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缘何掀起“和解潮”?
(国际观察)中东缘何掀起“和解潮”?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电 题:中东缘何掀起“和解潮”?
中新社记者 薄雯雯
近来,中东地区“和解外交”频现,多国关系呈“回暖”态势。
本月,沙特和伊朗在北京达成协议同意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土耳其外长十余年来首次访问埃及、叙利亚总统到访阿联酋……中东“破冰”消息频出,不禁引人发问:这股“和解浪潮”缘何而来?
“和解潮”呈三大动向
中东问题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董漫远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中东“和解潮”从三个层面展开。
一是地区“老对手”关系缓和。董漫远举例称,“昔日宿敌”沙特与伊朗改善关系,不仅有利于大范围缓解地区紧张局势,而且也影响带动着阿拉伯国家同土耳其等非阿拉伯国家缓和关系。
二是阿拉伯国家内部团结恢复。“沙特、阿联酋、埃及等一批阿拉伯国家开始缓和同叙利亚的关系,有助于阿拉伯世界形成团结合力,这既对地区发展有好处,也利于世界多极化发展。”
三是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关系“回暖”。董漫远表示,2020年以来,阿联酋、巴林等阿拉伯国家陆续与以色列建交,在中东“和解潮”带动下,现在又有一批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展开各种渠道的接触,或将发展实质性关系甚至实现关系正常化。
董漫远注意到,此轮“和解潮”以改善安全环境为主要特征。“这三大缓和动向已在大大改善地区安全环境,而安全环境改善等同于发展环境改善,这为阿拉伯国家全面回归发展主题提供了相对适宜的地区条件。”
内外因素助推“回暖”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实施中东战略收缩政策以及中东地区对安全与发展的需求是中东外交“回暖”的重要驱动力。
“美国的中东政策无法给地区盟友带来安全感是最大外因。”董漫远分析称,美国“能源革命”后,其与沙特、阿联酋等产油国从“利益捆绑”关系转变为竞争关系,引起海湾国家高度警觉。此外,美国出于“大国竞争”考量,从奥巴马政府开始,到特朗普政府,再到如今的拜登政府,不断从中东地区收缩战略资源投入。“再加上美国从阿富汗仓皇撤军导致信誉严重受损,使中东盟友对美国的安全承诺产生怀疑,形成对美国‘信不过、靠不住’的局面。”
从地区内因来看,董漫远指出,过去十余年间,受“阿拉伯之春”冲击,地区国家的经济和民生普遍遭遇困难。同时,沙特、阿联酋等介入也门冲突的国家也意识到,八年内战并未带来自身安全环境的改善,反而劳民伤财,致使安全困境加剧、发展机遇丧失。
当前,一大批中东地区国家已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去年12月“三环峰会”期间,中阿峰会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通过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各项机制深化中阿各领域合作;中海峰会决定建立并加强中海战略伙伴关系,就未来5年在政治、经贸、能源、文化和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作出规划;中沙峰会达成多领域合作共识,尤其强调继续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沙特“2030愿景”的对接。
启迪广大发展中国家
在董漫远看来,中东“和解潮”的一大世界意义在于启迪更多发展中国家扩大自己的战略自主空间。“自己要掌握自己的安全命运、发展命运、治理命运,把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非寄托于域外力量之上。”
“中东局势缓和有利于地区国家增进团结、振兴经济、改善民生,造福于当地人民。”董漫远表示,“和解潮”印证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充分说明通过对话协商可以化解矛盾分歧、改善外交关系、降温地缘热点。
然而,“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依旧是中东地区安全与发展的最大威胁”。董漫远提醒,美国仍试图破坏沙特与伊朗关系缓和的进程,联合以色列等国渲染伊朗的地区威胁,千方百计为伊核谈判设置障碍。
他还表示,地区国家间根深蒂固的领土、资源、民族、教派等矛盾,以及恐怖主义干扰,都将继续是中东地区必须面对的挑战。(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天津海关首票高级认证企业分送集报免除担保业务落地
- 美国人口普查局:美国儿童贫困率两年翻一番 刷新纪录
- 定向培养能否治好文物全科人才缺乏“顽症”?
- 天冷嗜睡暴食?当心季节性抑郁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伊犁看草原!
- 签约超10亿美元项目 重庆鼓励外资参与国企改革
- 黑龙江:“小雪首日”无大雪 最低温-25℃
- 今年前四个月北京PM2.5累计浓度同比下降11.6%
- 台湾青年走进宁夏:百闻不如一见
- 中新人物|倪虹洁:没有年龄焦虑 希望80岁还在演戏
- 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将启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 世界超高海拔地区抽水蓄能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 中新真探:吃辣会导致胃溃疡吗?
- 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
-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会见利兹市议会领袖路易斯
- 2024年河南外贸总额超8200亿元 对东盟进出口最多
- “民歌大观”回荡怒江大峡谷
- “羊了个羊”,火不了太久
- “杜苏芮”以强台风级登陆中国 10余省份将掀强风暴雨
- 《九龙城寨》满意度领跑“五一”档 多元影片丰富假期文娱消费
- 热门推荐
-
- 《消失的她》领跑端午档,暑期档接力佳片不断
- 俄罗斯一居民楼发生局部坍塌事故 死亡人数上升至10人
- 特写:阿斯塔纳奏响多国军乐之声
-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世界大环境下的中国经济
- 特朗普入驻TikTok并发布第一条视频 称这是他的“荣幸”
- 2024年天津港接待国际邮轮达100艘次 进出境旅客超34万人次
- 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建成铁路客站1842座
- 广西核发第一批港澳台居民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
- 江苏无锡2023年GDP预计超1.5万亿元
- 海外网评:在枪声中告别2023,美国平安夜难平安
- 2024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将启
- 中国智能科技展在马来西亚举行
- 系统调研特色村寨 《村寨志》如何为村落文化建档?
- 首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CIAC)获奖名单揭晓
- 从“头回客”到“回头客”:以进博为媒,中国正与世界双向奔赴
- (走进中国乡村)一村之戏 “婺江源头婺剧村”的百年传承
- 科学十年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青海电网高海拔地区输变电设备外绝缘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
- 芬总统:连接芬兰和爱沙尼亚的天然气管道泄漏或由“外部活动”造成
- 今天下午至夜间北京预计受外来沙尘影响 明天空气质量将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