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块钱的牙膏为何“销声匿迹”?
【民生调查局】
中新网10月3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生活中,牙膏是必需品,但最近不少人发现,超市里卖的牙膏越来越贵。“记得过去,牙膏最贵才十几二十块,现在的牙膏,普遍二三十块。”有消费者吐槽。
为什么两三元的牙膏销声匿迹了?
动辄二三十元,十元以下牙膏难觅
关于牙膏价格上涨,最近去超市购物的消费者小倪深有体会。
“放眼望去,多是二三十元的牙膏,好点的都要三四十元了,最便宜的佳洁士盐白牙膏也需要6.9元,价格太过离谱。”
如小倪所说,近日,中新财经记者探访多个超市,牙膏的价格普遍在10元以上,其中,15元至40元区间较为集中,舒适达等少数几个牌子的牙膏价格能达到40元以上,10元以下的仅有两三款。
这也与艾媒咨询线下调研的数据相吻合。其此前调研显示,在大型商超售卖的四五十种牙膏中,一支牙膏价格在10—20元之间的占六成,20元以上的占比为35%,而10元以下的只有两三种。
除了低价牙膏消失在超市货架上,不少消费者也发现,一些牙膏价格在翻倍上涨。
“这款冷酸灵抗敏感牙膏,现在卖7.58元,记得原来只需要两三块钱;曾经几块钱的中华牙膏,现在‘升级’后也卖到20元了。”小倪提到。
据华西证券研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普通120克左右牙膏平均价格数据显示,其价格从2015年6月30日的8.38元/盒增至2021年2月28日的10.61元/盒,行业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这也证明了牙膏涨价并非“体感”。
牙膏为何越卖越贵?
曾经几十元的牙膏,被人称为牙膏界的“爱马仕”,如今牙膏界人均“爱马仕”,是什么导致牙膏越卖越贵?
很多人可能会考虑到成本因素。从国家标准看,牙膏主要由摩擦剂、保湿剂、增稠剂、发泡剂、芳香剂、水和其他添加剂组成。虽然基于不同功效会加入相应的有效成分,但从公布数据来看,原材料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登康口腔旗下拥有冷酸灵等品牌,其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成人牙膏的单位成本分别为1.53元、1.47元以及1.50元。
虽然单位成本保持稳定,但其销售单价连年增加,带动毛利率逐年增长。
对此,登康口腔表示,公司紧抓消费升级趋势,顺应牙膏需求多样化、产品高端化的发展方向,在现有产品基础上不断进行研发升级,不断扩大自身在中高端成人牙膏中的市场份额,产品销售单价逐年上升。
登康口腔的这番话也揭开了牙膏品牌集体“造势”的冰山一角。
近些年,牙膏企业“沉迷”于产品升级,通过添加酵素、益生菌、玻尿酸、氨基酸等成分,宣扬美白、抗过敏、抗糖、清新口气等功效,甚至细化使用场景,一方面是迎合消费者对于牙膏功能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因为在种种“噱头”背后,有巨大的利润空间。
一直以来,牙膏市场都处于激烈的竞争态势。曾经国内牙膏市场被两面针、冷酸灵等占据,后来外资企业涌入,“攻城略地”下,行业一度打起价格战,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不断下滑。云南白药等功效性牙膏的异军突起,让行业找到了“财富密码”。
“于是,牙膏企业纷纷停产不赚钱的传统牙膏,开始主打功能牙膏,而功能牙膏的定价远超之前的传统牙膏,以至于不少牙膏生产企业每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一个新功效,再顺便提个价。这种情况下,牙膏变贵也就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趋势。”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
产品不断“升级”下,还需花大力气进行营销,请各路明星代言。从牙膏类上市公司研报看,牙膏的销售费用一路攀升。这些营销成本最终也需消费者“买单”。
便宜牙膏还能买到吗?
记者在超市探访期间,一位男性顾客正在选购牙膏,他看了一圈价格后,在两款售价最低的牙膏之间,选择了心仪的那支。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北京某超市售价10元的特价舒客小苏打牙膏被卖到仅剩一支。
人们对于低价牙膏的需求仍然旺盛。如今动辄几十元的牙膏价格,也让不少网友怀念起,以前两三元买一支牙膏的日子。曾经的便宜牙膏去哪了?
记者在线上搜索发现,白玉、田七等国产老牌牙膏仍在售卖,单支价格多在10元以下;一款销量较高的佳洁士强根固齿牙膏,价格仅为4.5元。此外,一些非知名品牌的牙膏也较为便宜。
常住酒店的人会发现,我们熟悉的两面针等牙膏,频频出现在酒店一次性用品中。但这些低价产品很难出现在超市货架上。
江瀚表示,对于多数商超来说,每个货架的成本基本固定,销售各个牙膏产品的成本支出差不多。因此,利润水平更高的牙膏,往往更能吸引商超销售,进而越来越多的商超倾向销售高价牙膏。
小倪曾提到,低价牙膏多陈列在货架的低层。这也与记者在部分超市观察到的情况一致。
随着牙膏“功效”越来越多,宣传上日益“美妆化”,行业监管也在完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今年发布的《牙膏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牙膏实行备案管理,牙膏备案人对牙膏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在业内看来,《办法》施行后,或能给五花八门的牙膏功效宣传“降一下火”。(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河北省张家口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飞利浦空调包修现“疑云”
- 青海两地发生野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 青岛市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全域取消限购
- 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论坛在深圳举行 向全球人才发出邀请
- 湖南近13万名环卫工人待遇持续增长 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超85%
- 斗鱼重拳出击打击网络赌博,8月封禁463个违规直播间
- 人工智能将显著改变企业获取价值方式
- 苏丹喀土穆南部一市场遇空袭致10人死亡
- 《坠落的审判》导演:女性身份对创作至关重要
- 外媒:美法院认定FBI滥用涉外情报数据库 非法搜索信息27.8万次
- 水利部:皖川渝鄂等地3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低价引流、课程鱼目混珠……夜校怎能不务正“夜”?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苏丹交战方在开斋节期间至少停火三天
- 日本乘客不满华航班机空乘对其说中文,暴怒咆哮,被带离
- (寻味中华 | 文博)哈尔滨众创书局:“读书,不孤单”
- 南北甜蜜相约 “冬游广西广旅行”走进辽宁沈阳
- 强台风“格美”携狂风暴雨登陆台湾宜兰 今日将二登福建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 如何确保秋粮颗粒归仓?除了科技储粮,更“智慧”的还有这些
- 热门推荐
-
- 2021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79亿人次
- “中国酒城”泸州:用真金白银支持白酒行业“数智赋能升级”
- 财政部:1-10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1%
-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康“鲜花经济”为乡村振兴增“香”添“彩”
- 广东最大海上养殖平台“海威2号”下水投产
- 北京: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调整为20%
- 美俄完成大规模换囚行动 普京在机场迎接获释俄公民
- 圆通航空在广州白云机场三天连开三条全货机国际货运航线
- 尼泊尔一飞机坠毁已致18人死亡
- 瑞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基建支出或超1万亿美元
- 全国台联第二十一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黑龙江分营开营
- 玛尔挡水电站首台坝顶门机顺利完成吊装
- 1.3万急招快递员 菜鸟上市前忙讲新故事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澳大利亚向我国返还流失文物艺术品与古生物化石
- 新研究:每天吃一小碗蓝莓有助心脏健康
- 浙江窗帘生产重镇转型制马面裙掀国潮采购风
- 高校录取通知书花样“上新”
- “中国天眼”巡天发现脉冲星辐射新形态“矮脉冲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