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还原20年前重大失误:英美靠乌龙情报发动伊拉克战争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0年前,在美国以一管成分不明的白色粉末作为伊拉克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s)的“证据”后,英美等国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伊拉克战争。英国广播公司(BBC)13日报道称,BBC的最新纪录片《伊拉克战后20年》通过对一系列知情人士的专访,还原了战前情报工作一连串的重大误差。
报道称,2001年年末,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情报人员专程赴英,与英国军情六处(MI6)的同僚进行了一次密会,首次提出美国对伊开战的计划。
BBC称,相比寻找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武器”,美国人的真实意图就是推翻萨达姆。时任CIA“伊拉克行动组”负责人卢埃达说:“就算萨达姆手上只有一根橡皮筋或者别针,我们也依然会侵略伊拉克。”这场会面过后,时任MI6处长迪尔洛夫向时任首相布莱尔进行了汇报。然而,直至2002年的春季,MI6驻伊拉克的特工们都没有发现任何“武器”的相关证据。
在这样的局面下,美英情报部门制造了一连串的“乌龙事件”。2002年9月12日,迪尔洛夫声称发现了“重要线报”,他在未得到专家审核的情况下径直前往唐宁街,对首相汇报了这一情况。但所谓的“情报来源”一连数月都未能产出有效成果。据测,这很可能是投机分子为了发财或推倒萨达姆而有意制造的“烟幕弹”。之后,一位叛逃到约旦的原伊拉克情报人员声称萨达姆拥有“移动生化武器实验室”,时任美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上的“洗衣粉”世纪谎言正是基于此。但事后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找到所谓的“移动实验室”时,发现只是一辆蛛网密布的冰激凌车。(环球时报 纪双城 刘皓然)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稻子组合”再唱《打秧鼓》:冀云南民族音乐更“流行”
- 外汇市场稳健运行有“底气” 我国坚定不移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 “阳”了后你还在“咳咳咳”吗?
- 新业态劳动维权有新解 “不完全劳动关系”界定有新突破
- 最新消息:普京与金正恩正式会晤仪式在平壤举行
- 中国央行: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 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启幕 探寻中国高质量发展合作新机遇
- 释放夏日多巴胺 数百平粉色沙滩“空降”上海北外滩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会见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森蒂诺
- 广西举办“侨约八桂—助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活动
- 中新健康 | 海内外专家学者福州共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
- 今天是世界防治肥胖日 你知道啥是“五高”吗?
- 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达739.94亿元
- 知名药企老板、“中国巴菲特”被留置
- 宁夏银川:打通“民心路” 串起幸福城
- 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十周年 西安“钢铁驼队”织就商贸新丝路
- 快捷酒店价格,为何直追星级酒店?
- 湖南多举措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 山西45个县(市、区)5月以来累计降水量偏少50%以上
- 2023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在福建泉州启幕
- 热门推荐
-
- 人民艺起评:严惩文物犯罪 护佑文化传承
- 潘功胜:各方应合作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
- 年味经济观察丨“前方排队120人”,东北洗浴上演春节特别版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昔阳:农文旅融合火出圈 国庆假期迎40万游客打卡
- 海外网评:金砖迎新,汇聚团结合作的“南方”力量
- 华为侯金龙:打造三新基础设施,迈向数字能源新时代
- 菲中合作有利于亚太和平发展(国际论坛)
- 映客527赛事华彩落幕 冠军主播:“真诚和努力成就了我”
- 年轻汉文化爱好者在德国柏林体验汉服之美
- (新春走基层)“前童元宵行会”何以成为国内外游客必看盛事?
- 11月20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13个点
- 浙江“订单班”观察:政社如何联动拓宽就业渠道?
- 黎巴嫩真主党宣布卡西姆为新任领导人
- 央行: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 做好适老化、国际化等服务安排
- 亚蓉欧“空铁联运”国际班列在蓉首发
- 中越边城广西龙州“小火车”助力特早熟柑“甜蜜”增收
- 非遗进景区 激发新活力
- 中国算力全球第二:“大力”如何出奇迹?
- “同上一堂科学课”主题活动:青年科学家杜鹏揭秘跨物种基因工程
- 加拿大“当代白求恩赴华公益之旅”重启 专家临行谈白求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