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奶产业现状调查:供大于求致价格持续走低 企业增收不增利
本报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李 静
国内原奶价格今年已经跌破4元/公斤,在成本端压力下,奶牛养殖企业正面临严峻考验。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方多地牧场获悉,上游原奶过剩、原奶供需失衡、消费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导致原奶价格持续下跌。
原奶价格持续走低
中小牧场之殇
原奶价格低、不好卖是当下多数牧场面临的共同问题。纪兴华是华北地区一家中小型牧场的老板。“牧场中有500多头奶牛,每天大概有300头在产奶,产奶量大约6吨。行情好的时候,原奶都会以不错的价格卖掉,但今年原奶价格下跌,目前是3.7元/公斤。价格低也不好卖,卖不出去的原奶只能以低廉价格卖给奶贩子,收回一点本金。”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只能是一边减少奶牛数量,一边负债经营。
记者还走访了位于河北坝上草原的一家牧场,比起纪兴华的牧场,这家牧场的现状要差得多。“今年年初就陆陆续续有客户取消合作,此前我的牧场给一些知名乳业供奶,但随着原奶价格下行,乳企也减少了购奶量。”牧场老板牛先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客户来收原奶,收奶的要求也极其高,稍微有点不合格就会被拒收。现在周边已经有几个牧场生存不下去关门了,如果原奶低价的情况再持续一年,中小牧场都会垮掉。
“现在一公斤原奶收奶价在3.8元左右,成本却达到4.2元,牧场基本都在亏。卖不掉的原奶只能排队喷粉,目前奶粉行业也不景气,再说个人喷粉各项指标很难达标。”某内蒙古养殖场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2022年下半年至今,原奶价格一直处于下行通道。据农业农村部数据,6月份第一周(采集日为5月31日)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8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7.0%。较今年1月份第一周4.12元/公斤价格下跌6.55%。
对于原奶价格下行的原因,乳业分析师、中国农垦乳业联盟经济专家组组长宋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第一是需求方面,近两年来中国乳制品消费需求增长放缓,部分品类销售甚至出现下降。第二是供给方面,国内奶牛养殖增长迅速,原奶供应量增长较快。第三是进口产品对国内原奶产品的挤占效应。
供需关系失衡
是主要原因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8月中旬国内奶价最高达到4.38元/公斤,之后逐渐回落。今年,原奶价格更是跌破4元大关。
据统计,2021年全国新扩建牧场项目166个,涉及存栏98万头,2022年新建及在建项目148个,涉及存栏超100万头。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牛奶产量达到3932万吨,创历史新高,2023年一季度牛奶产量达834万吨,同比增长8.59%。
“扩建牧场使原奶供应增加,再加上乳品消费低迷、下游乳企及终端需求减少,造成了原奶价格走低。”中国食品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也表示,受人口结构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液态奶消费下降。同时,乳企发展速度较快,原奶供应量增加,“一增一减”导致液态奶供需关系处于失衡状态。
由于奶价下跌,中小牧场承压,大型奶牛养殖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据上市乳企财报,现代牧业、优然牧业、澳亚集团等乳企2022年虽然收入保持增长,但净利润却集体大幅下滑。
2022年,现代牧业实现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净利润5.8亿元,同比减少43.8%;优然牧业实现收入180.5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净利润4.1亿元,同比减少73.4%;澳亚集团实现收入5.6亿美元,同比增长7.8%,实现净利润2339.4万美元,同比减少77.6%。
“上述企业增收不增利,主要系受到饲料成本大幅上涨和奶价下跌双重因素影响。”宋亮表示。
更有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根据相关上市公司年报,2022年,骏华农牧净利润下滑694.55%至-954.24万元;沃野牧丰净利润下滑264.49%至-1302.97万元。对于净利润的亏损,骏华农牧表示,饲料价格高位运行加之近两年国内原奶产业加速扩产,原奶供需平衡再次被打破,奶价下行,挤压牧场利润。沃野牧丰年报也提到,受市场低迷影响,下游乳企库存压力加大,生鲜乳供需矛盾加剧,出现阶段性过剩并导致价格下行。
企业经营承压
多地出台纾困政策
如何应对奶牛养殖企业的困境?李胜利提出,出台稳收奶、稳奶价的相关政策尤为重要。“如果奶价继续低于成本价,预计2023年国内奶牛淘汰率会超过8%,大概会有50万头牛淘汰。”他建议,要保持主产省份奶价稳定,鼓励养殖企业主动淘汰低产奶牛,适当压低奶牛牧场的建设速度。
对于当前奶业形势,宋亮提出几点建议:做好全国总量控制,建立奶源供求量化关系动态监测平台,建立预测预警体系。加快生产组织模式转变,推进种养结合,发展中大型合作社牧业,推出相关养殖补贴。发展高附加值奶产业,推进专业营养产业发展。
谈及中小型牧场的生存之道,广东省奶业协会原副会长王丁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要主动将老弱病残、产量低的奶牛淘汰,准备配种的或者产奶高的奶牛要守住。同时,减少饲料成本,高营养进口饲料可减量或者不用。同时还要加强牧场的经营管理。
事实上,针对奶业困境,多地已出台纾困政策。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2023年全省畜牧工作要点》中提出,规范生鲜乳市场秩序,推动乳企与奶牛场签订长期生鲜乳购销合同,对不执行收购合同和交易参考价的,取消扶持政策。今年年初,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还向乳品加工企业发放补贴资金,帮助乳企缓解资金压力。
山东奶协也发布通知称,乳企应做到应收尽收,续签收购合同,并在后期根据困难缓解情况适当补偿差价。
“维护奶业发展良好局面,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给予积极扶持,需要全行业各环节开拓创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极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来节本提质增效,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宣传,有效开拓消费市场,纾解产业困境。”中国奶业协会也呼吁关注奶业健康发展。
虽然各地陆续出台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奶价持续下行趋势。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文丹表示,预计未来两年原奶整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不变,原奶价格或保持低位运行。
“预计今年原奶供给整体偏松,全年奶价依然保持下行趋势,但后期降幅会逐步收窄,奶价整体保持低位运行,乳制品企业成本有望进一步下行。”东兴证券分析师孟斯硕表示。(证券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南职业院校公益直播“小镜头”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 湖北枝江:桃花“扮靓”乡村振兴路
- 95后火车司机唐文杰:用拼搏交出“青春答卷”
- 2023年新疆各级各类博物馆接待人次创历史新高
- 湖南株洲携手国际汽车联合会打造“国际赛车运动名城”
- 涿州救援见闻:“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在这条路上坐船”
- 让“瓦特”变“比特” 山西大同打造环首都核心算力城市
- 阿曼驻华大使:愿与中国共谋合作共赢新机遇
- 中证协发布《证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手册》
- 助力企业跨境争议解决 第三方资助行业国际研讨会凝聚专家共识
- 今年前10月湖南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37.8万件
- “高考房”又现 价格上涨
- 供需两侧协同释放消费潜力
- 诵《乡愁》、齐跳舞 两岸青年同书中国“福”
- 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建设多极世界,中巴合作空间大
- 昆明大观楼旁吟诵“天下第一长联”:追寻髯翁游踪 感悟古今千年
- 市场监管总局:7月份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保持平稳
- 【透视】永远的外国人?多数亚裔在美没有归属感,依旧受歧视
- 深江高铁最大跨度斜拉桥主塔承台浇筑完成
- 西藏阿里:法润雪域边关 “八五”普法进行时
- 热门推荐
-
- 从大都市回归,这个小伙想与乡土一起成长
- 费翔:老派的温柔
- 韩国执政党党首:紧急戒严事件相关调查将确保不设禁区
- 消费市场不断恢复 供求关系持续改善
- 短视频直播为“龙舟经济”点了把火
- 山西电网光伏出力突破2000万千瓦创新高
- 菲律宾拨款30亿比索建设全国免费公共互联网
- 北京:政策调整预期释放后 8月售楼处看房人多起来了
- 伊朗称其军事行动基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固有自卫权
- SS24中国国际时装周致力深度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
- 深圳市最大最先进的海洋维权执法船在广州交付
- 深情回眸中的大地之歌 长篇小说《阿娜河畔》推出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祁祥:大力发展商业保险是健康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 光大银行获品牌建设、ESG管理多个奖项
- 南京通报“应天大街隧道夹江桥交通事故”
- 土耳其总统:地震灾区住房建设将于3月开始
- 母乳和辅食如何喂?这份“食谱”要收好
- “四下基层”在宁德:聆听年轻干部讲述“调查研究下基层”故事
- 日本鹿儿岛县一座火山喷发 火山石飞出200米
- 2023年安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招生计划:12个专业3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