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八次加息难遏通胀
当地时间2月1日,美联储在结束今年首次货币政策例会后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4.5%至4.75%之间。这也是美联储连续第8次加息,在不到一年时间累计提升450个基点,达到2017年9月以来新高。与此同时,继续每月950亿美元的缩表(包含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及机构抵押贷支持证券)。尽管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仍未松口,但推升美国通胀因素并未消退,美国通胀仍会维持相对高位。
随着加息政策持续,其抑制经济等副作用显现。市场普遍预计,今年3月和5月美联储还将继续加息25个基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或将超过5%,达到本世纪以来最高利率水平。激进加息滞后效应以及加息带来的经济衰退和金融风险或发酵。不仅如此,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所实施的更大力度的加息,还会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溢出效应。
美联储强调今年不会降息。此次加息与上次议息会议有两处不同,一是加息幅度从50个基点降至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此轮加息周期以来第二次放缓加息步伐,符合市场预期,也是美国在通胀增速放缓及经济收缩下的选择。二是明确表态持续加息不降息。与上年美联储多次强调的今年年末就会降息的表态不同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提出持续加息是合适的,今年不会降息。加息之后是暂停而不是年底降息,这一表态是美联储在加息再次降档后,偏鹰派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对就业指标的关注。鲍威尔当天表示,加息是要把通胀目标控制在2%,同时强调促进就业的政策目标。言外之意是,尽管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今年达不到,但是就业目标还是更好地实现了。虽然美国的劳动参与率至今未达疫情前水平,但其失业率已从2020年4月份14.7%的高位回落至2022年12月份3.5%的低位。
美国通胀增速缓和但仍难控。在美联储祭出40多年来最激进加息的大棒之后,美国通胀在2022年6月触及9.1%的高位后掉头向下,12月份回落至6.5%的水平。但是根据机构预计,美国今年通胀依然会处于6%左右的水平,维持高位。最为重要的是推升美国通胀的因素并未消除。当前,影响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推高通胀走升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乌克兰危机还没有停止的迹象,供给冲击持续存在,地缘冲突等对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仍带来扰动,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反噬和反制裁推升通胀。多国经济重启和增长带升需求,全球供应链博弈支撑通胀。
展望全年,美国经济走势不容乐观。美国2022年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_2)出现了1.3%的下滑,成为1959年美联储跟踪该指标以来最低值,这表明美国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下降,激进加息对美国经济的抑制效应发酵并令美国经济降温。此前经合组织(OECD)预计美国今年经济仅增长0.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美国今年经济增长1.4%,考虑到基数效应,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加息引发的各类风险正在凸显。目前市场预计,今年美联储还会继续加息两次,若3月和5月加息预期实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势必超过5%,利率高企或触发许多金融风险。此前,美联储在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快速加息400个基点,激化了房地产泡沫及次贷危机,成为引爆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相比之下,此次加息节奏更加激进,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时间更短,仅用一年时间,利率水平更高,抬升500个基点。一年不到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就已从0提升至4.75%。在更为激进的加息路径下,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冲击后的美国经济比本世纪初更加脆弱。因此,今年美联储加息确实需要慎之又慎,再加息的确要看数据,不仅要防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还要防范高利率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
此外,美联储加息还将面临外部负面溢出效应的影响。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面临外需疲弱的同时,还面对负面冲击。美联储宣布加息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均宣布进一步加息50个基点,欧洲更激进的加息对美联储的降档加息产生负面溢出效应。尽管欧美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但欧元区仍有3.5%的增速,比美国推迟解除疫情封控带来的经济反弹助推欧洲经济增长,部分抵消了地缘冲突带来的供给冲击。尽管与欧盟一样受制裁反噬和反制裁,但提前解封的美国已没有疫情放开带来的红利可用。
(作者刘 英 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 来源: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四届药博会启幕 中外人士探讨传统医学“中国智慧”
- 逛博物馆去户外 吉林省迎来春游新热潮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会见德岛县知事后藤田正纯
- “过劳肥”大脑机制揭示
- 元旦跨省游同比增长34%,元旦前后或将迎来全国人员流动拐点
- 中泰文化旅游产业交流峰会在曼谷举行
- (聚焦中非合作)中国经验落地非洲 协力共创“无疟世界”
- 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推动工艺美术走进生活
- 香港特区政府欢迎欧盟把香港从税务合作事宜观察名单剔除
- 广西高校鼓励学生“当老板” 多家新创“企业”入驻校园
- 中越边境广西浦寨货运通道今年出入境车辆突破16万辆次
- “听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 各种加持让扬州成“网红”
- 四川报业博物馆在蓉开馆 展示巴蜀大地报业发展历程
- 对话夏文化探索者 这部作品如何为考古修史?
- 央行9月20日开展291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
- 遇见福建:二月二“游春龙” 山村狂欢祈丰年
- 2023长沙国际车展“吸金”超50亿元
- (两会速递)吴清谈纠正市场失灵:该出手就果断出手
- 西藏自治区岗巴县昌龙乡乃村村民确吉——“高原上的拥军阿妈啦”
- 湖南麻阳“长寿”苗乡康养掀起“年轻潮” 催热乡村旅游
- 热门推荐
-
- 首届链博会美国参展商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20%
- 日本民众集会反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 四川南充:海外留学生走进田间地头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
- 工会助力港口行业产业工人“跨界”联合创新取得新成果
- 从G20看近年全球经济治理演变态势
- 北京重点监测商家双节假期入账92.7亿元 500余项活动激发消费活力
- 中国专家新发现破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耐药难题
- 1800余件世界珍稀昆虫标本在山东青州展出
- 上海:大学生讲述藏书故事 推动古籍保护
- 美国国会正式确认特朗普当选总统
- 学中文、看中国,在俄罗斯感受“汉语热”
- 江西10个设区市建成千兆城市 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94%
- 东西问·人物|《没头脑和不高兴》之父:谁说中国没有童话?
- 全球企业共享消博会:“小品牌”也有“大机会”
- 国家发改委: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 多国学者:期待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2023,我的中国记忆
- 财政部:近期将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
- 中国年轻人“花样”冬游:跨城观演 曲终人不散
- 杭州警方通报保安与外卖骑手发生冲突事件情况
- 多年耕耘医疗建筑设计一线 新书讲述黄锡璆奋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