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酒店价格,为何直追星级酒店?
【民生调查局】
中新网8月13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前有“酒店最近为何涨价凶猛”,后有“月薪2万住不起如家汉庭”。暑假期间,酒店涨价话题频频引发热议。
有人现身说法,“原本预订的房间580元一天,续住时,发现已涨到900多元”,有人好奇,如今热门城市的快捷酒店价格为何直追星级酒店?
近期的酒店涨价缘何而起,又是否合理?
价格翻倍,这个暑期酒店价格“飙了”
暑期不少热门城市迎来了客流高峰。出行的旅客却发现,一些旅行、研学热门城市的酒店正在涨价。
“8月中旬去北京,在携程上搜索后发现,平时常住的酒店价格都涨了30%至50%。”李鹭(化名)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去外地出差。近期,他明显感受到了酒店价格的上涨。
“相比高星级酒店,某些连锁酒店涨得更多,黄金地段的全季、桔子水晶、漫心、亚朵酒店等,价格普遍在600至1000元,较淡季的价格涨了50%至100%。”李鹭告诉中新财经记者。
这不仅是李鹭的感受。多位网友提到,之前如家、汉庭等经济型酒店普通房间价格约为300元多一晚,但暑期前后突然上涨。
近日,中新财经记者登录某在线预订平台,选择热门景点附近的如家、汉庭、锦江之星、速8等经济型酒店,将它们近期价格与9月份价格进行对比,近期价格明显较高。
以如家商旅北京天坛南门景泰地铁站店的大床房为例,8月19日入住的价格是622元起,9月16日入住的价格仅为303元起,价格相差一倍。
对此,该酒店工作人员将其归结于暑期因素。“接下来的‘十一’假期,大床房门市价已涨到700多元,若临近国庆预订,价格或会更贵。”
携程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暑期以来,青岛、大连、哈尔滨酒店支付均价环比五月增幅为26%、26%、17%。
有消费者反映,“搜了一下青岛酒店8月份的价格,有些比平常涨了三五倍。”
谁给了酒店涨价的底气?
热门城市酒店尤其是经济型酒店,为何“越来越贵”?
“此前积压的旅游需求在这个暑期得到释放,旅游、研学市场火热下,热门酒店就变得紧俏,供不应求下,其价格自然会上浮。”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李柏文向记者表示。
据北京时间客户端消息,截至7月22日,暑期来京游客总量、来京团队游客量、酒店在住游客量均比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50%。通过对全市800多家三星级及以上档次酒店监测,平均出租率超80%,城六区出租率达到90%。
对于网友热议的“月薪2万住不起如家汉庭”,汉庭酒店母公司华住集团方面回应媒体时也提到,旅游市场快速复苏,而酒店行业的供给恢复速度还没有完全同步,供需的不匹配导致部分热门地区价格波动明显。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酒店业设施27.9万家,较2020年初减少17.5%;客房总数1426.4万间,较2020年初减少19%。
在李柏文看来,此次酒店价格上涨还有成本因素。“像之前酒店业很多员工流失,如今市场虽快速恢复,但直接补充比较困难,就存在用工成本上升的问题。”
“另外,此前酒店业表现较为低迷,酒店大多面临亏损。现在旅游回暖,客流量上来,酒店也需要提价来弥补损失。”李柏文称。
记者注意到,近期首旅酒店、锦江酒店均公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受益于休闲游及商务差旅消费需求明显释放,两家酒店的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显著改善,上半年预计扭亏为盈。
华住集团虽还未公布上半年业绩,但公告显示,公司的Legacy-Huazhu业务今年第二季度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121%。对此,华住集团解释,“该复苏持续由本季度强劲的旅游需求支撑,且主要受日均房价上涨的推动。”
“涨价应在合理的幅度内”
提价虽带动了酒店业的业绩回暖,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却是一种负担。有网友就表示,“旺季酒店小幅度涨价无可厚非,但动辄翻倍,是不是涨得太过了?”
九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闫兵告诉记者,酒店受到区位、气候、节假日等因素的影响,其价格会有波浪式的起伏调整,这些都属正常的市场规律。
“但如果商家仅图一时的经济利益,无度涨价,则可能影响游客的消费感受,进而对该地的旅游业产生间接影响,即便从经济规律的角度分析,涨价也应当在一个合理的幅度内。”闫兵认为。
不少消费者在出游时遇到目的地酒店集体涨价的情况,“搜了一大圈,找不到一个便宜酒店。”
对此,闫兵表示,如果出现一个区域内的商家集体联合哄抬价格的情况,则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以及文旅部门可以对违法行为依法查处。“若消费者发现一定区域内出现不同商家联合恶意哄抬酒店价格的情况,可以向当地文旅及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在赣台胞台属齐聚南昌迎春联谊:共叙友情 共谋发展
- 你吃的水果几成熟?透视小果子背后的大问题
- 安徽发布服务保障大黄山建设检察典型案例
- 北京地铁:早高峰计划加开客运列车28列
- 全国各地摄影师相聚南京牛首山 镜头捕捉牛首山冬之韵
- 北美票房:《魔力麦克3:最后之舞》首映拔头筹
- 北京市文旅局:及时妥善处理游客投诉和退团退费纠纷
- 中国红基会:“以工代赈”项目将帮扶村庄实现可持续受益
- 2023国际商协会大会在皖举行 28个国家和地区代表议合力
- 澳大利亚现南北极端天气:北部酷热难耐,南部降雪来袭
- 女高音歌唱家孙秀苇领衔 “歌剧二重唱音乐会”展现和音之美
- 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针对26个区县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文旅达人穿越时空古城“寻宝记”:感受历史与现代相交融
- 深圳试水个人破产,谁能借此摆脱债务?
- 北京楼市新政“靴子落地”,降首付、降利率……影响几何?
- 马克龙抵达以色列 将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等人会晤
- 夜访森林十年如一日:“树医”高效治虫还林健康
- 新疆特色林果飘香广东 达成销售签约额近9.5亿元
- 上海2024年将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
- 心动520,“复兴号”见证20对铁路青年幸福时刻
- 热门推荐
-
- 汇率波动下的“账本”
- 锦绣中国年|龙年新春“超长假期”上海共接待游客1675.95万人次
- 浙企组团“掘金”广交会折射多重新趋势
-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这三名科学家获奖
- 重庆社保卡持卡人数突破3600万 已拓展购票、乘公交等功能
- 云南沿边产业转移紧抓中国-东盟合作机遇
- 海地一油罐车发生爆炸 已致16人死亡多人受伤
- 学者聚焦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
- 暑期“文博热”持续升温 各地博物馆开启“超长待机”模式
- 饮酒行为与受教育程度有关系吗?
- 【市场观潮】婚介机构需探索“婚介+”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中国首部字典收录多少字?走进漯河看“字圣”如何说文解字
- 河南:大暑迎“桑拿天” 高温、暴雨、强对流多警齐发
- “影院+奥运” 解锁文体消费新场景
- 《自然》最新论文: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冰川退缩或创造新生态系统
- 家电安全不容忽视 定时检查很有必要
- “石”在有趣 广西南宁一小学用石头作画呈现民族文化
- 2022年以来内蒙古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389起
- 北京石景山通报京西大悦城外围路面塌陷:未造成伤亡
- 可可西里“藏羚羊幼儿园” 迎来9只小藏羚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