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设定三“体”目标 科学管理体重——健康体重科普传播大会在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7月16日电 7月16日,在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记协办公室共同指导下,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联合多方在京共同举办“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24年健康体重科普传播大会”。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与多位专家共同呼吁公众了解和学习《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注意监测体重、科学管理体重。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毛群安、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吴敬、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灵芝等出席会议。
会上,宣传员白岩松呼吁公众常备体重秤、腰围尺,关注自己和家人的体重。谈到对减重的看法,他表示,除了预防体重过高以外,也要关心为追求体重合理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人;同时,他还呼吁避免对肥胖的歧视和偏见。
与会专家也表示,在倡导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之际,人们说“保重”的同时,正好可以互相提醒保持健康体重。
当天,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和健康传播分会等八家机构还联合发布了《健康体重 健康未来——儿童青少年健康体重校园行动倡议》,提出5个重视及10条行动倡议,包括重视健康体重宣教、重视体重监测、重视合理膳食、重视运动质量、重视心理健康等。
64个字凝练体重管理核心知识
据悉,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今年6月发布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工作要求,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健康体重、掌握体重管理科学知识、科学动态管理体重,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起草了《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及其释义。
孔灵芝在介绍核心知识时表示,核心知识涵盖了认知、监测、评估、膳食干预、运动干预、积极心态、科学减重、共同行动和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建议,凝练成8条64个字,朗朗上口,易于传播。
孔灵芝表示,正确认识体重是保持健康体重的第一步。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全人群都应把保持健康体重作为目标,任何一个时期的体重异常都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据介绍,我国过半数的成年人属于超重、肥胖,大概每5个儿童青少年就有一个超重肥胖。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部分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儿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科学设定目标,科学管理体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冯雪表示,减肥不等于减“重”。若将体重设为唯一的减肥目标,很有可能导致精力不足、营养不良等情况发生,从而使身体“提出抗议”,导致减重无法坚持,健康也受到影响。“减肥重要的是减去身体多余的脂肪,同时腰围、体脂、体重均保持在健康范围。”
冯雪提示公众,要正确树立减肥的“三体”目标:体重目标即成年人BMI控制在18.5至23.9,体脂目标即成年男性体脂率控制在10%到20%和女性为15%到25%,体型目标即成年男性腰围小于85厘米和女性腰围小于80厘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刘爱玲表示,体重控制取决于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在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保持平衡膳食模式并长期坚持,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刘爱玲同时提醒,长期高盐、高油、高糖饮食都会增加肥胖和多种慢性病的风险。在控制体重方面,很多人往往更关注“减糖”和“减油”,却忽视了“减盐”。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盐摄入量与BMI以及其他肥胖指标,如腰围和身高比之间关系密切,较高的盐摄入量会增加肥胖的发病风险。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梅就运动锻炼给出了相关建议,包括通过掌握运动技能和技巧、加入运动团组等方式培养运动习惯;有氧运动、抗阻运动、高强度间歇运动均有助于减重;运动锻炼特别是肥胖人群的运动锻炼要注意运动安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谈到,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长期肥胖更会引发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体重的‘两头’都属于疾病范畴。特别轻的,如营养不良,可能是神经性厌食症所导致;特别重的,如肥胖症,本身已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夏维波提示,肥胖且生活方式干预无效者,或超重合并相关并发症者,需到正规医疗机构寻求医生专业指导,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八机构联合发布校园行动倡议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传播与促进专项基金、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健康传播分会、营养素养分会、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学生健康教育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与健康分会和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等八家机构联合发布了《健康体重 健康未来——儿童青少年健康体重校园行动倡议》。这是继儿童青少年健康体重家庭行动倡议、社区行动倡议后的第三份倡议。
该倡议包括,重视健康体重宣教、重视体重监测、重视合理膳食、重视运动质量、重视心理健康以及多样化科普宣传、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科学监测和评估体重、加强家校沟通和信息共享、学校供餐营养均衡、强化食育,指导智慧选择食物、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保证足量运动、健康生活带来阳光心态、营造友好和谐的校园氛围等具体举措。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提醒,监测和评估孩子体重状况,是体重管理的第一步。超重及肥胖儿童的干预目标是在保证身高稳定增长的同时,维持体重不增或延缓体重增长速度,来逐步达到健康体重,并不是必须降低体重。干预的措施包括合理饮食、充足运动和行为矫正。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起始于2005年,聚焦慢病及其危险因素防控,开展系列科普传播活动,已持续开展二十年。2024年健康体重科普传播大会得到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诺和诺德中国和万步网等多家机构的大力支持。(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将于明年1月9日至11日举行
- 菜鸟向中国盲文图书馆捐1.6万张盲文绘本贴片,为视障儿童描绘童话世界
- 美媒:美国人对经济悲观,“政客过得好,我们在挣扎”
- 标本兼治呵护小微企业
- 1至7月西藏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
- 中国财政部:利比里亚共和国籍应税船舶适用船舶吨税优惠税率
- “多巴胺穿搭”真能使人快乐吗
- 纳米比亚总统:愿与中方一道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 美国得州发生两起大规模枪击事件 致2死7伤
- 韩政府:7000多名未返岗医生将被吊销执照至少3个月
- 粤剧名家云集广州献艺 纪念白驹荣诞辰130周年
- 青海玛沁:五人非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马麝被抓
- 辽宁大连:多部门联合开展“净海2023”专项行动首次巡航
- 涪陵页岩气田2024年上半年油气产量实现双增长
- 2023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超23%
- 报告称中国传统戏曲在“云端舞台”取得“新戏票”
- 既惊险又浪漫 广东百对新人情侣体验“漂流婚礼”
- 中国工信部:加大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研制力度
- 冬春游甘南 23个景点免门票
- 第三十届“蓝天下的至爱”开幕
- 热门推荐
-
- 普京提交以自荐方式参加明年总统选举文件
- 中国电动车企积极布局东盟市场
- 江西文化观察:独立书店路在何方?
- “安薪北京”夏季专项行动为农民工追发工资1.12亿元
- 跨海办事“数据跑” 浙江普陀打通海岛市监服务最后一公里
- 高原复兴号动车提升西藏民众出行体验
- 曹操高陵考古成果丰硕 陵园、陪葬墓等新考古材料将公布
- 台风“小犬”登陆台湾? 福建沿海开启降温降雨大风模式
- 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262件
- 新疆夏粮收购已累计达117万余吨
- 今年前10个月京津冀地区进出口创新高
- 五方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游戏产业服务中心
- 台湾海峡中部发生3.7级地震 福建沿海多地有震感
- 快手“开学第一课”直播活动收官,名师大咖传递学习教育干货
- 逾百件山西出土两周文物亮相长沙 展现晋国霸业
- 传递“希望两国人民友好下去”的善意和诚意(国际论坛)
- 520中的玫瑰:物流价格涨三倍,想说爱你不容易
- 通过基因检测能“剧透”孩子天赋 是真科学还是智商税?
- 中缅边境打洛口岸改扩建入境大厅启用首日超6600人次出入境
- 中国拟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 传递三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