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丨哈佛普林斯顿……当藤校留学生遇到浙江乡村
“中国的农村是不是牛羊遍地?到处都是农田?”“中国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通过视频连线,远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好奇地向他在中国参加乡村调研的同学们抛出种种疑问。
18位来自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康奈尔大学等全球顶尖高校的中国留学生和5位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等国内院校的学生,来到浙江乡村,开启了一项名为“向森计划”的乡村振兴蹲点调研。
乡村文化挖掘体验、村民需求深度调研、乡村建筑创新设计……他们在宁波葛家村深度蹲点10天,用“Z世代”和国际化的视角,记录并赋能中国乡村。
从“三无村”到“网红村”“艺术村”
藤校学子选择与中国乡村双向奔赴
“我们作为年轻人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参与乡村振兴,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这群就读于海外院校的年轻人回到了中国乡村,想要寻找答案。”这个说话轻声细语的女孩叫华嘉禾,是哈佛大学建筑学研究生,也是这项名为“向森计划”的发起人。
目前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丁含聪是华嘉禾的高中同学,当得知华嘉禾这个想要回到中国乡村生活的想法时,他立刻就向华嘉禾推荐了位于浙江宁波的葛家村。
大佳何镇葛家村是一个位于宁波市宁海县偏远山区的小村庄。当地人曾自嘲他们是无特点、无优势、无潜力的“三无村”。当地政府于2019年发起了“艺术振兴乡村”活动,邀请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为首的艺术家团队来帮助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丁含聪回忆说,他在2019年就和丛教授一起来过葛家村:“高一暑假,我第一次走进葛家村,那时候的村子只有一条土路穿村而过。居民不会向游客敞开大门,对艺术也一无所知。”然而看到村庄面貌从曾经的凋敝到如今经过丛志强团队改造后重焕生机,他就立志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设计师。
这一次归来,他喊上了在世界各地留学的小伙伴们。
在为期10天的驻村中,参与者分为了建筑、艺术、音乐与舞蹈、经济学等几个不同的项目组。每位参与者都发挥自己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带着自己认识与看法,通过乡村调研与实践,在不同领域为葛家村带来了一些落到实处的作品与一些新的乡村构想。
如今,通过发展艺术相关产业,葛家村也从曾经的“三无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艺术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此前的12万元增加到35万元,旅游收入超过500万元。2023年该镇的税收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3亿元,但这里的农村振兴之路仍然充满了挑战和坎坷。
大佳何镇党委书记陈威告诉记者:“人口老龄化和年轻劳动力短缺阻碍了城镇的整体发展。个人手工业的规模也很难扩大。”如何让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已经成了他们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尽管这群留学生在村里只呆了短短十天,但陈书记却欣喜地看到了他们为村里带来的改变:“他们的到来为乡村又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个项目留给村民的不仅仅是一个装置,一个商业计划……而是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海外留学生回到中国农村的景愿。”
从大型艺术装置到农村美食企划、音乐舞蹈课程设计……
”海归”孩子独特的乡村共建
其实,对于陈书记提到的困难,丁含聪也深有感触:“虽然我从小在北京长大,之后又在日本、美国实习留学,我的根永远是来自中国乡村,能想起最温馨的画面就是小时候外婆带着我在农村里度过的每一个暑假。因此,当村里仙绒阿姨跟我说,她的孩子长大以后都不愿回村里来生活时,我就会忍不住想起同样住在农村的外婆。”
今年73岁的叶仙绒曾略带遗憾地告诉丁含聪,她非常喜欢家乡葛家村,可孩子们都不愿意回来住,而自己又在村里住惯了,也不愿搬去城市,于是一年到头可能只能见上孩子两三面。将孩子重新吸引回村里,成了叶阿姨的一个心愿。
丁含聪将叶阿姨的话放在了心上,他希望自己能设计出一些实用的艺术装置,吸引年轻人回到村里。“我们想创造一件可以留住年轻人才的艺术作品。这应该是葛家村精神的象征,每个居民都可以用得上,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葛家村盛产竹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丁含聪与小伙伴们决定创作一个不一样的艺术装置:用竹子、钢架和灯光照亮天空,代表着当地人的毅力;通过切割、绘画和连接竹片,同时以桂花树的形状呈现了葛家村的家谱网络,以竹结构和钢架体现了村民的开拓精神。装置还能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休闲空间。
晚上亮起灯后,这里就像葛家村跳动的心脏。
叶阿姨望着新落成的大型艺术装置充满期待:“我希望孙子们会喜欢,孩子们会喜欢,外面的人也会喜欢。这样,我的孩子们看到它,就能想起葛家村,外面人看到之后觉得有意思,也会愿意来。年轻人回来了,家就能回来。”
除了丁含聪参与的装置组为葛家村搭建的艺术装置之外,还有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与数据科学专业研究生华嘉年参与的经济组,他们在驻村10天的过程中调研了青团与桂花糕两个葛家村特色美食,提出了相应的商业建议,制作了企划书;由中央音乐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伯克利音乐学院等高校学生组成的音乐与舞蹈组为当地大佳何镇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不同于常规的音乐与舞蹈课程……
“作为一名年轻设计师,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应该对农村振兴采取什么态度,现在我得到了答案。我们希望成为农村发展的共同建设者,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加这一事业。”经历了一天辛苦工作之后,望着逐渐被暮色笼罩的村庄,华嘉禾和她同伴们的眼神却越来越明亮。
其实不止浙江,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都选择投身于乡村振兴。
比如,在福建闽清县梅坪村,曾经村里常住人口不到20人,是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然而2020年,40多名海外归国的留学生带着技术、信息、视野走进梅坪村,努力“拓荒”,摸索适合当地的全新业态,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为“中国归谷”,也让梅坪村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是什么让5分钟越洋连线变成了半个小时“思想碰撞”?
中美师生对话“不一样”的中国乡村
“你们蹲点葛家村,把中国乡村的‘不一样’传播到全球,也架起了中美民间交流的桥梁。”“中国农民的样子和我想象中的有很大不同”……连日来,蹲点葛家村留学生们的海外社交平台上,不断弹出各类留言信息,特别是华嘉禾发布的浙江宁波葛家村“蹲点日记”,更是引起了不少美国朋友们对中国乡村的极大兴趣。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教授Richard Peiser在他们调研期间还特意发了来一条视频信息,赞扬了学生的努力:“你一直在记录和分享中国农村生活的独特方面。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向森计划”项目活动的第五天,早上8点45分左右,美国当地时间晚上7点45分,得知自己的学生在中国乡村蹲点调研,正好从事乡村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R.KellyCameron在连线中化身“好奇宝宝”,向团队成员们频频抛出“十万个为什么”。让原本计划5分钟的越洋连线,变成了近半个小时“思想碰撞”。
为了回答R.KellyCameron教授专门针对中国乡村运营模式提出的问题,这批全球顶尖院校的留学生们,还专程拜访了葛家村乡贤葛文国。
葛文国打造的葛家村网红民宿“桂语轩”临溪而建,院墙用溪坑石垒而成,另一侧是苍翠的竹林。如今葛文国打算在民宿基础上再建立一个文旅综合体,引入各种运动项目,以满足城市游客的需求。
让丁含聪感到诧异的是,葛文国还主动提出了要打造数字游民社区这一概念。这让丁含聪忍不住惊叹,原来在中国网络信息发达的大背景下,连山里的村民想法都那么潮!
而葛文国淡然一笑:“年轻人喜欢的,才是乡村文旅发展的未来。”
在视频连线的那一头,哈佛设计研究生院的学生Tyler同样听得入神。他恍然大悟,年轻人回乡创业,让古老的村庄有了新的活力,又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归。“我也想来中国做数字游民。”Tyler不由地憧憬。
当通过视频通话与同学联系时,中国学生还改变了一些外国人对中国农村生活的看法,让他们瞥见中国如何通过艺术振兴乡村。
哈佛学生Kyle Meyer通过华嘉禾的镜头窥见了中国村庄的文化产业,并向该项目竖起了大拇指。“这太有趣了!真正的快乐源于我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在利用村庄的文化遗产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R. Kelly Cameron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留言“十分感动”。他还给同学们发来邀请——希望今年2月,在麻省理工学院对此次调研进行分享演讲,期待着和中国乡村来一场“不一样”的邂逅。
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华嘉禾高兴地告诉记者,2024年春天,她将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地举办系列成果展示与学术沙龙,并邀请葛家村村民前往分享,向世界传递更多中国乡村好故事。(潮新闻)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访历史文化名镇古北口 观“原汁原味”古长城
- 扬州市江都区(北京)“招才引智”工作站揭牌
- “天津大爷”现身江南,不跳水仍传递快乐
- 中国马拉松纪录保持者何杰:等待“春天”归来
- 中国驻英大使:稳定和互惠互利的中英关系利于两国和世界
- 帮你花2000万和明星吃饭?相关公司已被禁言
- 音乐剧《我和我的雷锋》老歌新唱演绎年轻人眼中的“好榜样”
- 千年板枣抢“鲜”上市 红枣之乡趁“枣”致富
- 重庆升级并启动部分区县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 三大交易所规范关键少数股份减持
- 台风“康妮”过境上海 两艘邮轮同日抵沪
- 安徽省长江干流及沿江各支流水位正在缓落
- 开展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项目4年多来——河北成功干预4000余例缺陷患儿出生
- 广西医学教授跨界圆文学梦 多次公益巡播温暖留守儿童
- 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坚定信心定力 促进中英互利合作
- 《自然》论文:全球12%含水层地下水本世纪或每年下降超0.5米
- 南非洪灾遇难人数上升至14人
- 中国官方要求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 已坍塌或消失的不得原址重建
- 大运河杭钢公园建设渐入佳境 一期工程今年逐步开放
- 种下这片“蓝色海洋”,整座山都绿起来了
- 热门推荐
-
- 京津冀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联动 服务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武夷山吸引家庭旅游 “双节”游客近60万人次
- 田园风光里的山西太谷:农旅融合热 景景促振兴
- 走进心理咨询室后:一个女生的最后六年
- 强对流预警!京津冀等20余省区市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
- 漫评|中老铁路:为“黄金大通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铁路上海站迎来“五一”假期运输客流最高峰
- 智能时代:流失的睡眠能否回流?
- 2024年宁夏计划实施重大项目1300个
- 横琴口岸客货车联合一站式车道随车人员验放厅正式启用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叶兆言:写作之外,我是个很无聊的人
- 重庆美术馆三展齐开 山城市民“一站式”享艺术盛宴
- 第20届长春汽博会首次单设新能源汽车馆
- 传统文化认同感渐升 “国风”解锁消费新体验
- 海南全省紧急动员防御超强台风“摩羯”
- 国庆假期接近尾声 南铁返程客流持续增长将迎最高峰
- 2024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交流活动在渝举办
- 广西贵港:游客沉浸式体验“三月三”民俗盛宴
- 第四批广东高校支教大学生抵喀 新一轮教育援疆工作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