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过后,这些事你得注意了
昨日是24节气中的小雪,冷空气抵达,从周日到本周初,南方气温将达到低谷,成都白天气温将不会超过10℃。
在冷空气频繁影响下,我国北方多地陆续迎来今冬的首场降雪,长春、呼和浩特、沈阳等地都已在这轮过程中“签收”初雪,华北、西北一些地方的初雪也已“发货”。而南方大部地区,此次冷空气主要带来的是降雨降温,雪花暂时缺货,赏雪还得静待时日。
由于我国南北纬度差异大,常年10月至11月雪花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往往进入12月后才会陆续飘雪。西南地区出现降雪的概率本就不高,即使出现,时间也更晚一些,成都、重庆等地一般在次年的1月中旬才可能迎来初雪。
根据19日、20日、21日三天的14时气温实况对比,可以看得出四川盆地主要城市白天气温持续下降。预计24日前盆地大部阴天有小雨,局部中雨,高海拔地区有雨夹雪,局部中雪,川西高原北部有阵雪,局部中大雪;24日开始温度缓慢回升,盆地以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27~29日有一次弱的降温、降水天气过程。盆地南部及东北部多降雨,其余地方以阴天间多云的天气为主,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以晴到多云的天气为主。
气温骤降,这些事千万别做!
1 起床过猛 发生意外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干部病房刘雪微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早晨醒后不要马上起床。因为老年人的椎间盘较松弛,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如果突然改变体位,可能发生意外。醒后,可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关节再下床。
2 怕冷憋尿 易得膀胱炎
“冬天千万别因为怕冷而憋尿!”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王于良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正常人膀胱有一定容量,常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力增加,膀胱壁变薄,毛细血管受损。含有细菌的尿液未能及时排出,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
到了冬季,长时间处在温暖环境中,摄入同样多的水,排汗量减少,尿液量增加,泌尿道缺少尿液冲刷,加之憋尿就更易患上泌尿疾病。
3 赶早锻炼 血压增高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佩文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冬季运动有一个最佳时间,宜迟不宜早,最好不要很早就出来运动。这是因为冬季的早晨,天气比较寒冷,这很容易使得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增高。
如果选择在七八点钟太阳出来,气温相对回升,温度没有那么低的时候再进行锻炼的话,对保持血管畅通有一定的意义。
4 洗澡过久 增加猝死风险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医生吕惠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盆浴在20分钟以上,沐浴5分钟以上,这种长时间泡澡、洗澡很容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对老人来说,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而且澡时过高的温度虽然会带来短暂的温暖的爽,但持续用过高的水温洗澡会增加心脏负担,带来心脏缺血缺氧,引发危险。
5 湿头睡觉 易诱发面瘫
老人洗完澡之后很少能想着用电吹风吹干再睡,通常就用毛巾擦擦。其实,这种做法不对。冬天湿头睡觉可能会引发面瘫。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干部病房张杭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一般晚上睡觉时面部神经处于最松弛、抵抗力最低的时候,如受到湿发冷刺激,很易影响耳后的面神经,导致局部痉挛,从而诱发面瘫现象。而且冬天天气寒冷,造成面瘫的概率就很大。
防寒做好四件事
天气越来越冷。做好4件事情,可以为冬季御寒打下基础!
1 吃点热的
姜枣茶助阳排寒
民间有句谚语说道:“立冬补冬,补嘴空。”立冬以后,人们同样也倾向于进食“驱寒”的食物。
专家表示,一到冬天,手脚冰凉,容易生冻疮的人,也可以时常饮用姜枣茶。冬季受凉引发腹痛、腹泻的人,喝姜枣茶也可明显改善症状。制作方法也不复杂,将大枣、生姜洗净,分别去核、去皮,切碎放进锅内。加冷水,没过食材即可,小火慢慢煮。煮开后,把红糖放进去。继续煮20分钟即可。等到姜枣茶温的时候可加点蜂蜜。冷却后装瓶,放入冰箱。每次喝水时,舀两勺倒入沸水冲调即可。
2 泡个暖脚
加点艾叶可驱寒
专家指出,睡觉之前,泡泡脚,可以将一天都在外、在上运行的阳气,引至体内、身体的下半身来。这样做既能帮助我们尽快入睡,也有助于“藏”阳气。
临床上体质偏寒者,比如,痛经痛得冒冷汗、手脚冰冷等,建议她们平时用艾叶泡脚。取艾叶30克,生姜100克,白酒100毫升。将艾叶冼净,生姜切成厚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倒入盆中,加白酒,先熏蒸后泡足。
3 多做运动
选择可以互动的项目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科医学科来要水在11月17日健康时报刊文表示,运动也有升发阳气、令身暖的作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冬季早晨的气温很低,如果运动时不注意保暖,寒气就有机会趁虚而入,很容易伤风受寒。
此外,最好进行可以跟别人互动、能让自己快乐起来的运动,比如打打羽毛球、乒乓球等这种一边打一边欢笑的运动。别一个人在有空调的健身房的走步机上运动,这样的运动生发阳气的效果有限。另外,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度。
4 晒晒太阳
可以给身体补充阳气
有些女性怕晒黑,总躲避阳光。
来要水强调,实际上《黄帝内经》讲要“无厌于日”,即你别躲避日光,它是我们生命的源泉。多晒太阳可以给我们的身体补充阳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如果怕脸晒黑,可以晒晒后背,后背督脉主一身之阳气,后背暖起来,一身阳气就会旺盛。
(综合四川气象、健康时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18届中美电影节和中美电视节在洛杉矶开幕
- 中缅边境云南保山实现县县通高速
- 太原往返香港直飞航班复航
- 上新文旅美食地图 江西南昌以“食”为媒促乡村旅游发展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 艺术家与观众“双向奔赴”
- 二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降”
- 中欧专家共话文明交流互鉴:在理解中深入对话
- 第二批旅游风情小镇出炉
- 巴西学者: 支持金砖扩员进程
- (新春走基层)浙江龙灯手艺人春节赶订单 家族成员“全员出动”
- 总台专访丨卡塔尔学者:美国霸权主义行径是中东动乱根源
- 韩国“幽灵婴儿”案件增至867起 已确认27人死亡
- 云南引入新能源电池企业60余户 产业链持续完善
- 世界银行行长:中国可以为全球南方国家解决发展问题提供借鉴
- 售罄、火爆、开门红……“假日经济”再掀消费热潮
- 千年青瓷如何“活”起来?数字技术赋能青瓷艺术
- 产业特写:冬日里的甜蜜如何“出海”?
- 民意很真实!近85%台湾民众相当反对麦卡锡赴台窜访
- 实探济南起步区:地标项目竞相崛起 “未来之城”款款走来
- 陕西省电动自行车集中夜查行动启动
- 热门推荐
-
-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启动
- 中新网评:成长没有固定的方程式
- 第二届比利时“融”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周拉开帷幕
- “汉字叔叔”的故事:一位美国学者跨世纪的汉字情缘
- 福岛核污染水第五次排海结束 排放量约为7800吨
- “福满京城·春贺神州”歌舞晚会在京演出为顺义市民送上文化好礼
- 话剧《孔子》在山东烟台上演 诗意呈现“春秋气象”
- 宁夏经营主体总量突破“80万”大关
- 福建践行大食物观:种出新“食”尚
- 长春打造现代生物医药城
- 韩警方对警察厅厅长赵志浩官邸展开扣押搜查
- 中新文娱评演员演技争议:不要挑战观众宽容度
- 经济学家梁小民带读者回望十大商帮 解析五百年兴衰成败之谜
- 国际观察:美日推动“新冷战”布局 危害亚太和平稳定
- 暑运过半 中国铁路发送旅客4.23亿人次
- 欧盟再次延长对俄经济制裁
- 江西南昌再添一座高铁站 完善交通网络护航经济发展
- “校”“园”合作 共护青海首个国家级高寒湿地公园生态之美
- 世遗之城福建泉州城市礼物及“福狮”文创作品出炉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主要中方代表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