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度过超长假期有四招
中、高考结束,从高度紧张到突然松弛,考生们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惑,面临近三个月的超长假期,该不该“放飞自我”?选择大学志愿应该遵从内心,还是顺从家长?如何调整好心态,踏上人生下一阶段新的旅程?最近,记者采访了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请他针对“考后心理期”的常见问题,为学生和家长支招儿。
困惑1 放飞自我好不好?
■建议
不妨学点儿技能
无论中考生还是高考生,寒窗苦读数年,终于跨过人生的重要节点后,高度紧张的心态突然松弛,很多人选择上网打游戏、追剧、聚餐等方式玩乐,作息时间可能变得毫无规律,甚至通宵达旦。
“这时候孩子们的状态,就像一只充满气的气球突然松开口,会在空中乱飞。”宋少卫说,每年中高考结束后,都会有一些考生因为过度“放飞自我”而出现一些心理或生理上的问题,甚至影响健康,“近几年我们经常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考生考后连续通宵玩网游导致视网膜破裂等消息,其实这都是一种过度放纵的心理驱使的,当孩子们的体能被消耗殆尽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问题。”
对于中高考后的这段时期,考生们即使没有学业的负担,也需要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制定一个假期计划,“考后可以有一段完全放松的时间,但这种放松并不是没有正常生理习惯的放纵。”宋少卫建议,考生们不妨利用近三个月的超长假期学习一些技能,“可以是自己想学的一个运动项目、一件乐器,或者是给家人做一顿营养早餐,培养兴趣、养成生活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做个‘时尚博主’,用博客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困惑2 志愿填报听谁的?
■建议
家长不要一味地“安排”
高考之后,志愿填报是每个考生家庭的头等大事,选择大学志愿时,家长的考虑更务实,考生则更多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在理性和感性的碰撞之间,不少家长和孩子容易产生分歧。
有这样一个男生,从小喜欢画画,在学习过程中又对桥梁产生了浓厚兴趣,高考的理想目标是报考同济大学的建筑系,然而最终的高考成绩与预期分数相比稍低了一点儿。男生的父母希望他能留在北京读书,按照父母安排好的道路上学、工作。但是这名男生却执意选择了京外的一所“名气不大”的大学,给出的理由也有理有据:这所大学建筑系的桥梁专业在全国排名领先。双方产生了较大的争执。宋少卫说,在他看来,孩子有自己明确的想法是件好事,因为步入大学就意味着他们的半只脚已经踏入了社会,需要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做考虑,而这名男生非常清楚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也为自己确立了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当这名男生向家长明确表示,自己会在本科阶段继续努力学习,研究生一定要去同济大学或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时,家长其实很高兴,也认同了孩子的想法。”
当家长和孩子在填报志愿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和矛盾时,首先要稳定情绪,不要为了斗气而互相攻击;双方要彼此尊重,心平气和地讲出各自的观点,家长和孩子可以把分数、兴趣、地域等因素都纳入填报志愿的考量范围,给它们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考虑,最终得出结论。“如果孩子的目标明确合理,家长要学会适度放手,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地‘安排’;但如果孩子的想法很盲目,甚至是因为一个非决定性因素,比如有的学生和男(女)朋友约定好要上同一所大学,但自己的分数可以上更好的学校,还有的学生和同学打赌只报一个志愿学校等,这时候,家长需要针对孩子做出选择的价值观,给他们一些侧面的建议。”
困惑3 分数不理想心态咋调整?
■建议
给自己一些正向心理暗示
高考放榜后,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考生超常发挥,成为“黑马”,也有考生发挥失常,成绩并不理想。在长期的青少年心理研究工作中,宋少卫总结了一个“高考成绩公式”,他说:“最终的考试成绩其实受到考生的实际水平、考题适应性、临场心理发挥、选择题盲答偶然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考生反映超常发挥或发挥失常,其实是很常见的现象。”
成绩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目标的考生,应该如何调整好心态?宋少卫认为,考生们要给自己一些正向的心理暗示,“虽然考试缺少的分数,没有让你考上自己最理想的大学,但是可以将它看作是在引导去遇见人生中注定遇到的人,经历影响自己一生的事,这条人生轨迹里一定有更美的风景。”
对于有复读想法的考生,宋少卫建议要综合考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慎重做出决定。他曾接待过一名复读了两年的考生,“他的目标特别明确,就是要考北大,第一年高考成绩距北大的分数线只差2分,复读后第二年成绩差了1分,而第三年成绩差了5分,这个孩子的心态完全崩了。”宋少卫说,其实选择复读意味着考生和自己的家庭都要面对很大的挑战和压力,而且每一次考试都存在不确定性,考生考题的适应性、临场心理发挥等因素都会变动。
针对实际成绩和自己理想学校分数线差距较小的考生,他建议不妨把目标放得更长远一点,在研究生阶段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有一两个小遗憾,也未尝不可。”同时,他建议家长要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问题。
困惑4 怎样快速融入新环境?
■建议
利用假期练练“脱口秀”
对于中考生来说,升入高中意味着即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进入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很多学生会担心原来的生活圈和朋友圈被打破,不少学生会在心里打上许多问号:新学校怎么样?我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和同学?我能融入新的班集体吗……甚至有学生在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和一个个陌生面孔时,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沟通。
宋少卫就曾经接待过一名封闭自我的男生,刚升入高中时因为不适应新环境,特别不爱和人交流,同学们也对他“敬而远之”,人际交往上的困难渐渐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升入高中这个新环境的同时,在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些学生便产生了比较消极的态度。”
如何调整好入学的心态?宋少卫建议,学生们需要在进入高中前的假期提前做一些准备,脱口秀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表达、抒发情感、提升情商的方式,“可以邀请家长做自己的听众,从自我介绍或者有趣的‘谐音梗’开始,做一些简单的脱口秀练习,在表达自我中增加自信,甚至还可以做一些说明类、议论类的脱口秀训练,培养逻辑感,为高中阶段的写作打下基础。这样一种亲切有趣的交流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们人际交往能力和情商的提升,对融入新环境很有帮助。”
本报记者 李祺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贵州“村超”“村BA”流量变现 “五一”假期持续火爆
- 2023年末中国男比女多3097万人
- (新春走基层)“烧火塔”祈福 品乡愁佑平安
- 海口警方依法打掉3个代办落户“非法中介”团伙
- 英国多塞特郡一家养老院发生事故致3人死亡
- 探馆广交会 采购商越来越认可“中国设计”!
- “苦苦求生却无人理睬” 移民儿童在美边境拘留所病亡
- 江西书院古籍文献鉴赏晒书活动举行
- 动画片《小龙子:南海缘起》:向少年儿童传递海洋意识
- 武汉时装周开幕 国风国潮惊艳亮相
- 绥佳线发生一起货物列车刮碰施工作业人员事故
- 江苏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 “90后”选手占71%
- 福建永定:月圆楼圆人团圆
- 哈里斯提前锁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 准备好了!天津青年志愿者即将奔赴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服务岗位
- 美最高法院大法官托马斯申报去年曾接受富豪资助旅行
- 网传深圳二手房下架参考价 超七成房源低于参考价成交
- 联邦快递开通越南胡志明市至中国广州全新货运航线
- 尺素金声|精准帮扶,助力小微企业提质增效
- 网友分享的登山路为何“行不通”?
- 热门推荐
-
- 厦门借力“金鸡百花”打造中国影视产业新高地
- 全国性研究显示:气候变暖或增加自杀风险
- 2月2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4893.9万人次
- 取材自闽南渔村 11位北欧艺术家作品亮相厦门
- 受台风“格美”影响 国铁南宁局停运或调整部分旅客列车
- 长江中下游汛情形势严峻 长江委持续强化防御措施
- G7峰会前日本民众接连抗议,该让日本政府警醒了
- 退伍军人的新乡贤故事:“组团”义务救援 反哺家乡共富
- 报告:2022年全球旅行需求强劲复苏 入境旅游爆发式增长
- 如此赏景客 村民不欢迎
- 塞浦路斯外长到访哈萨克斯坦
- 楼市调控优化频频,如何满足“新期待”?
- 苏彦韬:搭建美中文化交流之桥 让中国电影被“看见”
- 浙江省消防救援局正式挂牌
- “车厘子快线”来了!各地年货供应“快”“多”“鲜”→
- 儿童支原体肺炎发进入高发季 医生提醒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 沪深北交易所发布2024年全年休市安排:除夕当日休市
- 非遗年味起 看各地如何迎蛇年
- 珠江流域韩江发生2024年第2号洪水
-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取消DAEWOONG BIO INC.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中选资格并将该企业列入违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