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非合作)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用语言铺路促中非民心相通
中新社北京9月4日电 题: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用语言铺路促中非民心相通
作者 黄可
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的微信头像是一颗用非洲10种语言的谚语组成的爱心。“这是一颗非洲心——‘非洲智慧心’”,说起这颗“爱心”,李洪峰说,这就像中国所有非洲语学人的共同心愿: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对内讲好非洲故事。
2019年时,北外决定成立非洲学院,以加快发展非洲语言文化教学的步伐,匹配中非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原本在北外法语学院从事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李洪峰因此被调至非洲学院。
目前,在获批建设的20个语种中,已有5个语种实现本科招生。除早年在20世纪60年代开设的斯瓦希里语专业和豪萨语专业外,其他语种都经历了从零开始、没有教师就培养教师的漫长过程。
“其实我自己到非洲学院来建院,最初也想这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培养非洲语种人才?我们中国这么大,对于我们合作伙伴国家的官方语言或者重要的民族语言,必须要有人能掌握。”李洪峰说,这既是我们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一部分,也是中非民心相通不可或缺的桥梁。
她认为,学习非洲本土语言,才能真正理解非洲的文化底蕴、传统特色和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理解非洲的发展现状。
非洲学院成立5载,从建院时仅有7名中国教师,到现在包括外教在内的20人以上的规模。李洪峰认为,非洲学院的建设成绩是中非合作成果的一部分。
“(我们的工作)遵循文明互鉴理念,遵循全球文明倡议,我们的工作其实是非常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李洪峰日前以“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中非文明互鉴走向纵深”为题,在刚果(布)媒体发文,探讨中非文明互鉴。李洪峰说,在非洲研究方面,一批年轻学者正在积极把非洲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介绍到中国来,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李洪峰认为,无论是从中非文明的传承和创新角度出发,还是在任何领域的合作中,互学互鉴都发挥着根基性的作用,所以深耕非洲、讲好非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非洲语种专业师生的共同愿望。
李洪峰介绍,现在除北外,全国还有多个开设非洲语言专业的高校。国内的非洲语言教学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各院校正在不断努力,夯实语言教学水平的同时,不断完善非洲通识类和研讨类课程的建设,也正在努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非洲学院非常重视对外交流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学生们积极参加中非青年大联欢、使馆活动、影视互动、学术互动。非洲学院组织的“非洲语言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2020年以来已举办4届,激发了一批中非大学生对中非人文交流的热情。
就业渠道方面,学生除继续深造以外,走向外交、工程建设、高校、媒体等中非合作一线领域。李洪峰说:“我们也在思考,中非合作人才市场其实需求很大,未来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需求的关系,增强他们创业创新的主动性。”
李洪峰指出,从事非洲语言文化教学和非洲研究的高校教师学者们需要不断向年轻人讲好非洲故事。“我们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对内还有一个讲好非洲故事的任务。我们要把中非合作的价值和中非文明互鉴的意义传递给年轻人。”(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认房不认贷”落地,房地产业何去何从?
- 2024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举办 发布年度优秀公共关系案例
- 第39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吸引闽台选手
- 两部门:延长《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有效期
- 湖南推动计算产业高端化 推动产品“可用”更“好用”
- 荒诞中见哲思 《罗慕路斯》首演
- 汽车科技50榜单发布 专家建言推动行业绿色智能发展
- 微短剧“唯快不破”,但“赚快钱”可没那么容易
- 吉林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 去年执行到位逾238亿元
- 新数能固态电池(漳州)产业园在福建漳州高新区开工
- 陕西前三季度消费市场呈恢复态势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保持高速增长
- 【地评线】河声:在郑州寻根筑魂开启梦幻之旅
- “听劝式旅游”风靡“五一” 年轻人热衷互助社交
- 今日芒种 中医专家教你解暑除湿一身轻
- 泰国选举委员会确认新一届上议院选举结果
- 新疆开行首趟乡村振兴图定班列
- 除夕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9亿人次 较2023年同期增长26.7%
- 外媒:“瓦格纳”已与白俄总统沟通,将停止行进返回营地
- 一代大儒湛甘泉纪录片项目在广州增城启动
- (经济观察)2024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有何侧重?
- 热门推荐
-
- 成都至奥克兰航线复航
- 将创校历史搬上舞台 重庆大学推出文献校史剧《重大·1929》
- 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成立 8所高校发起倡议
- 少用不用融雪剂:城市扫雪除冰理念之变
- 北京冬奥“三大赛区”代表区域经济总量稳步扩大
- “锦绣中华·花儿与少年-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在西宁开幕
- 近观枫桥|政法“五老”+“好邻居”,巧化矛盾促和谐
- 腰椎间盘突出不是“老年病”
- 受台风“小犬”影响 广铁调整部分列车运行
- 上海整治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 广西“33消费节”将在京启动 推出境外人士来桂消费优惠
- 美驻沙特领事馆附近发生交火 已致两人死亡
- 更多交流 更多包容 更多合作
- 鲁中小山村试水发展“沉浸式”村庄展演 促乡村“蝶变”
- 校外舞蹈培训调查 “下腰瘫”何以屡屡伤童?
- 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 广交会各项筹备工作准备就绪
- 工银理财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叙利亚首都一汽车遭以色列空袭 已致2死3伤
- 河北指导开展灾后校舍修复建设 确保学生如期开学
- 感染新冠病毒后中药、西药能否一起吃?专家:应间隔至少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