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大地震12周年 福岛核事故阴影仍未消散
(国际观察)日本“3·11”大地震12周年 福岛核事故阴影仍未消散
中新社东京3月12日电 题:日本“3·11”大地震12周年 福岛核事故阴影仍未消散
中新社记者 朱晨曦
11日是日本“3·11”特大地震灾害12周年纪念日。截至目前,包括核污染水处理、灾区重建等问题在内,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仍在持续。11日下午,日本民众在东京电力公司附近举行集会,反对日本政府和东电于今年春夏期间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计划。
仍有超3万人被迫离乡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受地震、海啸双重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导致发生自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最严重的核事故。据日本警察厅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日本因这场地震共死亡15900人、失踪2523人。
目前,灾区重建工作仍难题重重,受灾民众的避难生活也趋于长期化。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尽管灾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但受福岛核电站事故等因素影响,当前日本仍有约3.1万人还过着疏散在外、不能回家的避难生活。据日媒报道,自去年6月起,在福岛县辐射量最大的“返回困难区域”内,经过除污作业后有些地点已解除了“疏散指示”,但返乡者寥寥。
此外,如何处理福岛县内去污作业所产生的土壤和废弃物仍待解决。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福岛县内的核去污土壤保管在过渡性贮藏设施,最晚在2045年运至福岛县外进行最终处置。然而,截至目前仍未确定具体处置运送地点。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核污染水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日本民众担忧核污染水排海将对当地渔业、冷链、水产加工等相关行业造成严重打击。
核污染水临近容纳极限
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储水罐总共可容纳137万吨核污染水,当前核污染水已增至132万吨,核污染水临近容纳极限。对于储水罐装满时的应对措施,东电方面表示,目前没有增建储水罐的计划。
在考虑处理核污染水问题之初,日本经济产业省组织的专家组曾提出5种方案。日方称排放入海和蒸发后排入大气两种方案是“最实际的解决方法”,并最终选择了排放入海这一“所需时间最短,花费也最少”的方案。
多年来坚持反对核污染水排海的市民团体“蒲公英舍”负责人柳田真11日对记者表示,使用十余个10万吨级的大型储水罐在陆地上长期保存核污染水,是安全可行的方案。但日本政府和东电对此不予理会,令人遗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近日表示,今年春夏期间开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计划没有改变。按照日本政府和东电给出的排海方案,核污染水将从今年春夏期间开始排放,持续30年到40年。
日本民众抗议排污入海
3月10日至11日,日本民众在经济产业省及东电附近举行集会,抗议日本政府和东电计划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日本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在集会现场表示,福岛核事故影响仍在持续,政府相关紧急事态宣言也未解除。绝不能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放射性物质必须集中管理。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在集会现场表示,排海计划引发日本国内外各方担忧,应慎重对待。
福岛县居民、福岛核事故受害者团体联络会负责人武藤类子10日在反对核污染水排海的集会上发出书面呼吁,她说,核污染水流向的地方,有以大海为生的人们,也有以大海为家的生物。核污染水排海是对生命的侵害。
从川崎市专程来到东京参加集会的木濑庆子11日对记者表示,坚决反对将核污染水排海。日本在没有征得亚洲其他邻国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决定排海计划,这是绝不能允许的。她表示,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将会发出强烈反对核污染水排海的声音。(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消费需求持续恢复 7月份广东CPI环比由降转升
- 毕马威中国:未来五年中国仍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 河南统筹超120亿元财政资金推进以旧换新
- 广西北海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打造“无毒害海岛”名片
- 中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领域首次举办行业级竞赛
- 新型脑机接口最新临床前神经数据公布
- 山西能源保供五项指标全国第一 加快建设智慧能源系统
- 无问西东,尼山论坛奔向下一个“十届”
- 巴黎市长宣布退出“X”平台,称其为“巨大的全球下水道”
- 未安全护送醉酒人 发生事故需要担责吗?
- 看好家乡发展 返乡华侨探索都市露营经济新模式
- “毒品够杀死所有加拿大人两次” 加拿大破获最大最复杂毒品实验室
- “老外”共撰“邀请函”:来浦东,感受自贸魅力
- 这届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青睐现实题材电影了?
- 人去店空,消失的黄金谁来偿还?
- 石建平当选西宁市市长
- 加码内容这个暑期亲子露营还香吗?
- 中泰互免签后成都航空口岸往来两国人员达6.2万余人次
- 台湾超4万户居民遭遇停电 台电称未来三年供电压力最大
- 数字化生活,别让老人掉队
- 热门推荐
-
- 北部湾发生5.0级地震 广西沿海有明显震感
-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越来越近,何时降?怎么降?
- 几块钱的牙膏为何“销声匿迹”?
- 泰国军舰发生意外致14人受伤
- 山东东明粮画传承人:五谷杂粮“绘就”魅力非遗
- 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将129件涉奥林匹克标志和英烈姓名的商标宣告无效
- 中国政府向巴勒斯坦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5.1级地震
- 福建武警新兵训练火热开展
- 天津首笔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线上创业担保贷款落地
- 红色旅游“圈粉”又“圈心”
- 热评丨从两组数据,看简单又深刻的发展道理
- 商务部:清理服务业行业不合理的准入限制和违规设置的准入障碍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支交通类基金落地
- 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有利条件
- 武夷非遗走进厦门大学 邀约“全球学子游武夷”
- 外媒:拉法口岸过境点开放 外国公民撤离加沙前往埃及
- 报告称上海老年人生活质量切实提高 社区养老仍有提升空间
- 加拿大拟到2032年实现“军费占GDP的2%”目标
- 上海启动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