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付出的是钱和武器,乌克兰人付出的却是生命”| 世界观
中新网2月25日电(张乃月 孟湘君) 折腾了一年,乌克兰危机仍在蔓延。最近,美俄领导人相继表态,隔空喊话火药味十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对乌军援问题上继续“拱火浇油”,在地缘政治博弈中将乌克兰当作对抗俄罗斯的攻城锤,不惜一切手段,只为延续冲突。
在各方“咬紧牙关”的情况下,这场危机拖得越久,代价就会越惨重,注定不会有赢家。
美国“拱火”的三个心思
——表面援助,背后生意
过去一年中,美国拉拢盟友对乌克兰军援的不断加码:从防弹头盔到大炮再到坦克,仅拜登政府就为乌克兰开出超过300亿美元的军援承诺,援助内容列了足足81项,包括且不限于:
-超过1600套“毒刺”防空导弹系统
-超过8000套“标枪”反坦克系统
-超过54000其他反坦克系统及弹药
-超过700架“弹簧刀”无人机
-160门155毫米榴弹炮及超过100万炮弹
-不少于6000枚精确制导的155毫米榴弹炮
海量军援背后,是被“喂肥”的美国军工巨头。过去一年中,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股票大涨约40%。
美国在欧洲挑起乱局,将乌克兰推到与俄罗斯对峙的前沿,装满的却是自家的腰包,乌克兰民众的温饱冷暖,它们从不关心。
随着越来越多、杀伤力越来越大的武器流向前线,军事冲突愈演愈烈。
过去一年,555次防空警报,响彻基辅上空;只有数万人的小城巴赫穆特,成了鏖战中的“绞肉机”。围绕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争夺旷日持久,全球核安全风险与日俱增;在赫尔松的拉锯反复上演,俄乌两军疲惫不堪。
美国一味投入军事和经济援助,却不劝和,只会让冲突长期化,这对整个乌克兰,是巨大的伤害。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对中新网表示,“美国人付出的是钱,是拿出的武器,但是乌克兰人民付出的是生命。”
——算计盟友,“吸血”欧洲
过去一年中,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突破传统防区,极力向欧洲渲染“俄罗斯威胁”,制造紧张气氛。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分析,美国“拱火浇油”是试图激活“脑死亡”的北约,将盟友们绑上战车。不仅如此,它还逼迫欧洲国家加深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令欧洲总体发展格局在其操控下演进。
他举例,外界普遍认为,美国在“北溪”事件中脱不了干系。一方面,美国可以利用这一事件切断俄欧间能源纽带;另一方面,可以将俄能源挤出欧洲,并取而代之。
无论是否情愿,欧洲就这样被美国敲了竹杠。出售给欧洲的美国天然气,价格是市场的3到4倍,法国总统马克龙不由得感叹,美国的所作所为“不是真朋友”。
高昂的能源价格继而引发民生困境,居高不下的通胀和生活成本令民众走上街头,罢工潮涌现,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执政危机。
李海东认为,“夹带私货的战略自私和经济自私,使得美国对欧洲整体局势的主导,沿着牺牲欧洲、乌克兰、俄罗斯的利益,而满足美国一国之私的方向去走。”
——渲染威胁,挑动冲突
过去一年中,俄乌几度在谈判桌前坐下,但最终没能达成协议,与美国的压力不无关系。
美国为何给俄乌和谈使绊子?究其原因,李海东认为,在乌克兰危机过程中,美国和西方的规划和设计始终带有强烈的零和博弈、冷战思维。
他指出,美国在处理大国关系中走了一条以竞争和对抗为主的道路,“美国树立起了一个联盟架构,把那些被它认定与自身方价值观、经济、战略诉求不一致的国家全部排除在外了。”
众所周知,挑拨矛盾、隔岸拱火是美国的惯用伎俩:在后苏联地区国家策动“颜色革命”,培植地区代理人,刻意制造对抗;在中东频繁制造乱局,分化区域国家,大搞“离岸平衡”。
李海东指出,对美国而言,区域冲突不是坏事。危机越多、越严重,反而有利于美国对其他国家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其进行大国竞争。
美国援乌的两重压力
——频秀团结,难掩分歧
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周年之际,美国的“挺乌”狂欢达到高潮。
80岁的美国总统拜登突访基辅,顶着防空警报与乌总统泽连斯基会面,后又迅速前往波兰,接连发表的讲话中,“团结”成了关键词。
但是,拜登的“团结秀”难掩美国与盟友将逐渐出现的分歧。
不久前,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到,无止境冲突的主要输家“将是欧洲人”,因而反对延长对抗;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认为停火与和谈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方式,自始至终禁止第三国通过其领土向乌输送武器。
——越卷越深,终遭反噬
在美国国内,虽然乌克兰问题一度是为数不多能团结两党的议题,但随着美国卷入越来越深,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
有共和党议员讽刺,拜登能“出现在乌克兰以确保他国边境安全”,“却不能为美国做同样的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发声,认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坦克后,可能面临核危机,并呼吁立即结束冲突。
甚至在民主党当中,也有人开始质疑对乌克兰的无限支持,担心资金落入腐败分子之手。
除了政界,美国社会支持军援乌克兰的意愿也在变低。
美联社-芝加哥大学最新民调显示,赞成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受访者比例,较2022年5月减少12%。
近期,还有上千名反战人士在华盛顿集会,要求停止煽动俄乌矛盾。
张弘认为,美国打着支持乌克兰的旗号“拱火”,最终会在经济上、安全上反噬西方社会,“随着危机持续的时间越久,美国国内的矛盾就会越尖锐。”
李海东也指出,美国精英关注的议题未必是公众关注的议题,“舆论精英不断渲染‘俄罗斯威胁’,渲染美国要在舆论上、政治上、军事上把俄罗斯彻底逐出欧洲。但对美国公众而言,若将大量资金用于战争,国内的大量事项会变得难以解决。”(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马来西亚警方:将针对袭击事件加强马泰边境安保
- 溢价近5000元依旧畅销 始祖鸟西方不亮东方亮?
- 湖南成立2亿元公益基金 支持大学生创业竞赛
- 美在电池供应链“使绊子”行不通
- 各地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普及AED
- 广东推动林业融合创新发展 “六棵树”带动林农增收
- 促进中新两国文艺交流 新加坡华乐团惠民音乐会在天津举办
- 罗翔:如何改变寻衅滋事罪的泛化适用
- 中国自主研发高灵敏度心磁图仪上海亮相 助医生更好识别心血管疾病
- 《玫瑰的故事》台词“出圈”引发文旅联动
- 安徽合肥与海外名校菁英人才开启“双向奔赴”
- 231.9亿元、73.1万人、1155个……数字中看成效 东西部协作取得新进展
- 巴基斯坦“犍陀罗艺术展”将亮相甘肃省博物馆
- “BAT”取代“蔚小理”意味着什么
- 为科普人才“找身份” 山西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
- 她们都去世了,也没等来日本的道歉
- 致敬无名英雄 电视剧《破密》国庆开播
- 从负债累累到买上新房,“最强网约配送员”是怎么炼成的
- 台风“杜苏芮”将于7月28日在闽粤沿海登陆 需警惕强风雨影响
- 外媒:秘鲁宣布边境实施“紧急状态”
- 热门推荐
-
- 中国—东盟视听周将首次举办视听产业投资人大会
- 巴西一城市内发生坠机事故 已致9人死亡
- 阻止两个蛋白结合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
- 新型技能人才如何培育(经济新方位)
- 气候赔款!“这是美国欠世界其他国家的”
- (人权行动看中国)苗乡青年“逆向”创业:带领村民玩直播 农产品“不愁卖”
- IMF:中国在解决全球债务问题等方面作用日益重要
- 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持续丰富
- (乡村行·看振兴)做足“茶文章” 福建福鼎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
- 多边合作中“南南力量”为何格外重要?
- “中国荔乡”广东茂名举办 “荔香杯”全国诗词大赛
- 台风“摩羯”造成海南4人死亡 95人受伤
- 26岁前打完三针九价真的不容易
- “爱的投喂”未必科学 孩子更需多运动
- 湖南零陵做强“绿色GDP ” 林下经济激活乡村振兴引擎
- 美国众议院未通过对国土安全部长的弹劾案
- 中国钢琴家郎朗好莱坞添星《茉莉花》响彻星光大道
- 近600件文物首次亮相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试运行
- 福州闽侯甘蔗街道举行推介活动 侯官古街引客来
- 广西聚焦秸秆产业化利用 推动“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