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脱钩’困难且代价高昂”
【海评面】“与中国‘脱钩’困难且代价高昂”
美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达69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德贸易总额达到2980亿欧元,比2021年增长了21%。至此,中国已经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近年来,尽管一些国家的政客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但事实表明,国际企业和消费者仍高度青睐中国商品,“脱钩断链”行不通也走不远。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说,中美贸易不受“脱钩论”影响,2022 年创下历史新高。文章援引美国“经济学人”智库全球贸易首席分析师尼克·马罗的观点表示,“供应链具有粘性,尤其是与中国相关的供应链”,“尽管美国政府正在努力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但归根结底,大多数公司更关心的是以运营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将产品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
“美国之音”网站援引美国律师事务所“阿诺德和皮特”的高级法律顾问克莱尔·雷德的观点表示,尽管政治言辞趋向于在中美之间形成一种僵硬和可疑的环境,但从商业角度来看,中美之间存在着深刻而持久的联系。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战略竞争研究所所长马克·肯尼迪称,“目前中美还没有出现广泛的脱钩……许多经济学家发现,美国确实没有出现重大的产业回流,与中国‘脱钩’困难且代价高昂”。
“德国之声”网站2月9日刊发题为《减少依赖?德中、美中2022年贸易额双双创新高》的文章。文章称,2022年德国总共从中国进口了1919亿欧元的商品,比2021年增加了近1/3。德国进口的稀土产品中有2/3来自中国,稀土被广泛用于蓄电池、半导体以及电动车。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曾林对“德国之声”表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一系列数据表明,“脱钩断链”难有市场。2022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再创新高,中国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随着更多中国外贸企业“走出去”,将海外客商“请进来”,中国外贸将更加积极活跃,为全球经济复苏再添活力。
监制/王丕屹
策划、审校/牛宁 毛莉
文案/武慧敏
后期、运营/陆宁远
(海外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明确“返还”原则,化解彩礼纠纷
- 广西非遗美食新潮化:油茶传承人收上“洋弟子”
- 中国专家成功探索用自体肋软骨修复大关节软骨缺损
- 菲仕兰荣获可持续发展两大奖项
- “数字消费”维权堵点频发 如何更好保障消费者权益
- 破解之路依然漫长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
- 新疆7.1级地震致阿合奇县6人受伤 各方力量正有序救援中
- 冬季风暴持续袭击美国多地 已造成至少83人死亡
- (聚焦中非合作)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用语言铺路促中非民心相通
- 菜买回家咋存放?这两样利器很有用
- 中国工信部部长: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
- 荷兰方面:允许乌克兰在俄罗斯境内使用F-16战机
- 高职院校专利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 价格大涨 房源告急 “十一”京郊游抢手
- 以军再发撤离令 加沙民众:被迫转移二十次 他们没有放过任何人
- 国家无线电办公室通报2023年度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天山南北唱新歌”新疆新星市:焕新竞速的黄金赛道
- 成都世园会票务政策出炉 将举办上千场特色活动
- 财政部下达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64.4亿元
- 美媒称波兰曾作为“北溪”爆炸行动基地 波兰:完全不属实!
- 热门推荐
-
- 报告显示:亚太区家族办公室更倾向扩张
- 响应“千集万店”改造提升活动 美团推进乡镇外卖合伙人计划
- 俄军非战略核演习:实施导弹电子发射
- 天津大学研发无人驾驶夹抱车:助力新疆棉产业智能化升级
- “为了隧道早日贯通”(新春走基层·前行的力量)
- 中国首个区块链技术领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 高校推出新举措 应对校园游热潮
- 低价团频现强制消费,不全是导游惹的祸
- 中疾控:近期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 院士专家座谈会:数字化转型是核电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首募专业志愿者 超千名第七届进博会“小叶子”在沪集训
- 和美乡村擦亮底色 湖南芷江侗乡处处绘就新画卷
- 20亿美元!白宫官员确认美国新一轮援乌计划
- 中国建设银行优秀县域支行巡礼丨河北廊坊燕郊支行
- 多国媒体人走进新疆:见证开放活力 拥抱多元融合
- “村咖”风潮走红中国都市 村企共享“乡”甜未来
- “万里茶道”国际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内蒙古举行
- 北京国际摄影周2024开幕 11个平行展区、5400余幅影像作品亮相
- (新春走基层)杭州塘栖古镇:年味节“拉满”江南年味
- (经济观察)外企高管密集来华,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