其每天可打印100万个极其精细且可定制的微型颗粒。这一成果有望促进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相关论文13日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3D打印技术制造出的微颗粒广泛应用于药物和疫苗输送、微电子、微流体及复杂制造等领域,但大规模定制生产此类颗粒极富挑战。
r2rCLIP是基于斯坦福大学迪西蒙尼实验室2015年开发的连续液体界面生产(CLIP)打印技术,CLIP可利用紫外线光照,将树脂快速固化成所需形状。
最新研究负责人、迪西蒙尼实验室詹森·克南菲德解释说,他们先将一张薄膜送入CLIP打印机。在打印机上,数百个形状被同时打印到薄膜上;随后,整个系统继续清洗、固化并移除这些形状,这些步骤都可根据所需形状和材料进行定制;最后,薄膜被卷起。整个过程因此被命名为卷对卷CLIP,能大规模生产形状独特、小于头发宽度的颗粒。
研究人员表示,在r2rCLIP面世前,如果想打印出一批大颗粒,需要人员手动处理,这个过程进展缓慢。现在,r2rCLIP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每天制造出多达100万个颗粒。借助新技术,他们现在能利用多种材料,快速创造出形状更复杂的微型颗粒,如利用陶瓷和水凝胶制造出硬颗粒和软颗粒。其中硬质颗粒可应用于微电子制造,而软颗粒可应用于体内药物输送。
研究团队指出,现有3D打印技术需要在分辨率与速度之间找到平衡。有些3D打印技术可制造出更小的纳米级颗粒,但速度较慢;有些3D打印技术能大规模制造出鞋子、家居用品、机器零件、足球头盔、假牙、助听器等大型物品,但无法打印出精细的微型颗粒。而新方法在制造速度和精微尺度之间找到了平衡。(科技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东创建并升级电动自行车行业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 可穿戴设备,还能缓解疼痛?
- 5G普及率折射数字经济活力
- 山东执“绿笔”做好“生态+”文章 持续释放绿水青山红利
- 广州白云区建文旅体产融发展大平台 投资超百亿元
- 美媒:红海危机表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所有国家都至关重要
- 沈阳市社会各界捐赠物款支援葫芦岛救灾工作
- 新闻1+1丨新国标即将实施 电动自行车行驶如何更安全?
- 顺利度过超长假期有四招
- 下单成年陪玩来的却是未成年人?记者调查陪玩行业乱象
- 2024年浙江省畲乡农民丰收节在龙泉举行
- (第七届进博会)GE Vernova高管:AI电力需求激增为能源公司带来市场机遇
- 莫让不实举报“背刺”教师群体
- 硬卧下铺道德困境可否有解?
- 货车司机在服务区被开罚单?江西交警:行驶超6小时,触发疲劳驾驶预警
- 湖南数字化保护古籍 探索古籍产业化发展
- 上海求解城市更新新思路
- 当代作家阿来读者见面会在拉萨举行
- 编剧陈宇揭秘《满江红》:张艺谋对创作没限制 下部戏已在构思中
- 广西力推中华文化“出海” 与东盟共享“文化盛宴”
- 热门推荐
-
- 交通运输部:3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8283万人次
- EMF2024国际合作交流会举办 聚焦全球热门议题
- 历时近十年建设!川青铁路成黄段德胜隧道贯通 年内有望通车
- 爱他美发布“探索礼盒” 李娜首次发表“自护力”宣言
- 财政金融助企“释能” 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有何“妙招”?
- 全国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召开
- 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突破20亿人次 创历史同期新高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3年少儿频道创新节目片单
- 浙江东阳发现一处文物点 专家初步判断疑似宋朝古墓
- “2025尼泊尔旅游年”暨中国新年嘉年华在加德满都启动
- 柬埔寨西北地区掀起汉语学习热潮
- 年纪轻轻就“糊涂”了?这病可不是老年人专利
- 长征路上学党史丨红军兵站贡米飘香
- “没有谈判余地” 美国两党争斗加剧债务上限困局
- 孩子游戏成瘾,“解药”在哪里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举行会谈
- 文明遇鉴|一座白塔,见证中尼文明交流的历史之约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建阳:三代茶人的坚守成就匠心
- 辽宋夏金为何共奉“中国”之号?(下)
- 中经评论:“在一起”格局需再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