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暴雨天气的安全常识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编者按:气候的变化、天气的差异,在每时每刻都和周围的空气一起包裹着我们,我们却总是忽略它的到来,直到它具体地影响到生活。面对极端天气的我们该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央视网《新闻+》特别策划系列科普视频《面对极端天气的安全常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为你提供最生动易懂的防险避险指南。
每个人都知道在暴雨天气中,待在地势高又牢固的建筑物内最安全,但有时,出不出门这件事由不得自己,面对极端降水和它可能带来的内涝,我们该如何确保自己的安全?以下是5条最基础的安全常识:
1.在洪水中安全系数最高的鞋是运动鞋,即使被水浸湿,也不妨碍转移避难,只是要记得系紧鞋带。记住,我们是在为可能面对的极端降水做准备。
2.危急时刻如果没有运动鞋,用绳子在皮鞋鞋头缠绕2到3圈,或在鞋底的脚趾部位贴上创可贴,也能防止在路面上“打出溜滑”。
3.除了运动鞋,木棍、竹竿或登山杖也是暴雨天出行穿搭推荐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探知水下的沟沟坎坎。
4.有漩涡的地方可能是刚剃完头的下水道,遇到立交桥、涵洞、大面积积水的低洼路段、临时围墙和临时建筑物也要绕道而行。涉水行走时想去扶住身边的物体是本能,但这时电线杆甚至树木都可能带电,所以还是握紧手中的小竹竿吧。
5.成人在水中能前进的水深极限约为70厘米,当水深齐腰时,就不要坚持在水中行走了,此时应找一块高地等待救援。
策划|阚纯裕
视频|姚抒廷
审核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减灾协会科普委员会主任 张英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七夕将至 “亚洲花都”云南斗南花卉价格持续走高
- 陈道明当选新一届中国影协主席 刘德华、吴京等当选副主席
- 非处方药销售数据能用于监测呼吸道疾病
- 海南屯昌发生一起货车撞人事故 致1死7伤
- 乌鲁木齐持续高温天气 民众防暑降温有“妙招”
- 吉林文旅市场复苏态势明显 元旦冰雪游热度高
- 英媒:英国首相苏纳克将小规模改组内阁
- 助力新时代东北振兴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东北中心在沈阳启动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吴王夫差剑:“还乡”故事书写两岸交流佳话
- 俄乌局势进展:拜登到访基辅与泽连斯基会面 俄批美高层涉克里米亚言论
- 孩子牙齿矫正 要看好时机
- 潮声丨哈佛普林斯顿……当藤校留学生遇到浙江乡村
- 文旅部拟推出53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 陇台艺术家书画为“媒” 共促两岸文化交流
- 上半年海南金融运行:存贷总量“稳”、开放程度“深”
- 广东台山生态好 山螃蟹争“鲜”上桌
- “余华英死刑,是对被拐家庭的精神慰藉”
- 乡村振兴丨黔贵万里春好色 春耕裕农酿丰收
- 多措并举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 可乐能灭火?其实不实用
- 热门推荐
-
- 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多措施促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 2024年末天津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7358.43 亿元 同比增长6.37%
- 黎巴嫩真主党公布无人机视频 声称拍到以军军事设施画面
- 全国首家全高帧LED影院落成 乌尔善、费翔任名誉推广大使
- 山西宫灯“守艺人”:灯影深深映百年
- 国家博物馆:未经批准,禁止进行商拍、自媒体直播
- (第七届进博会)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郑磊:推动中国科创出海
- 【文化中国行】打铁、做秤……这些手艺,你有多久没见到过了?
- 北美票房:《死侍与金刚狼》首映票房破2亿创新高
- 集体经济“掏腰包”补助缴费 湖南探索试点改善农村养老问题
- 面临强硬共和党人挑战,美债上限协议能获众议院通过吗?
- 当前新冠病毒流行情况怎样?病毒呈现怎样的特点? 听听专家怎么说……
-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休宁:“以竹代塑” 助力绿色发展
- (“一带一路”10周年)拓合作、释红利 “一带一路”壮大“丝路电商”
- 中国印尼警方联手抓获88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
- 北京将成立影视摄制服务中心 为企业营造良好创作环境
- 公募基金二季度亏损达2200.83亿元 百亿级基金经理表现“黯然失色”
- 吃鱼不慎被鱼刺卡喉,赶紧喝醋、吞馒头?不靠谱!
- 粤东城际铁路全线首个车站三联道岔连续梁浇筑完成
- 寻找“满江红”年代里的燕京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