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越来越近,何时降?怎么降?
中新网北京8月3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继续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在市场对降低个人存量房贷利率满怀期待的当下,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的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中,以上表述尤其引发关注。
“支持鼓励”变“指导”
近期以来,已有多个部门在不同场合针对优化房地产政策密集发声,央行更是在时隔半个月后再次释放出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信号。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我们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
从用词上,可以看出两次的表述有了变化,从“支持鼓励”变为“指导”。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这就意味着政策改革进入到实操层面,也意味着一些银行在实操中可能有困惑,需要央行来定调。
“所以下半年调整存量房贷是房地产领域非常重大的一件事。从金融风险角度看,有助于减少房贷违约的风险。对购房者来说,每个月还月供可以减少,真正实现减负。”严跃进称。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和上一次的表态相比,这次央行提出的要求更加明确,回应了市场呼声,传递出更加积极的信号。预计央行将出台指导意见,或者通过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利率偏高的部分存量房贷利率。
至于推进存量房贷调整的基本原则,央行强调了“依法”和“有序”。董希淼认为,“依法”即存量房贷合同由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利率条款变更也应在指导意见之下,由借贷双方依法协商一致;“有序”即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不会“一刀切”,可能主要针对利率明显偏高的部分存量房贷,可根据利率高低分别确定不同的下调幅度,也可以是阶段性下调。
银行落地情况如何?
“现在各个银行内部还一直在研究政策,协商期限、调整幅度、是否允许跨行‘转按揭’等都是需要讨论的问题。对外我们只能表示会积极跟进,但还没有具体方案。”某国有银行工作人员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近来每天都会接到客户的电话和微信“轰炸”,但确实还没有接到具体的通知。
他提到,虽然过去有过存量房贷利率“打折”的先例,但这毕竟是一个涉及家庭、法律、盈利、风险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尤其是面对新的客户体量、按揭贷款定价机制变化,和细化至“因城施策”甚至“一城一策”“一区一策”的政策环境。业内普遍认为,如推行上述调整,需要监管部门进一步落地相关细则指引。
央行7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6万亿元,同比下降0.7%,增速比上年末低1.9个百分点。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直言,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连续两个季度减少是十分罕见的,这也意味着房贷进入了存量时代。
争抢存量时代优质资产的竞争下,银行之间、银行和客户间的“博弈”已铺展开。对于购房者而言,目前只能选择以提前还贷来应对较大的利差。
“新购住房贷款利率的持续下调,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22年以来,5年期以上LPR仅下调了45个基点,也就是说存量房贷利率随LPR下调点数远小于新购房贷利率,因此造成存量房贷利率偏高,叠加去年理财收益下降,居民提前还款现象明显。”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总经理曹晶晶解释称。
从个别银行的行动来看,此前有消息称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已率先试水,针对存量按揭客户给予1年期的利率优惠券。但后被证实只是该分行在部分支行开展的一项创新试点,只针对少数优质客户,并未在当地大量推广,且早在央行发声前即已开始试推该项优惠。
如何兼顾多方利益?
事实上,夹在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和提前还贷现象间的商业银行,也面临两难处境:一是目前存量房贷规模较大,且是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调整利率势必会利润空间压缩;二是不下调利率,就会面临提前还款和客户流失的问题。
更大的客户体量也为实际推进带来了更大考验。中泰证券复盘2008-2009年的存量利率调整情况发现,国内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由2008年末的3万亿上涨至2023年3月末的38.9万亿,存量规模是当年的13倍。
“预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比例不会很大。鉴于目前的按揭贷款体量和规则与2008年有较大差异,预计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信用主体的政策也将不同,相较当年要更加复杂和个性化。”中泰证券认为。
董希淼进一步指出,考虑到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可能影响银行息差稳定,进而影响银行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持续性,人民银行可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影响较大的银行给予阶段性支持。
申万宏源也表示,居民存量房贷的利率下调将开始启动,而考虑银行和居民之间的博弈,调整的时间会拉长,而非“一蹴而就”。但随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修复仍需有赖于负债端成本的下降,降准仍是较优选择,本次会议央行也传达出这一信号。(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安徽光伏储能产业营收超亿元企业230家
- 小小月饼如何成为“团圆饼”? 中秋节的渊源和习俗
- 倡树新时代婚恋新风 江苏出台婚恋教育指导大纲
- 心衰高风险人群需早期预防并规范治疗 以降低死亡风险
- 东方雨虹第17届文化艺术节圆满收官
- 为什么人们选择在电影节看电影
- 中国工程院院士:让开源鸿蒙数字基座在航运领域有所作为
- 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放飞航天梦想 “航天精神中华行”走进南国书香节
- 文旅部等多部门:鼓励各地根据需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公共营地
- 外媒:涉嫌侵犯隐私 ChatGPT在意大利下线
- 共话新质生产力丨院士谈新质生产力:从“点”的突破到能级爆发
- “暹粒吴哥无地雷世界会议”在柬埔寨举行
- 2023西部消费精品博览会将启 为西部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 大兴安岭里的夫妻管护站:20年,陪伴是最动人的承诺
- 国际最新考古研究:数万年前个人装饰物揭示古代欧洲存在9个文化群
- 天津大学突破丙烯生产新工艺 助力化工绿色低碳化转型
- 科技赋能提升煤炭卸载能力 天寒屋暖“暖心煤”保障百姓温暖过冬
- 国家大剧院15周年直播周点击量超1.6亿次
- 柔弱母亲,在儿子眼里却是“超人”
- 热门推荐
-
- 西安直飞吉隆坡航线恢复
- 西藏自治区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展现退役军人双创风采
- “宋词之州”2022中国词学高峰论坛召开 溯源千年宋韵风华
- 商务部:有信心、有底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 吉林迎冬忙:冰雪活动全面铺开 项目建设不停歇
- 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部长素妲婉会见携程孙波 以长期互免签证推动中泰旅游发展
- 菲律宾棉兰老岛发生6.1级地震 未引发海啸警报
-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发生袭击事件 已致23人死亡
- 科技赋能解民忧 今年北京生态环境类诉求解决率超99%
- 强降雨袭击巴西致数千人无家可归
- 美国俄勒冈州教师即将结束罢工 4万余名学生将重返校园
- 考后“心”锦囊 积极向未来——这份心理调适指南,送给高考后的你们
- 鄱阳湖护鸟记:“候鸟王国”千年古镇新活力
- 国产机器人里都有哪些“奇才”?
- 贺州瑶绣何以成为联合国的名片?
- 日本静冈县一男子在医院内杀害2人后自杀身亡
- 第二十届世界中医药大会新闻发布会菲律宾马尼拉召开
- 昆仑万维发布首个集成视频大模型与3D大模型的AI短剧平台SkyReels
- 俄乌局势进展:俄大规模打击乌军工设施 乌称多地遇袭致数十人伤亡
- 人类究竟从何时“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