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共建“一带一路”运能扩容 上海新增两列国际货运班列
中新网上海10月12日电 (记者 姜煜)据上海海关12日透露,为了支持共建“一带一路”运能扩容,近日上海新增了两列国际货运班列。
10月9日下午,“中欧班列——上海号”慕尼黑专列从铁路上海闵行货运站首发。这趟专列搭载55个集装箱,装载包含7条高端工业生产线的生成专线设备,总货值高达2700万美元,将在17天里途经6个国家,开行11000公里后直达德国慕尼黑。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中欧班列——上海号”开行两周年。自2021年9月28日运行以来,“中欧班列——上海号”已实现中欧线、中俄线、中亚线三大主要线路全覆盖。
此前,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上海海关发布29条措施,其中明确:支持“中欧班列——上海号”增开、拓展线路,指导经营单位开展场地建设。上海车站海关加强海关、场站、企业三方协同作业,实施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便捷措施,压缩货物通关时长。同时密切与班列进出境地海关的协调配合,及时解决企业在班列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障货物通关、转运、装车全流程作业顺畅。截至9月底,上海海关已累计监管“中欧班列——上海号”141列。
就在“中欧班列——上海号”慕尼黑专列首发前一天,“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首发仪式8日在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举行。首列“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除了装载东南亚水果、橡胶等产品以及云南特色商品外,还在上海芦潮港站装载了货值约645万元的电器。
“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依托中老铁路、沪昆铁路,往返老挝万象—中国昆明—中国上海,联通长江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的开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模式。
为保障首列“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开行,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畅通沪滇海关沟通渠道,梳理评估监管场所、通关模式、监管流程,提前完成系统准备、测试演练,指导企业采用全国通关一体化方式申报,对舱单、货物申报等提前开展单证预审,提升通关效率。
“上海海关将全力参与、支持中欧班列、中老铁路常态化运行,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接做好班列规划,密切与边境海关协调配合确保监管到位,持续对班列相关企业开展政策指导服务,促进铁路跨境物流整体效率提升,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上海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张骏表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购车大利好!“零首付”买车有望成真
- 文博会“成绩单” 勾勒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轮廓
- 全国冰上龙舟邀请赛在河北承德举行 近900名选手参赛
- 要求朋友圈“夹带公货”,我说不呢?
- 京北唯一森林系书店落户昌平
- 10月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1% 保持持续稳定恢复
- (新春走基层)台湾柴烧制陶与杭州宋韵文化的“双向奔赴”
- 演绎“600年活着的传承” 水井坊博物馆携手大运会彰显成都另一面
- 北交所上市公司迈入“200+”时代
- 中国税务部门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新电子税务局
- 琼州海峡海安港应急客滚泊位启用 专门运输燃油小车
- 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开幕
- 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发布关于中国游客赴巴厘岛旅游的安全提醒
- 生成式AI“拥抱”制造业,如何重塑新增长路径?
- 四川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值9574.9亿元
- 广西财政支持实施“三大行动” 大力培育高素质“兴农人”
- 认可委员会:中国已有近200家新能源汽车相关检测机构获认可
- 全国各地钱氏后裔齐聚浙江杭州 共祭钱王绍续好家风
- 台风“潭美”逼近 海南进出岛交通受阻
- 赋能大运会 智慧服务开启数字城市新时代
- 热门推荐
-
- 广西车企瞄准新能源细分市场 借“一带一路”海外发力
- 10国旅游达人山西“寻年味”:感受很“city”
- 宁夏: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可申请育儿补贴金
- 日本人口统计:2023年减少53万人,已连续15年减少
- 长沙国际传播中心揭牌成立
- 11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07元 上调85个基点
- 浙江“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带来了什么?
- 突发!刚果(金)发生沉船事故 至少80人遇难
- “感冒好了”病毒未清,会对身体有何影响
- 江苏出手就是五百亿
- 北京明年起职工门诊待遇不设封顶线
- 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
- 与中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越南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 浙江山区县“优等生”柯城:高质量发展“成势”
- 重大工程项目有序推进 激发经济换挡提速
- 科技赋能 江西南昌“智慧”夏管促粮丰产助农增收
- “环时深度”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中国担当受赞赏
- 澳大利亚前特种兵涉嫌在阿富汗滥杀平民被逮捕
- 2月26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8870万人次
- 社会物流成本稳步下降,实体经济“筋络”更加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