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聚焦秸秆产业化利用 推动“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中新网南宁7月1日电(记者 杨陈)7月1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近年来,广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推进秸秆科学还田、建设完善收储体系、提升秸秆加工水平、扶持发展规模化产业等方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将“生态包袱”转变成了“绿色财富”。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促进农作物资源化利用、提升耕地质量、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针对水稻秸秆直接还田腐熟分解时间长,还田过量处理不当还会导致作物黄苗、死苗、减产等技术上难题,广西大力发展创新推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2021年至今,当地共建成单个规模100亩以上的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循环培肥示范区超过300个,核心示范面积超过24万亩。通过秸秆还田技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作物增产幅度达6%—15%,每亩可节约化肥成本150元左右。
为保障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产业前端供应,广西聚焦秸秆离田收储,扶持、引导农村能人、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立了秸秆离田收储队伍,建设标准化收储站点,探索建立“秸秆收储主体+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秸秆离田收储能力、扩大收储覆盖面。
据悉,近年来,广西已形成了岑溪市“秸秆置换有机肥”模式、横州市“自然村有堆放点、行政村有收储站、乡镇有收储中心、县有规模化利用企业”的层级式收储利用体系、柳城县“一点对多源、多点对多源”的秸秆“点—线—面”收储运机制、青秀区“种植(回收)+加工+销售+配送”模式等典型秸秆收储模式。
与此同时,广西不断提升秸秆加工水平,推进多途转变增值。针对水稻、玉米等秸秆,通过揉丝、青贮、制作颗粒饲料等技术,加工秸秆饲料产品。蔗叶秸秆则主要采用生物质发电和加工固化成型燃料等方式实现增值。得益于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规模化、产业化利用,目前广西已基本形成以秸秆饲料化利用为主,燃料化、肥料化等利用方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利用格局,打造了一批年产值千万元甚至亿元的高值化利用产业。
在广西河池市都安县,当地大力发展秸秆畜禽养殖产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广西崇左得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展秸秆生物质发电,年发电量8500万度,实现经济价值3500万元以上;广西粟丰肥业有限公司,发展熟化固体畜禽粪便+秸秆+微生物发酵堆沤有机肥产业,年产值超4500万元;河池市罗城县大力发展秸秆制基料种植食用菌产业,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拿大9月份失业率有所下降 劳动参与率下滑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乐平万亩油茶迎丰收 农户乐开怀笑摘“致富果”
- 杖朝之年 冯骥才大树新枝更发华滋
- 北京成人吸烟率持续下降 引导有意愿人群主动参与戒烟
- (第六届进博会)外企谈进博:多次见证从“进博展品”到“市场爆品”的蜕变
- 距离大选仅剩24小时 美国进入“冲刺阶段”
- 乡野山村遇见咖啡 碰出中国乡村新风范
- 北京推出多款冬季特色旅游产品及线路
- 京津冀三地首次“牵手”辞旧迎新
- “重逢——梅兰芳与美国”展在洛杉矶开幕
- 福建宁德文旅推介活动上海举行:共赏多彩文化、畅享清凉夏季
- 吉林白山“水上警务室”实现水上事水上解
- 马祖品牌首次被认定为大陆老字号 台商:“坚定了拓展大陆市场的信心”
- 厄瓜多尔中部山体滑坡致至少6人死亡
- 飓风“贝丽尔”登陆美国得州 造成至少3人死亡
- 因通讯问题,美国多家航空公司航班停飞
-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一所学校发生枪击事件 造成7人死亡
- 北京房山区82处水毁点位临时修复全部完成
- 《中国共产党章程》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 学者:党章研究前景广阔
- 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专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
- 热门推荐
-
- 韩媒:李在明前秘书室长被发现在家中身亡
- 国网西藏电力启动2023年青藏直流年检工作
- 宁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 已突破5万辆
- 预警升级 上海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 韩国首尔发生44辆车连环撞击事故
- 英国紧急加派警力应对持续骚乱
- 云南多措并举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沈阳故宫推出盛京围场专题展
- 弹性退休制度 “往前弹”和”往后弹”如何选?
- (中国新貌)连续14年全球居首 中国制造一路升级
- 立志为国防事业接续奋斗 8所院校军工学子相约中国最北
- 广州设计之都打造设计产业国际品牌集聚地
- 四川:前5月落实税惠超200亿元
- 太湖空天动力研究院在江苏无锡启用
- 财经观察:创新+开放,中国移动支付“不见外”
- 小机场“撬动”大市场 小众旅游目的地“火爆出圈”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扬州!
- 中新真探:手机护眼模式真可以护眼吗?
- 科普:新冠病毒“突破感染”是怎么回事
- 山西成立电力气象研究中心 提升电网应对灾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