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共撰“邀请函”:来浦东,感受自贸魅力
中新网上海9月19日电 (记者 李姝徵)今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揭牌十周年。10位外籍人士作为上海自贸区的亲历者、见证者、创造者,共撰“邀请函”,邀请全球了解浦东,感受自贸魅力。
“浦东Moment——在浦东共未来”浦东城市形象片及“外籍人士看自贸”系列专题片发布会19日举行。当日,多位参加专题片拍摄的“老外”向中新网记者分享了他们的“自贸故事”。
“在我看来,自贸区是一个巨大的平台,它正在影响各种各样的商贸往来。”来自美国芝加哥的David Brode,是外高桥“全球汇”西班牙馆的馆长。在上海生活了12年的他,给自己选择了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中文名——“大福”。
“我在自贸区工作8年了,在我看来,自贸区绝不仅仅是一个做生意的地方,它是链接海外企业和中国的桥梁,也是海外企业理解中国市场的途径。”David Brode告诉中新网记者,在他看来,自贸区所带来的变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开放。
“我很难具体地指出究竟是哪一标志性事件引发了这些改变,但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在这里的生活的确更加便利了,做生意更加有效率了,一切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在发展。”David Brode说。
“我世界各地的朋友们都喜欢叫我‘链接者迈克尔’,”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总经理迈克尔解释,这个“外号”的由来,是全球的朋友们都通过他链接上了中国。“自贸区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我非常确信在未来10到20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寻求来浦东投资。”迈克尔说。
“我来中国已经十年了。刚来的时候,我的工作内容更偏向于商务合作。”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康华特(Valtero Canepa)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很快,他和公司的全球CEO就意识到:中国可以成为公司全球业务的第三大支柱。“于是,我们很快就做出了决定,要扎根上海、扎根浦东。”康华特说,现在,其公司的目标不仅是“在中国,为中国”,更是“在中国,为世界”。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日益成为浦东最为鲜明的特征,”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玮表示,浦东正在成为全球企业千帆竞发的热土,各方创业者追梦圆梦的舞台,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魅力天堂。(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提升粤东货物对外流通 60米高岸桥集装箱起重机落户潮州
- 或吸引更多药店进驻 短视频平台发力“卖药”?
- NASA不明飞行物小组召开首次会议 都有这些发现
- 国家税务总局:严肃查处违规招商引资中的涉税问题
- (经济观察)促政府投资基金发展 中国明确发力方向
- 西藏日喀则国家电投50MW光伏储能项目并网成功 总投资2.7亿元
- 中新人物 | 刘忻:十多年后归来,我更强大了
- 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 千只白鹭起舞安徽屯溪新安江 生态湿地成宝地
-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海发布10个重点产业链细分赛道投资机遇
- 全球最大沉浸式剧场亮相上海
- 中消协提示:留意电子计价秤 避免上当受骗
- 重庆: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为现代农业装上“智慧大脑”
- 外媒:英国高等法院裁决阿桑奇可就引渡美国案继续上诉
- 【国际锐评】是什么吸引美企高管此时组团访华?
- 江西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 重庆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 经济持续向好叠加高温天 深圳电网用电负荷创新高
- 中国延续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税政策
- 中山大学推出八大措施发展“新文科”
- 热门推荐
-
- 从这里出海!上合媒体记者走近“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
- 来看成都人的花花世界 10条主题旅游线路带你畅游成都
- 中国原奶产业现状调查:供大于求致价格持续走低 企业增收不增利
- 首届中国名家榜书作品邀请展在京亮相
- 海南岛内三大机场单日运输旅客超20万人次
- 综述:香港财经界料美国加息周期近尾声
- 2023上半年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指数发布:实力、潜力双提升
- 法国知名设计师:巴黎奥运会会徽彰显奥林匹克精神
- (文化新纪行)城市建设为文物保护让路 浙江温州再现千年古港真容
- 湖北基本形成新材料产业体系
- 生态环境部发布11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 远不止皮肉疼 盘点20个意想不到的晒伤危害
- 国台酒综合实力位居贵州白酒前三
- 武夷山吸引家庭旅游 “双节”游客近60万人次
-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郑州机场年货邮量破80万吨创新高 国际货量占比过半
- 多元发展、抱团联动 山西襄垣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 4月8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应急救援基层行”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 新政“落地”!多个城市宣布!取消多项住房限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