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小暑期间如何预防中暑?中国疾控中心回应
中新网7月5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5日就“时令节气与健康”举行发布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潘力军介绍,气温升高、湿度变大,在户外容易出现中暑,在室内容易患空调病。中暑的症状主要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容易中暑的高风险人群有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户外工作人员,特别是高温环境下人员。那么在小暑期间如何预防中暑?
潘力军介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外出。白天外出时,采取防晒、降温措施,比如戴遮阳帽、喷雾降温等。如果运动量较大时,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来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口渴等中暑症状,应及时到阴凉处休息,补水降温。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就医。 空调病,是指人们在封闭的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时,因空气不流通、温度较低,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多见于老人、儿童及妇女。预防这类疾病:一是做好空调清洁;二是设定好空调的温度,不宜低于26℃,而且每隔2到3小时,开窗通风20到30分钟;三是从户外刚回到空调房间的时候,注意防止室内外的温差过大,因为温度骤变,易引起空调病的症状。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石化夯实资源基础 加快构建能源保障体系
- 波司登:2023/24财年业绩表现亮眼
- 2022年德国投资近15亿欧元用于能源研发
- 北京:端午节假期景区待客超500万人次
- 寻访郑板桥在北京的足迹
- 广东省药监局:眼药水也具禁忌证
- (第七届进博会)专访“大数据之父”舍恩伯格:虹桥未来将赶超硅谷
- 北美票房:《修女2》亮相登榜首
- 青海省今年上半年各项存款余额首次突破8000亿元
- 回暖列车已出发 这个冬天最冷的时段算是熬过去了?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匠人传承百年柳编工艺 托起村民“致富梦”
- 2023内蒙古·亚太音乐节举办 “音乐节+”赋能草原夏季嘉年华
- 新疆和硕10万只羊洗“药浴”保其健康安全越冬
- 科技加持广西老牌民营企业 欲借区位优势“出海”寻机遇
- “从钱凯到上海” 中拉陆海新通道预示着一个蓬勃发展的海运时代
- 江西近6万名普查“两员”上岗 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入户清查
- 2024AIGC视觉应用论坛举行,AI成视觉行业新基建、新工具
- 恺英网络启动管理层收购 公司董事长金锋即将成为实控人
- 港股失守16000点关口 专家:后市审慎乐观
- “亚洲第一花腔女高音”曹秀美:希望与中国传统乐器合作
- 热门推荐
-
- 沈阳推动家电以旧换新 激发消费新活力
- 聚焦个体意志与系统宿命 《永夜星河》开播
- “美味与营养兼得”只是噱头 植物肉未必比真肉更健康
- Keep 发布首款智能运动手表,中国女子半马纪录保持者张德顺代言
- 因贪腐案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 吴清: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出积极变化
- 走进世界寿乡湖北钟祥:山水灵秀 文化深远
- 贵阳国际陆港累计开行班列280余列 货值超15亿元
- 安徽肥东县发生4.7级地震 官方:原震区近几日发生5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 海南举行自贸港全球招商推介活动 邀韩企共寻商机
- 中新真探:老年人一定不要硬扛高温
- 君乐宝携手8位院士、学者 成立营养专家委员会并召开首次研讨会
- 国际社会谴责以军轰炸拉法难民营
- “洋弟子”结缘中医护理:从爱上中医到爱上中国
- 浙江美丽河湖带动民生 金华上游源水带活“下游”发展
- 第十三届悉尼华商暨澳中青年企业家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 哈里斯与特朗普通话 祝贺其胜选
- 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
- 刘思德委员:发挥专长,推动医卫项目落地
- (年终特稿)中国网络文学加速出海 全球开拓发展新空间